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視頻風口來臨,傳統企業老闆必看,這5大思維誤區一定要避開

互聯網時代的變革與生長,為什麼今天的傳統企業會這麼難?

如何打破這種局面,找到一條適合實體的解決方案?

短視頻風口來臨,傳統企業老闆必看,這5大思維誤區一定要避開

在今天競爭這麼激烈,生意這麼難做的一個快速變化的時代,有哪些不變的東西支撐著傳統企業往前走?

傳統的企業要轉型互聯網,短視頻是機會,必須虛實結合,下半場就是產業互聯網的機會,是傳統實體的機會。

近幾年,我就一直強調一個觀點,沒有傳統企業,只有傳統思維。

如今,真正阻礙傳統企業轉型的,其實就是正確的短視頻思維,這裡有5大誤區。


一、用戶思維誤區

企業短視頻運營,都要先過領導關,而不是把重點放在用戶是誰,用戶想看什麼,用戶的喜好如何。

短視頻營銷不是將原有的產品介紹從線下資料或線上圖文搬到短視頻,而是要基於用戶思維,瞭解用戶真正的需求,根據需求定製相應的內容。

一個視頻也不可能說清楚所有事情,什麼都想表達,最終什麼都表達不好,一個視頻一個主題,從開篇五秒就應該入正題,講乾貨,所以在在

內容節奏把控、臺詞設計,以及頭像、封面、簡介等基礎設置方面,都應該精心設計提煉的,而不能都按照老闆對傳統宣傳片的要求來。

等領導想清楚這點,等全部都完美了再發,那會,黃花菜都涼了,抖音的規則一天一變,晚一點做,門檻只會越老越高。


二、內容思維誤區

恐怕大部分傳統企業還停留在自嗨,即時你有很多厲害的獎項,你經常和政要合影,你在行業也是大哥大的地位,但是,這些內容發發官網新聞就好了。

做短視頻就算了,這些和用戶並沒有什麼關係,也沒有什麼利益,他們不會感興趣,不感興趣就不會關注你。

做短視頻,內容從哪個角度切入,決定了內容的整體走向,是內容創作之前的重中之重。

不同行業的切入點不一樣,從產品體驗的角度切入最為常見,例如:服裝行業從紅人穿搭切入,電子消費品行業從產品測評切入。

也可以從生產過程的角度切入,例如餐飲業從烹飪過程切入。

還可以從消費過程切入,例如答案茶的營銷就是從消費者揭秘問題的答案這一消費過程中切入。

無論是產品、生產還是消費,找到合適的切入點是企業開啟內容創作的第一步。


短視頻風口來臨,傳統企業老闆必看,這5大思維誤區一定要避開


第三,橫屏思維誤區

每個短視頻平臺的規則不一樣,玩法也不同,傳統企業老闆最先突破的應該是從橫屏思維到豎屏思維的轉變。

如果拿以往一個八萬十萬橫屏企業品牌宣傳片,和一個幾千塊成本的抖音短視頻來比,大部分老闆都過不了這關,這是啥玩意兒?絕對不能發出去!

老闆在想做短視頻的時候,應該對抖音平臺的規則、玩法、傳播邏輯等各個方面進行全面瞭解,要符合抖音快節奏氣質。


短視頻風口來臨,傳統企業老闆必看,這5大思維誤區一定要避開


第四,人設思維誤區

未來所有的品牌都是人設品牌。

做短視頻,第一就應該理解什麼叫去品牌化,淡化品牌,豎立人設。

為什麼要打造人設,因為更垂直,更容易吸引用戶,更容易獲取信任,做營銷的本質就是獲取用戶的信任,更好更快更高效的成交。

品牌升級核心公式:產品品牌 X 人設品牌 = 未來品牌。

打造人設有多重形式,可以從角色、性格、場景、內容這四個模型入手。

打造人設品牌五個步驟:人設定位、主推領域、建立差異、內容定位、產出內容。


第五,極端思維誤區

短視頻就30秒,容不得你面面俱到,東也行,西也行,所謂的辯證的看問題,就是要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極端的用短視頻表達你的觀點,即使爭議。

在短視頻場景下,極端優於辯證。


短視頻風口來臨,傳統企業老闆必看,這5大思維誤區一定要避開

做內容,不管是公眾號,還是短視頻,都要保持真誠、踏實的內容底色,輸出優質內容,這樣更容易與觀眾建立信任關係,有利於最終轉化。

通過內容拉近與潛在用戶的距離,打破信息不對稱,完成升級轉型。

另外,未來的營銷一定是理性的,廠商一出口,消費者就會去網絡上搜一搜,不誠實的營銷自然站不住腳。

企業的戰略也好,營銷也罷,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誠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