華為年報中一個重要信息,闡述了“新基建”週期的智能基石

本週,華為2019年年報的發佈,成為了科技界和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在特殊的時間背景,華為在2019年的整體表現當然格外引人注目。HMS生態、供應鏈連續性,以及海外市場等關鍵詞引來了各方的分析和討論。

但是相對而言,這些分析過於集中在了外部世界的影響和華為進行的反應。換言之,大眾焦點被很自然地集中在了“此刻”。然而事實上,在華為年報中展露出的更重要信息,是華為內在的向前驅動,以及對外部世界發展趨勢的判斷,也就是華為的“未來”——一個關於ICT技術和數字經濟、智能世界的未來。

關注此刻,更關注未來,這個邏輯也是我們理解“新基建”的關鍵。誠然,2020是多事之春。我們依舊沒有從“貿易戰”“全球經濟放緩”等命題中解脫,疫情又帶來了嚴重的影響。但是應對這些問題的方案不是無盡的回應和反制,而是發展以5G、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代表的數字經濟體系,加快產業迭代,創建更廣茂的發展機遇。無論對於華為還是對於中國經濟,最好的應對方式就是“我只一路去”,“任爾東南西北風”。

華為年報中一個重要信息,闡述了“新基建”週期的智能基石

如果說中國經濟整體應對未來的發展方案是“新基建”體系,那麼華為與新基建戰略相吻合的技術與產業抓手,就是全棧全場景AI的構建。華為創始人任正非認為,5G只是工具,人工智能才是大生意。這是因為5G是網絡環境的迭代,而新網絡環境下如何完成數字經濟和ICT產業價值的革新,還要著落在AI帶來的智能化浪潮中。

華為年報中,闡述了華為重點抓住AI技術變革,打造全棧全場景AI解決方案的企業戰略,同時更重點提及了華為在2019年推出全球最快AI訓練集群 Atlas 900。某種意義上來說,Atlas 900是華為AI體系的代言人,也是我們理解“新基建”宏觀視野下,產業智能化發展趨勢的支點。因為這個全球最大AI算力的提供者,代表著目前AI算力的極限,代表著各行業智能化創新的可能。

讓我們從Atlas 900 AI集群開始,進入華為年報中的另一面:關於未來,關於暗流洶湧的智能化浪潮,華為做好了哪些準備。社會經濟將如何以全棧全場景AI作為基石,走向“新基建週期”。

喜提“紅點獎”的同時,Atlas 900的未來支點效應

讓我們從另一個角度,切入一下Atlas 900 AI集群所展示的未來價值。我們知道,計算集群給人的印象往往是體積龐大、佈線和端口複雜,給人一種龐然大物般的壓迫感。可能誰也不會想到,一款計算集群可以拿到著名的“紅點獎”,能從計算界破圈去征服優雅而嚴苛的設計界。

但是Atlas 900 AI集群卻做到了,剛剛華為Atlas 900憑藉創新的整體式架構和設計力,在上萬件評選產品中脫穎而出,斬獲了2020年紅點大獎。在這個被稱為“設計奧斯卡”的獎項中,AI計算集群能夠奪魁堪稱奇事。

結合不久前Atlas 900 獲得Global Mobile Awards 2020 (GLOMO獎項)未來技術大獎,我們可以體會到這樣一種味道:美學與科技交融、智能和工業融匯的AI奇點,正在不同維度向我們走來。

華為年報中一個重要信息,闡述了“新基建”週期的智能基石

Atlas 900 AI集群之所以不同,一方面來自於它採用了計算集群中非常罕見的統一緊湊的整體式設計,通過兩側邊櫃和中間標準機櫃,構成“[ ]”括號的形象。我們知道這個符號被用來表示字符集合。Atlas 900 AI集群的寓意也在於此,通過設備數量的增加,成就AI算力的指數級增長。

另一方面,Atlas 900 AI集群的細節經過了嚴苛精細的工業設計,稜角與曲面勾畫出了整體的工業美感。用感官上柔和與犀利的對撞,勾勒出科幻文學中特有的審美韻味。

創新的整體設計理念與細節的工業審美打磨,構成了這款全球訓練最快的AI集群的另一面。華為並不僅僅是做了一個龐大的AI集群和技術創新,而是做了一個驅動時代更迭的產品,一個用AI探索未來的整體象徵。

Atlas 900 AI集群,總算力達到 256-1024 PFLOPS @FP16,等同50萬臺PC機的算力,基於最典型的ResNet-50 V1.5模型和ImageNet-1k數據集,只需59.8 秒。它可以廣泛應用於科學研究與商業創新,讓人類更高效的探索宇宙奧秘、預測天氣、勘探石油,加速自動駕駛等商用進程。

眾多人類探索和產業工程的極限,都可以被這個世界最大AI算力集群所打破,這就是華為眼中的未來支點。在這個支點所代表的體系內,華為其實已經完成了一系列的計算佈局,勾勒出了一個用AI技術實現“新基建”目標的創新2.0工具箱。

全棧全場景AI方案落地,迎來2020的智能創新2.0

在華為2019年年報中,重點提及了“創新2.0”的週期判斷。年報認為,華為將從基於客戶需求的技術、工程、產品和解決方案的創新1.0時代,邁向基於願景驅動的理論突破和基礎技術發明的創新2.0時代。面向未來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打破制約ICT發展的理論和基礎技術瓶頸,實現理論突破和技術發明。

這是華為對未來的展望,也是全球經濟向下一週期發展的基本方案,更是“新基建”體系所希望實現的目標。創新2.0已經成為全球經濟的普遍共識,但問題是如何驅動各行業、各組織普遍踐行創新2.0,以社會化創新驅動經濟體全面升級。

華為年報中一個重要信息,闡述了“新基建”週期的智能基石

“新基建”體系正是為解決這一問題而生,希望以對AI、5G、物聯網、大數據等領域的基礎設施投入,築造完成的智能化、數字化產業基礎,實現社會經濟的創新2.0普惠。換言之,基礎設施是創新2.0的前提。

而在華為的創新體系中,為賦能千行百業進行智能化升級,提供的基礎設施就是全棧全場景AI解決方案。Atlas 900 AI集群可以看作全棧全場景AI解決方案的算力巔峰和產業奇點。在此之外,華為年報中還展示了在2019年,華為全棧全場景AI解決方案已經構建完畢,並且完成了面向業界的開放、開源、行業應用落地進程。AI作為一種新的通用技術創新,帶來各行業普遍數字化、智能化紅利,必須建立在完整、可用性強、低門檻的技術底座和工具鏈之上。

華為構建的AI技術底座和創新工具鏈,包含著昇騰系列AI芯片、全場景AI計算框架MindSpore、Atlas全系列產品和基於昇騰雲服務等組成部分。目前,面向推理的AI芯片昇騰310已經完成了深度產品化實踐和行業應用;面向訓練的AI芯片昇騰910也已經面向業界推出,可用實現半精度 (FP16)算力達到256 TFLOPS,整數精度 (INT8) 算力達到512 TOPS,達到規格算力所需功耗僅310W的超強AI算力。

華為年報中一個重要信息,闡述了“新基建”週期的智能基石

除此之外,華為的高效編程與執行框架CANN,可以基於達芬奇架構,提供從算子開發到整網優化的一系列接口與工具,分層分領域為不同類型開發者打造開放、高效和極致性能的開發環境;全場景AI計算框架MindSpore,能夠面向“端-邊-雲”提供一致開發、按需協同、安全可信的訓練推理框架。其創新的“AI算法即代碼”理念,使開發生態變得更加友好,降低了模型開發門檻。通過技術創新及與昇騰的協同優化,實現了運行態的高效,有效克服AI計算的複雜性和算力的多樣性挑戰;一站式AI開發與管理平臺ModelArts:打通從數據獲取、模型開發、模型訓練到模型部署的全鏈條,可一站式提供生產所需的所有服務。

在AI計算產品方面,華為推出了Atlas全系列AI計算產品:包括Atlas 200 AI加速模塊、Atlas 300 AI加速卡、Atlas 500智能小站、Atlas 800 AI服務器和Atlas 900 AI集群,覆蓋“端-邊-雲”全場景,面向訓練和推理提供強勁算力。

如果說,全棧全場景AI解決方案在2018年宣佈,2019年完成全面構建,那麼2020年就將是加速應用,釋放全棧紅利與全場景落地能力的關鍵一年。對於“新基建”體系向前推進,社會經濟走向智能化創新來說,華為的AI體系在此時恰好提供了重要的創新支點。

AI走向現實,成為“新基建”底座

進一步而言,我們肯定希望知道的是,華為所構建的全棧全場景AI解決方案,在產業落地層面是否能夠經受住考驗,釋放AI的產業價值。

這個問題也是“新基建”體系接下來的重點。與“鐵公基”為代表的上一輪基建體系不同,“新基建”構建的是數字化、智能化基礎設施,價值需要通過技術整合平臺、 開發者生態、行業應用、科技產業鏈等一系列條件進行轉化。從而讓“新基建”的投入變為現實中的發展紅利。

某種意義上來說,華為年報中展示的智能計算產業落地,就是在實證“新基建”的價值模式,為廣泛的產業智能化樹立標杆。

2019年,華為首次發佈了計算產業的整體戰略,並且在多樣性計算、AI計算領域進行了了大量產業落地。在通用計算方面,華為聯合軟硬件合作伙伴,打造了豐富的鯤鵬計算產品和解決方案,已經在政府、金融、互聯網等行業規模商用部署。上汽大眾採用TaiShan服務器構建研發HPC平臺,針對開源 OpenFOAM軟件進行調優,有效提升30%以上的研 發效率;日本U-NEXT基於TaiShan服務器構建視頻 內容存儲平臺,性能提升約20%,三年TCO整體可降低約20%。

華為年報中一個重要信息,闡述了“新基建”週期的智能基石

在AI計算方面,華為Atlas人工智能計算系列產品與數十傢伙伴合作,推動了基於昇騰310的Atlas系列模塊、板卡、小站、服務器在智慧交通、智慧電力、智慧金融、智慧城市、智能製造等數十個行業落地;與18家主流車企及集成商建立合作,推動了基於昇騰310的華為MDC智能駕駛平臺覆蓋乘用車、商用車、特種作業車等多種智能駕駛應用場景。

目前,Atlas已經和ISV夥伴合作發佈超過30個聯合解決方案,並與新加坡DIGI、意大利AGS、韓國 SARADA、上海天文臺、鵬城實驗室等全球行業客戶展開合作,覆蓋歐洲、亞太等區域。

中國南方電網公司深圳供電局使用基於Atlas 200的智能運檢方案實現輸電線無人巡檢,運維人員基本不再需要“爬塔走線”;平方公里陣列射電望遠鏡項目使用 Atlas 900從20萬顆星星中檢索相應特徵的星體,檢索時間從原來的169天縮短至10秒;俄羅斯ITV使用Atlas 300進行視頻分析算法加速,整體性能相比原有方案提升超過一倍。華為還面向歐洲發佈AI生態計劃,計劃未來5年投入1億歐元與夥伴共建歐洲AI產業。

AI走向現實,成為“新基建”的急先鋒和發展底座,是華為在2019年的重要探索佈局,也是面向未來的核心發展通道之一。

華為年報中一個重要信息,闡述了“新基建”週期的智能基石

在“新基建”所能覆蓋的經濟週期裡,中國正在經歷從人口紅利向工程師紅利,從物理基礎設施建設向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從互聯網單點突進向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創新的深刻改變。這個週期的開始,我們並不僅僅正在面對國際貿易、全球疫情等問題的挑戰,同時也擁有了全球最大的AI算力集群、業界唯一的全棧全場景AI體系等過去不曾設想的產業支點。

利用新支點,迎接新挑戰,才是“新基建”的真實視野。回到對華為的認知,華為“此刻”如何的判斷當然依舊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華為在謀求和建設怎樣的智能未來。這條路徑對世界和我們生活的影響,可能遠大於我們今天的預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