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對書法名人和名人書法怎麼認識?

書畫藝術欣賞


書法名人與名人書法,既有共同點,又有差異。共同處在於,他們的書法之作達到了實踐認可,既是書法名人,又是名人書法,如唐太宗,宋徽宗,康雍乾,孫中山,蔣介石,於佑仁,毛澤東,周恩來康生,郭沫若,趙樸初等等,在書法上有所建樹,又是歷史名人。而差異在於,因書法而名揚四海,如二王,張芝,張旭,懷素,歐柳顏趙,蘇黃米蔡,祝唐文,沙孟海,啟功,舒同等;有的因是名人而書作被捧,如趙本人,莫言等等之流。








一葉小舟82704


二者有著本質的區別,一般名人書法的書法作品本身沒什麼藝術性,關鍵是名人,所以書法才出名!如果不是名人,相同的書法就不名一文了!

而書法名人首先是以書法立身,然後才因書法而出名,是有藝術造詣的。

書法因名人而出名,那是名人的名,不是書法的名;名人因書法而出名,那是書法成就了名人,二者不可相提並論。


俠客


書法是用線表現的一種藝術。有人說“書法是‘迷你氣功’,最能表達‘集中精神’(或‘集中精神’),對身體健康有好處”
書法作品一言以蔽之,與人體的頭部、頸部、軀幹、四肢相似,注重平衡。也就是說,筆畫排列得很好,一筆一筆地畫筆,寫韻和隨筆,緩解自然力。從一部作品中可以看出,整體佈局新穎,——單詞和單詞之間的間距緊湊,上下(或左右)神相互呼應,四周空空如也,簽名標記和印章的位置在任何字體、風格、體裁上都相同。
好的書法作品是給人愉悅和美麗的藝術作品,反之則不愉快。我們古代的四位書法人,如當代的安真卿、柳公權、歐陽詢和元朝的曹孟冬,可以說是現代的沈潤默、禹仁、毛澤東、氣功、趙樸初等真正的書法名人,他們的作品結構、章法和墨色等都很好,很愉快,也是一種精神享受。" 3英尺冷凍,非一天寒冷."這除了與他們的天賦才智外,還與他們磨練的堅固空想和長期沉澱積累密切相關。
在實際生活中,除了前面提到的“書法名人”外,還有“名人書法”一類。他們完全不懂書法,不經過規範的學習,缺乏基本功,不是那部作品寫的,而是隨便畫的。不能說什麼字體,什麼章法。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稱為國家級的偉大人物,他熱愛標題史,到處寫大書特文,貧窮的中農說他寫的字“都站著不穩”,不言而喻地評價了好壞。當然,他們並不是因為自己的高能力或書法以外的其他技能、名聲而鼓勵他。事實上,大多數被邀請的人不在乎與自己的書法作品的優劣,只重視他的“一種技能,長,名”的光環,不僅僅是拿一點資本來提高自己。
遠的不要再說了,說近的吧。有天內有名的“名人書法”的原因不是他的作品有多少造詣,有多少創作,而是書法本身的職務高,有沒有什麼章法的絕對“我的字體”(有像小學生寫的字一樣)的評價,是因為它的“慷慨性”,沒有實事求是,看不慣,看不慣,甚至”其實這風氣很不好,筆者知道要實事求是,說好,說不好。難以置信,還很難!


619藝術社


對於書法名人和名人書法要看在什麼時代了,古代的書法名人或者名人書法都絕對輕輕鬆鬆輾壓現代的書法人。

書法名人是指書法成就出類拔萃的人,書法名人又分古代和現代兩部分。

古代以懷素為代表,其狂草書法成就沒有幾個人敵,代表作(自敘帖),至今已經是學習草書的臨摹教材之一。

在當今的這些“書法家"們,多數是書法名人,他們是通過各種展覽比賽獲得名次出名的,其書法造詣可能是歷史最弱的書法名人。

名人書法是指這個人先出名,同時書法有造詣的人,名人書法也分兩部分。

當今名人書法家,如(劉德華、唐國強、張鐵林、)等,他們是文藝界的明星,其書法作品有一定的特點,書法成就轉瞬即逝。

古代名人書法家多如繁星,如(李斯、王羲之、蘇軾、顏真卿、于右任)等等,他們即使書法名人也是名人書法家,他們的書法造詣,可以說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所以古代的書法家們的書法成就是現代書法家不可及的。





墨道修者


關於書法名人和名人書法的認識,首先要做到時代區分,然後要做到書法區分。如果不能做到兩個區分,就是眉毛鬍子一把抓,亂了套啦。

什麼是兩個區分?既然是書法名人,就不用去管人是否有名,而是要去看書法是否真實。古今一樣。

對古代書法名人的書法,要看是否屬真。古代書法人有名了,太多書法贗品。現在欣賞學習古代名人書法,如果弄個書法偽作說過來寫過去,豈不冤哉?現實是傳世書法名作中,無論公私收藏,有名無實的贗品多似混水之魚!

對現代書法名人的書法,要看是否屬實。即是以書法成名者,還是時運成名者。按書法有料與成才,頗費年月,並非上了名位,就能有書實。現實情況是兩千多年書史,才成就了數百名人。今中書協會員之數,已經過萬。現代書法人,成名較古人太過容易,容易了往往易一知半解,自以為是,只要有了位,即可以名位指手畫腳。時人則以為有了書法名位,必有書法之實。

注意兩個區分,方得書法真傳。未能區分之前,姑且多個心眼,以免上當受騙,上今人當無話可說,上古人當真是荒唐。




王乃棟說書畫


這個問題好!

我也曾多次與書法人探討過這個問題,是書法名人還是名人書法,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來看。

一是時間軸上來看,一個人是先在書法上出名,還是在其他方面出名。先在書法上出名,是書法名人,先在在其他方面出名,是名人書法。比如,在國展上拿前兩名的普通人,因書法國屏而一夜成名,就是書法名人;再如影視名星、歌手、高層領導,因職務居高而得名,再會寫幾筆字,就總有人前呼後擁,就輕輕鬆鬆的成了名人書法了,在這裡就不列舉人名了,地球人都知道!

二是從名人與書法成份所佔的比重上看,就是″土豆片和辣椒"之間的關係,中國的語言,順序很重要。土豆片炒辣椒,說明土豆片多辣椒少,那就土豆在前辣椒在後;相反,辣椒炒土豆片,大家就都知道了。名人書法與書法名人亦如此,哪一個比重佔的大,哪個就在前。在此不列舉其人,以免傷及無孤。

現在看,歷史上多為書法名人,現代多為名人書法。比如王羲之、孫過庭、歐陽詢,現在看他們就是書法名人,但要回到他們那個時代,他們也可能是名人書法,因當時他們也都是有官職的,且品級很高!今人多為名人書法,或再來今人經過時間的沉澱,人們忘記了他們的名,只記得他們的字,也就由現在的名人書法演變成將來的書法名人了。

還有另外一種情況,就是書法不出名,又不是名人,雙無名書法人,就像我這樣的人,哈哈!還居多,無論是行、楷、隸、篆、草,也有很多很多寫的好的人,正所謂″高手在民間"啊!








清心墨緣


書法名人一般是指自古以來具有傳承、頗有見樹,大眾公認的書法家,諸如晉王羲之,歐、顏、柳、趙及近代啟功等;名人書法指名家創作的書法作品,名人效應意味較重。


中國新派柳均


書法名人是指在書法創作上有高超水平,有優秀的書法作品流傳世上,被世人認可,以書法本身造詣而出名的人物,就是書法名人!如果有經典書法作品供歷代學習書法的人效法,如王羲之父子可稱為書聖!張旭,懷素,歐,顏,柳,趙等可以稱為書法大師!其他如蘇,黃等,包括近現代的沙孟海,沈尹默,舒同等可稱為著名書法家!以書法本身成就而出名的這些人是書法藝術家,他們的作品有收藏價值,可世代流傳下去!

名人書法準確的說應該叫名人字,就是在其他各領域,如從政,從商,演藝等方面是著名人士,他們用毛筆寫點字,就是名人字!現代有代表性的就是各種演藝界人士,如張藝謀,趙本山等,他們的字售價還很高!但是必須明確他們是寫字,不是創作了書法作品!他們的字不會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認可,現在是因為書法之外的因素讓一些人產生了購買心裡,一旦寫字的人光環退去,必然會迴歸事物的本來面目,沒有什麼價值!不值得收藏,肯定流傳不會長遠!

附圖是趙孟頫的書法作品



張言好書畫


書法名人是該人以書法出名,對書法藝術有較高的造詣,得到同行和世人的認可。並且該人有書法作品流傳於世,在人們心目中有較高的聲譽。側重點在書法,比如王羲之、懷素、張旭……等。

名人書法是該人以某種成就出名,書法也還尚可,但是其他成就要比書法出名,書法的成就小於其他成就。人們心目中其人出名不在於書法而在於其它成就。側重點在於其它成就,比如位高權重者的題字,題詞。


石林隱者


書法名人有部分是人以字傳,有部分是字以人傳。名人書法,最少在當代(五四時期的老先生,名人例外)絕大多數名人是毛筆字,不要以為毛筆在宣紙上寫完,落個款,蓋上印就是書法作品了?其實就是毛筆字,有的名人寫得很醜陋又惡俗,典型的“三產品”——一無筆法,二無墨法,三無章法!

術業有專攻,隔行隔山,不要以為某人在一個行業是領軍人物,跨行業也一樣稱雄?人的精力有限,天分各一,要知道地球上的藝術,就數書法最難,難在多年都入不了門庭;也就數書法(毛筆字)最易,因為會寫漢字的人,人人都可以拿起毛筆寫。再者,書法名人,多也名不符實,因為書法的本質不僅僅是寫好字,書法的核心是文化,是哲學,是美學,是史學……從王羲之到顏真卿,從康有為到林散之,到毛澤東書法,誰人不是學富五車,誰人僅僅以書法揚名?歷史告訴我們,名家書法真留其名,功夫都在字外,今人名家書法,多書法內求書法,世風使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