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沖泡出好喝的紅茶?沖泡方法大揭祕

紅茶是全發酵茶類,是以茶樹的芽葉為原料,經過萎凋、揉捻(切)、發酵、乾燥等典型工藝過程精製而成。因其幹茶色澤和沖泡的茶湯以紅色為主調,故名紅茶。

許多人對紅茶醇厚獨特的口感,芬芳濃烈,似桂圓味的氣味念念不忘。認為品飲紅茶,就是一種享受。但是一杯茶的味道好與壞,跟它的沖泡方法是息息相關的,如果你想要喝到一杯好的紅茶,你就需要了解下紅茶的泡法,以及沖泡時的注意點。那麼怎麼泡紅茶最好喝?


如何沖泡出好喝的紅茶?沖泡方法大揭秘


泡出好喝紅茶的方法

從高處注水的動作沒有任何意義?

紅茶有依收穫產地區分的單一產區茶,如大吉嶺、阿薩姆等,也有混合數十種茶葉,由各紅茶廠商獨自研發調配出的調和茶,更有加入水果或花朵香氣的調味茶。

在紅茶的罐子或箱子上,經常會出現OP或D等字樣,你是不是曾經愣了一下?想說那是什麼意思?或許有不少人以為它代表的是紅茶的品質,其實那是根據茶葉的大小或形狀所做的等級區分。比方說OP就是 Orange Pekoe 的意思,代表茶葉條索緊實,如細針般縱長,由柔軟的嫩葉和芯芽組成。

從科學的角度來看,紅茶的特徵在於兒茶素帶來的清爽苦澀味,它不像綠茶那麼的甘甜。當紅茶的水色、香氣、澀味三者搭配得宜,和諧地刺激著我們的五官時,我們便會覺得這是好喝的紅茶。

英國傳統沖泡紅茶的方法被稱為 Golden Rule (黃金守則),強調要把紅茶泡得好喝,基本上一定要做到用熱水淹過正確的茶葉量,並用大茶壺沖泡。

重點在於,用來泡茶的熱水一定要滾燙的,咕嘟咕嘟冒著大泡泡的,這樣茶葉才會在茶壺裡上下翻滾跳躍。

熱水一注入茶壺溫度便開始下降,溫度高的水會往茶壺的上面跑,溫度低的水則往茶壺的底部沉,於是,茶壺內便產生了對流。隨著這道對流,茶葉激烈地上下翻騰,葉片得以舒展開來,而茶葉的成分也完全被萃取出來。

溫度越高,揮發性成分越容易表現出來,因此,用熱水沖泡,茶葉裡的香氣成分才容易被萃取出來。同時,澀味、苦味成分也會被萃取出來,它們是紅茶的風味特徵,紅茶特有的「濃厚風味」因此而來。

話說,為什麼一定要用滾燙的熱水呢?那是因為用溫度低的熱水泡茶,產生的溫差不夠大,對流翻滾就不會發生,茶的成分就不會被完全萃取出來。所以,紅茶好不好喝,沖泡的水溫也是很重要的關鍵。

那麼,從高處把熱水注入到茶壺裡,泡出的茶會不會比較好喝?經常有人這樣的問題,其實,根本沒那個必要。熱水到茶壺的距離越長,溫度就會下降得越快。對利用水溫變化產生的茶葉對流來說,從高處把熱水注入並沒有任何幫助。因此,只要正常注入熱水就可以了。

把泡好的紅茶從茶壺倒進杯子裡時也是一樣的。從高處倒茶的動作在科學上完全沒有意義,只不過是一種噱頭、表演罷了。從高處往下倒,並不會讓茶變得比較好喝。

不過,浸泡(萃取)的時間就會因為茶葉的大小而有很大的差異了。當茶葉葉片越大時,浸泡時間就要越長;越小的話,浸泡時間就越短。剛剛講的茶葉等級區分,標示OP或BOP的浸泡時間可達3分鐘,標示BOPF、F或D的由於茶葉顆粒比較小,浸泡時間2分鐘就夠了。至於袋茶,大都採用茶葉成分容易萃取的CTC製法製成,請浸泡1分鐘就好。


如何沖泡出好喝的紅茶?沖泡方法大揭秘


接下來介紹最具代表性的紅茶泡法。

純紅茶(straight tea)

事前準備

茶葉3 g (依茶葉等級稍有不同,不過,大概一杯就是1 茶匙的量)

熱水200 mL

紅茶壺、濾茶器

要享受茶葉的獨特風味,建議喝純的、什麼都不加是最好的方法。說到底,紅茶的魅力就在於美麗的水色。將茶湯注入白色的瓷杯裡,呈現鮮紅色的便是好的紅茶,最上等的紅茶甚至會沿著杯緣形成一圈黃金環。

1.用電熱水壺或鐵壺多煮一點熱水。務必把水煮滾,直至咕嘟咕嘟地冒出大泡泡為止。茶壺和茶杯先用熱水溫熱。

2.把茶壺裡的水倒掉,放入約3 g的茶葉,然後一口氣注入200 mL的滾燙熱水。

3.茶壺蓋上蓋子,悶一下。就算水色已經出來了,還是要靜待片刻,這樣茶葉裡的甜味成分才能被萃取出來。直到翻滾跳耀的茶葉慢慢地沉入壺底,便表示茶已經泡好了。

4.用濾茶器過濾後,再注入到杯子裡。

喜歡喝紅茶的你,要記得紅茶的沖泡方法是有講究的,特別是注意沖泡時的水溫以及時間,如果拿捏不夠,可能就無法品嚐到紅茶獨有的桂圓味。而只要正確掌握以上的關鍵點,你一定可以享受到一杯純正香醇的紅茶。


如何沖泡出好喝的紅茶?沖泡方法大揭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