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用不用補鈣?注意,寶寶缺乏營養有三大信號!

“藍瓶的鈣好喝的鈣”,諸如此類的電視廣告早已深入人心,很多寶爸寶媽們會主動去給寶寶補鈣補鋅,總是擔心寶寶缺乏某種營養素,有些甚至盲目亂補。

這樣的盲目亂補,其實是對寶寶的生長髮育非常不利的。補鈣補多了,甚至會影響到寶寶的正常生長髮育。

那麼寶寶到底需要補鈣嗎?寶寶需要額外補充哪些微量元素呢?又該如何給寶寶補充這些營養呢?


寶寶生長髮育過程中需要補充哪些微量元素?


哺乳期

嬰兒期主要的食物就是奶製品,首先,我們是提倡母乳餵養的。

對於母乳餵養的孩子,我們需要補充維生素D不需要額外的補鈣、鐵、鋅,因為在母乳中的鈣、鐵、鋅這些營養元素,孩子的吸收都是比較好的。

只要是母親正常飲食,她的母乳中就不會缺少這些營養元素,但是母乳中是缺少維生素D的,所以維生素D是必須補充的。


據估計,全世界約有10億人缺乏維生素D,其中包括41.6%的美國人。來自食品和補品的平均維生素D攝入量在1-70歲的美國人中每天約為200至400IU,遠低於目前的600IU的RDA(人體每日攝取推薦量)。


孩子用不用補鈣?注意,寶寶缺乏營養有三大信號!

圖及以上引用部分自examine.com

加輔食後

漸漸地在給寶寶加輔食以後,他的飲食豐富起來後,還是隻吃維生素D就可以了。

一般的六個月齡的寶寶,我們會在輔食中添加一些含鐵的米粉,因為這個期間會有一些生理性的貧血期。


均衡膳食的配比

其實對於均衡膳食來說,最根本的營養來自一些穀物類的主食,比如說每天吃的飯或者面,這個是每天最根本的熱量供應,也是一天中能量佔比最大的。

再其次就是蔬菜和水果,比如每天吃水果蔬菜2~5份,那麼穀物類主食就是6~11份的比例。

再下面就是肉奶蛋魚類

,這也就是2~3份的比例。

最後一個層次就是一些微量元素,像魚油、鹽、糖等,這些都是佔很小比例的,約0~1份。顧名思義,微量元素就是佔比很小的一類營養素,攝入的量並不是太大。

孩子用不用補鈣?注意,寶寶缺乏營養有三大信號!

所以整體上,我們膳食上的主體還是穀物,像大米、小麥、麵條、麵包為基礎,也是供應量最大的層次,再其次就是蔬菜水果,然後就是魚肉蛋奶,最後才是微量元素的層次。

過多補鈣危害大

“我兒子和同齡的孩子相比,怎麼矮那麼多啊,我和孩子爸爸都很高啊。是不是補鈣沒補夠啊?要不要每天多吃點鈣片?”


這可是個大大的誤區!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推薦攝入量,鈣的適宜攝入量每天為:

孩子用不用補鈣?注意,寶寶缺乏營養有三大信號!

很多的家長都擔心孩子的身高問題,盲目補鈣,覺得補鈣多多益善,補鈣補多了其實是有很多壞處的

首先,有的孩子對鈣很敏感,一吃上鈣,便秘就不容易控制。

第二,很多孩子補鈣過多反而長不高個兒,因為過多的鈣會促進骨骺線的早閉,骨骺線的早閉會影響孩子的生長髮育。

第三,補充過多的鈣可能會引起孩子的尿路結石等。

所以,不要輕易地去給孩子補鈣,尤其是每天給孩子吃鈣片,會有一些危害。除非是孩子查出處於疾病狀態,比如佝僂病,那麼該補鈣就要補鈣,這種情況還是要聽醫生的建議。


寶寶缺乏營養的三大信號


寶寶如果是均衡飲食

,那麼是不用太擔心缺乏營養素的,但要是出現下面三大信號,那麼就要警惕寶寶的營養問題了!

  • 孩子飲食不佳,吃飯不好好吃,一日三餐沒什麼攝入量,或者格外的偏食挑食。
  • 表現出生長髮育的遲緩,比如身高體重不增。
  • 孩子的精神狀態不好,非常容易倦怠。

如果有這些表現,就需要去評估一下,孩子是不是均衡膳食,是不是有哪些的營養元素缺乏,這些就需要醫生的幫助來判斷了。


提倡食補還是藥補?

如果說一個孩子只是輕度的營養缺乏,那麼食補就可以解決。


但是,如果孩子貧血或有重度的營養不良,我們會採用一些營養元素的補充,但這些是醫學上的補充,並不是隨便去買一些營養品、保健品,要靠醫生去指導治療。


◆ ◆ ◆ ◆ ◆

最後我們再來複習一下——


首先,不要再給寶寶亂補鈣了!


哺乳期的寶寶我們提倡母乳餵養,純母乳中吸收的鈣質完全能夠滿足嬰兒骨骼生長對鈣的需求,不需額外補鈣,只需適當補充維生素D即可。

添加輔食後,也無需額外補鈣啊鋅啊,也是適當補充維生素D就可以了。但是要注意6個月時,可能需要在寶寶輔食中添加含鐵米粉,用於應對寶寶的生理性貧血。

大體上,寶寶只要飲食健康,均衡營養,是不需要額外的補充這些微量元素的~

同時,也希望家長們在注重寶寶飲食的基礎上,多帶寶寶參與運動,強身健體,預防肥胖~


孩子用不用補鈣?注意,寶寶缺乏營養有三大信號!

劉甜甜

劉甜甜醫生2005年畢業於鄭州大學臨床醫學專業,獲醫學學士學位,後從中山大學獲兒科學碩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為小兒哮喘、慢性呼吸道感染。

劉醫生擁有超過10年的兒科臨床工作經驗。在加入和睦家廣州診所之前,劉醫生一直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兒科工作,並於2010年在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PICU(兒童重症監護室)進修,對於兒童急重症有較好地識別和救治能力,尤其擅長兒科呼吸、消化、過敏性、免疫性等疾病的診治。此外,劉醫生對於兒童保健、兒童生長髮育及行為發育、兒童營養餵養等領域也具有豐富的經驗。

劉醫生在醫學核心期刊上發表了多篇關於小兒哮喘、呼吸道疾病等領域的論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