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常識積累:你知道什麼是“心理賬戶”嗎?

“800塊的衣服可以買,8塊運費不行”“超市購物一大堆可以,買2毛錢購物袋不行”“在外吃飯上千可以,外賣沒有湊夠滿減不行”......

雖然可能掙得少,但生活必須過得精緻,這就是當下年輕人呈現出反差萌的消費觀。

在行為學上,這樣的反差萌消費觀現象被稱為心理賬戶。

什麼是心理賬戶?

“心理賬戶”一詞由美國芝加哥大學行為科學教授理查德·塞勒首次提出,塞勒也因此理論獲得了2017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

心理賬戶說的是人們會把各種支出或收益劃分到心中不同的賬戶中,而這些賬戶在大多數時候是不互通的。

舉例來說,假設買了一杯咖啡,不小心撒了,多數人不會再去店裡買一杯;但如果是在去買咖啡的路上丟了30塊錢,很多人還是會去店裡買上一杯。

在同樣損失30塊錢的情況下,為什麼後者仍然會讓很多人做出買咖啡的行為,這是因為買咖啡的錢屬於“咖啡賬戶”,而丟失的零錢屬於“零錢賬戶”。

人們把不同用途的錢放在不同的心理賬戶上,比如說,我們會把買生活用品的錢放在生活開支賬戶,買禮物的錢歸到情感賬戶,旅遊的錢歸到享樂休閒賬戶等等。

在不同賬戶上的錢價值也不一樣,願意去花費的錢也是不一樣的。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該花的錢不能少,不該花的錢一分也不花”。

具體而言,就是“800塊的衣服”符合“我”的消費心理預期,不會覺得貴,說買就買;“8塊運費”本來不在“我”的消費預期之內,現在突然讓“我”花這個錢,不可接受。

刷題鞏固

1、心理會計是指人們在心裡無意識地把財富劃歸不同的賬戶進行管理,並對結果(尤其是經濟結果)加以編碼、分類和估價的過程,且不同的心理賬戶有不同的記賬方式和心理運算規則。小到個體、家庭,大到企業集團,都有一套或隱或顯的心理賬戶系統,其心理記賬方式與經濟學和數學的運算方式都不相同,因此經常以非預期的方式影響著決策,使個體的決策違背最簡單的理性經濟法則。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選項最能體現心理會計現象的是( )

A.整日憂心忡忡的小李將自己全部存款的四分之三用於購買人壽保險

B.小陳已經攢夠購買相機的錢,但他一定要等領到年底獎金再買相機

C.小王在兩家不同銀行都有儲蓄卡,但他總是去離家更近的銀行取款

D.小劉因公司獎勵出遊某地感覺不錯,後來自費重遊此地卻感覺不佳

【解析】B。第一步,找出定義關鍵詞。

“人們在心裡無意識地把財富劃歸不同的賬戶進行管理”、“對結果(尤其是經濟結果)加以編碼、分類和估價”、“不同的心理賬戶有不同的記賬方式和心理運算規則”、“個體的決策違背最簡單的理性經濟法則”。

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

A項:小李將自己存款的四分之三用於購買人壽保險,這是有意識對財富進行支出和管理,並未體現“人們在心裡無意識地把財富劃歸不同的賬戶進行管理”,不符合定義,排除;

B項:小陳已經攢夠購買相機的錢,但他一定要等領到年底獎金再買相機,無論是現在的存款還是年終獎都是小陳自己的財富,而且無論是現在買還是之後買都是等價的商品。但是工資和年終獎金性質有所不同,所以小陳在心裡上認為有差別,“心理賬戶”就不一樣了,符合“人們在心裡無意識地把財富劃歸不同的賬戶進行管理”,而且也“違背最簡單的理性經濟法則”,符合定義,當選;

C項:小王選擇去哪家銀行根據的是距離遠近而非財富本身,不符合定義,排除;

D項:小劉對公司獎勵的出遊某地感覺很滿意,但是對自費出遊某地感覺不佳,第二次出遊是小劉自費,涉及了對自己財富的管理,而第一次出遊是公司的獎勵,不涉及小劉對自己財富的管理,無法體現“人們在心裡無意識地把財富劃歸不同的賬戶進行管理”,且D項中沒有涉及小劉的決策“違背最簡單的理性經濟法則”,不符合定義,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B。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