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地上的人文初祖(2)

五氏其二――有巢氏

有巢氏,其人复姓有巢,传说其为缁衣氏的丈夫、燧人氏的父亲。

穴居生活

远古时期,古人类无固定的居所,每逢雨雪时便躲进山中洞穴休息,慢慢的,由于古人类要躲避猛兽的侵害,便习惯了穴居生活。

于是,穴居生活在一段相当长久的时间里,都是人类的主流居住场所。

由于穴居生活最开始只是由人类的本能所寻找到的躲避天灾野兽的场所,所以这时候的人类还没有所谓的伦理观念、血缘观念以及隐私观念,也就是说,这时候的人类还未与野兽有标志性的区别。

巢居生活

慢慢的,有一个聪明的人类发现,所谓的山中洞穴,并不能有效的防止毒虫猛兽的入侵,并且居住于洞穴中,容易被洞穴中的湿气所侵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就开始想办法,究竟什么样的场所才能有效的防止毒蛇猛兽和寒气湿毒的侵害呢?

他想来想去,突然,他想到,如果在树上建造一个类似洞穴的地方,不就能解决问题了么?

说干就干,他动起手来,用很多树枝在粗壮的树干上搭建起了一个简陋的篷盖,随着他的建造,周围忙着打猎采果的人,看着他的行为感到很奇怪,于是纷纷在树下驻足,直到那个人搭建好。

人们纷纷开口问他,这是什么东西啊?

那个人说,这就是树上的洞穴啊!它可以为我们遮风挡雨,防止野兽侵袭,而且住在这上面再也不用担心住时间长导致腿脚发软了!

人们一听,惊为天人,纷纷奉他为部落首领。

并尊称其为“有巢氏”,其领导的部落也取名为巢国,其建造的“树上的洞穴”,称之为巢居。

自此以后,他亲自教导人们如何在树上筑巢而居,也由此,巢国中的人也越来越多,其国中人无一不对有巢氏感到敬佩。后人为了纪念其的功绩,亦称其为圣人。

有巢氏,应该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较为全面的记载有姓氏的部落氏族。

“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

――《庄子·盗跖》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

――《韩非子·五蠧》

由于巢居的兴起,伦理观念、血缘观念以及隐私观念也逐渐兴起;“家与国”和衣、食、住、葬的观念开始逐渐形成。

因其有如此大的贡献,所以小编认为有巢氏当居人文初祖中的五氏其二。

虽然传说他是燧人氏的父亲,但是小编认为火种对人类的特殊意义,还是要稍大于有巢氏对人类所做的贡献。

虽是如此,有巢氏的巢居,仍然是人类与野兽彻底区分开来的里程碑般的标志意义。

中华大地上的人文初祖(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