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从各方利益点来看天海困局的蹊跷到底在哪

足协一直保持沉默,天海和万通各种发声。最近,天海准入成了一桩迷局——原本人们以为,当天海完成了转让之后,万通接盘,这出大戏到了收场的时候,已经没有什么悬念;不曾想到,这竟然只是一个开始,而且各方角力之后,事情又要回到原点。天海,万通,足协,三方的暗战让人眼花缭乱,那么,这桩迷局的蹊跷到底在什么地方呢?

足协:天海转让为何难通过,是故意为难他们吗

足协在为难天海,这是网上很多人的声音,甚至代表了天海内部一些人的声音,天海领队李玮锋曾经对外表示,有些人要害天海,这其中应该也包括了足协。

但这种阴谋论,至少从目前来看是不成立的。在4月1日的香河听证会上,足协就天海对万通的转让,主要提出了两点质疑。一是按照规定,“职业足球俱乐部重要股权转让应在当赛季结束后,至第二年1月10日前完成向中国足协的材料申报。”而天海转让股权,是在3月13日对外公告,已经逾期,按照正常来说,足协有权拒绝接收股权转让的文件。

但今年的确是特殊情况,受到疫情影响,联赛一再延期,足协规定的工资奖金确认表,也是不断往后延期,导致天海方面认为,他们转让股权的行为,是得到了足协的默许,不然的话,天海宣布零转让的时候,就已经到了3月初,足协还让他们补交材料,直接宣布转让无效不就完了吗?不过,足协让天海补交材料,补交的是准入材料,而不是转让股权的材料,也就说,足协不发声,不代表默许转让,只能说天海在当时是否能通过转让,依然需要到足协过堂。当然,从足协的态度来看,对于逾期这个问题上,应该只是按照规定的质询,而不是要拿这个来卡天海的转让。

【深度】从各方利益点来看天海困局的蹊跷到底在哪

更致命的其实是第二点,那就是足协规定里,有一条是“受让方经营及财务状况良好,具有良好商业信誉,最近两年的所有者权益至少要达到俱乐部所在级别联赛准入规定中要求的最低所有权权益的五倍。受让方最近两年的财务状况应为盈利,最近一期末不存在未弥补亏损。”通俗的说,就是算上最近的一年,最近三年要盈利,而作为这笔转让的受让方,万通控股2017年和2018年都是亏损,2019年也就是最近一期末,万通控股的财报数据尚未出炉,是否已弥补亏损,还是个未知数。这条才是触犯了足协的天条,也是与会代表相当一部分人都反对的原因。很多人都反对足协采用与会代表投票的方式,其实在这点上,足协是否投票,结果都是一样的,这笔转让肯定是违规了。

4月2日,天海球迷的公开信里,提到了几点质疑中,并未提到天海转让违规的问题,只是表示“万通有资金有能力打完这个赛季,为何不可”。但其实,天海和万通很清楚,转让肯定是无法通过,于是在4月2日下午就启动了B方案,给足协发函表示,如果转让不被批准,将自筹资金打完这个赛季,当晚的公开信中再次表达了这一点,也就是说,由原来的转让,改为先赞助,保住天海的中超资格。理论上,万通控股如果想收购成功,需要2019年实现盈利,然后在2020年和2021年实现盈利,到2022年就可以达到足协规定的要求。

【深度】从各方利益点来看天海困局的蹊跷到底在哪

其实,足协的诉求很简单,一是必须合乎规定,在陈戌源上任足协主席伊始,就提到了“依法行事”,也就是准入必须按照规定;二是天海必须证明,他们有资金,有能力打完这个赛季,而这种证明不是什么“预算”,必须得是账户上的真金白银。从目前来看,万通如果像此前预算中承诺的那样,给天海账户注入2.5亿资金,足协有可能会同意这种方式,但对于万通接手,足协一直持疑虑态度:这个资本实力并不雄厚的东家,接手球队能打完这个赛季吗,还是打一枪就跑?

天海:万通注资才能打中超,他们到底为了啥

天海跟万通频频发声,但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并非铁板一块。从利益来说,天海和万通都希望这笔转让能够在足协通过,也都希望球队新赛季能否征战中超,但具体而言,他们又各有各的出发点。

天海的诉求可以归结为两点,一是天海的大股东权健,肯定是不会再投资了,必须要找到新东家;二是尽最大可能留住这支球队的中超壳,不能让这支球队白白解散。这其实很容易理解,天海的大股东权健已确定不会投资,在这种情况下,最大的止损就是保住壳,这样他们转让给万通才能生效,此前天海已经卖掉了大多数主力,已经实现了回笼资金,现在保住中超壳,虽然是零转让,但原有的债务可以转嫁给万通,相当于再次止损,要知道他们目前还有多个国际官司未了结,涉及的金额巨大。

【深度】从各方利益点来看天海困局的蹊跷到底在哪

所以在今天,天海的官方微博公开表示,俱乐部准入的条件万事俱备,只待万通方面承诺的赞助款打到俱乐部账上了。这相当于公开向万通催款,只要钱到位,打中超就没问题。也许有人会质疑,万通就提供2.5亿元,加上其他赞助和足协分红,也不到4亿元,打中超能够吗?这只能说不合常理,但并不违规,天海即使一个外援都没有,场场球都被打成筛子,只要能达到足协规定的报名人数,以及其他相关要求,足协就没有理由拒绝他们的准入。

而且,万通虽然身份是赞助商,没有股权,但却是实际的俱乐部话事人,天海只能是个名义的大股东。此前万达入主一方时,也采取了类似的方式,所以这一点应该不会成为足协拒绝他们准入的障碍。不过,如果在万通赞助期间,天海又找到了另外愿意接盘的大股东,万通岂不是白白赞助了?在这一点上,双方应该会签署协议,天海等于帮万通代持股份,毕竟万通方面的代表王辉,可是律师出身。

万通:拿下中超壳却可能一年游,他们到底图的啥

以赞助的方式接管天海,万通现在必须要走这步棋,毕竟现在转让肯定是无法完成了,先来个曲线救国,让天海保住中超资格再说,两年后符合足协规定,再正式入主也不迟。

【深度】从各方利益点来看天海困局的蹊跷到底在哪

不过,资本实力平平的万通,如此不顾一切的要杀进中超市场,难道就是为了来做公益事业?这显然不合常理,对此外界有两种解读,一是万通看中了权健的盘龙基地项目,在拿下俱乐部股权的同时,也要拿下这块地来搞开发,毕竟万通地产已经多年没有拿地了,这块地可能对万通来说意义重大,但需要说明的是,万通如果只是以赞助商的方式进入天海,没有拿到俱乐部的股权,那这块地属于万通还是天海?二是万通的合作伙伴合力万盛,以足球经纪公司业务著称,在荷甲还有合作俱乐部,拿下一支中超球队,对于开拓他们的经纪业务大有裨益。

但客观来说,以天海目前的阵容班底,在中超堪称最弱,而且与其他球队的差距不是一点半点,甚至有人说,天海这套阵容如果不来个强力补充,到中甲都不算是强队。而万通的资本实力有限,提供的预算也只有2.5亿元,加上分红和其他赞助,也不到4亿元,考虑到去年中超降级的两支球队,人和花了7亿,深圳花了10亿,这还是在他们没有进行阵容大换血的情况下,天海要补充的位置太多了,只有不到4亿元的投入,如何实现保级呢?

【深度】从各方利益点来看天海困局的蹊跷到底在哪

如果天海无法保级,相当于万通花费了2.5亿元,就买了个中超一年游,然后明年还得继续赞助,到后年才能实现转让,到时候天海大概率就是个中甲的壳了。对于万通来说,这笔买卖到底是为了啥,外人恐怕很难看明白,也许他们也在赌,中超要扩军,今年的疫情又影响了赛程,是不是会最终取消升降级,从而让天海以最小的代价实现保级,拿到一个中超壳?这是目前最让人困惑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