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茶有哪幾種,怎麼區分好的綠茶以及新茶?

用戶10640524816


綠茶按照產區分安徽:黃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金山時雨、湧溪火青等。浙江:西湖龍井、安吉白茶江蘇:碧螺春、南京雨花茶河南:信陽毛尖···區分好的綠茶的重要一點是口感鮮爽、回甘多,而苦澀少。新茶看三點:1、外形和泡在水裡的樣子比較均勻,而不是大大小小、橫七豎八,有些冷凍茶看起像新茶,但是泡水裡會出現層次不齊的現象2、口感沒有陳化的味道,而是新鮮的味道,好的綠茶會有喝雞湯的感覺,因為氨基酸、茶多酚含量高3、聞起來就是一股新茶的味道,有明顯的花香、而不是酸酸的味道。


茶者立七


主要的品種有碧螺春、西湖龍井、黃山毛峰、六安瓜片、峨眉山茶、安吉白茶、太平猴魁、信陽毛尖。

1,碧螺春

碧螺春,產於江蘇蘇州太湖洞庭山,創制於明朝。湯色碧綠清澈,葉底嫩綠明亮,是我國名茶中的珍品,以“形美,色豔,香濃,味醇”而聞名天下。

2,峨眉山茶

產地是成都平原西南的峨眉山,茶史3000餘年。

代表是竹葉青,產於四川峨眉山海拔800-1500米高山茶區;峨眉雪芽,產於峨眉山海拔800-1200米處。口感清醇淡雅,葉底嫩綠均勻。

3,西湖龍井

產地位於浙江杭州西湖的獅峰,翁家山,虎跑,梅家塢,雲棲,靈隱一帶的群山之中。歷史悠久,早在唐代陸羽《茶經》中就有記載。湯色碧綠清瑩,葉底細嫩成朵。


4,安吉白茶

安吉白茶屬於烘青綠茶,產自浙江安吉縣。安吉白茶,是用綠茶加工工藝製成,屬綠茶類。葉底嫩綠明亮,芽葉朵朵可辨。

5,黃山毛峰

黃山毛峰產於安徽省黃山,始創於清代光緒年間。特級黃山毛峰堪稱我國毛峰之極品,香氣清香高長,湯色清澈明亮。“黃金片”和“象牙色”是黃山毛峰的兩大特徵。

6,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產於六安市金安、裕安兩區以及金寨、霍山兩縣之毗鄰山區和低山丘陵,分為內山瓜片和外山瓜片兩個產區。無芽、無梗是六安瓜片的特徵之一。

7,太平猴魁

太平猴魁產於安徽省太平縣猴坑村,為尖茶之極品,始創於清朝末年。有“猴魁兩頭尖,不散不翹不卷邊”之稱。湯色清綠明淨,葉底嫩綠勻亮。

8,信陽毛尖

產於河南信陽市西部海拔600米的車雲山一帶。素以“色翠,味鮮,香高”著稱,茶葉香氣屬清香型,內含有機物質豐富,高長而耐泡。

歡迎關注堅果旅行,獲取更多有趣實用乾貨知識


堅果旅行


綠茶是指採取茶樹鮮葉,未經發酵,經殺青、做形、乾燥等典型工藝,製成的沖泡後茶湯色澤較多地保存了鮮茶葉的綠色主調的茶。只要有以下幾個分類:

1.炒青綠茶:主要有1)長炒青如珍眉、秀眉、貢熙等;2)圓炒青如珠茶;3)細嫩炒青如龍井、碧螺春等。

2.烘青綠茶:主要有1) 普通烘青如民烘青、浙烘青等;2)細嫩烘青如黃山毛峰、太平猴魁等。

3.蒸青綠茶:主要有煎茶、玉露、碾茶等。

4.曬青綠茶:主要有滇青、川青、陝青等。

新茶與陳茶的鑑別如下:

1.觀色澤:新茶色澤新鮮翠綠,條索勻稱而疏鬆。而陳茶一般色澤灰暗,成枯灰黃綠色。

2.品滋味:新茶沖泡後有強勁的濃郁口感,而陳茶口感比較淡薄,甚至還伴有輕微的青草味、苦澀味、酸味等異味。

3.嗅香氣:新茶香氣濃郁,芳香,而陳茶香氣低濁,若保存不當還可能帶有黴味。

4.揉幹茶:新茶含水量一般在2%~3%之間,手感乾燥,若用大拇指和食指輕輕一捏,便會成為粉末, 容易折斷;而陳茶由於儲存時間較長,含水量較高,茶質溼軟,手感鬆軟、潮溼,一般不易捏破,捻碎,茶梗色枯暗,若折斷,斷面呈枯黑色。


農韻鄉茶


綠茶是中國的傳統茶葉,工藝相對是比較簡單的,不發酵,也是最廣範被大家所熟悉的茶。在電視劇裡也經常出現,茶商們也很喜歡賣綠茶,原因是綠茶只能泡一泡,而且最多一年就壞了,第二年客戶還要重複購買,不像普洱茶,買回去也許幾十年都不會再來買了,因為不會壞。


還有我們常說的“雨前茶”“明前茶"指的都是綠茶。


綠茶的香氣,綠茶的工藝相對比較簡單,所以它的香氣就是茶葉本身的清香,香氣不濃郁,同時保存時間也不長。

按採茶時間區分中國綠茶的種類

一、明前茶,清明節前採的茶,今年的清明節是在2017-04-04

二、雨前茶,穀雨前採的,今年的穀雨是2017-04-20

按工藝區分的綠茶

1、烘青綠茶

2、蒸青綠茶,日本的綠茶常用。

3、炒青綠茶,中國常用

關於綠茶的34個小技巧

1、泡茶的時候水溫不要太高,80~90度

2、不要泡的太久了,幾十秒就可以,泡久了太濃不好喝。

3、綠茶的湯色是淡淡的,如果看到湯色特別綠,可能是加了色素。

4、飯店裡的袋泡綠茶不好喝,是因為用料都是淘汰的茶葉沫。

5、雲南綠茶是可以泡3~4泡的。

6、新茶,嫩茶越是不耐泡。

7、維度高,山高的茶耐泡

8、揉捻少的茶耐泡(但是不香)

9、好的綠茶茶一定能喝到清香甘甜,也許會有微微的苦,但是最終還是能體會到茶葉的甜才行,不能只有苦澀沒有苦盡甘來。

10,綠茶:特別適合夏季飲用。

11、綠茶性寒,少喝點。

12、綠茶:一般是綠色的,也有白色,青色。

13、新綠茶火氣大,幾個月喝更好

14、蓋碗喝綠茶也可以,用蓋子把表面的茶葉篦開

15、古樹茶是不適合做綠茶的太老了,做綠茶嫩一些的臺地茶更適合。

16、胃寒或者胃潰瘍不宜喝綠茶

17、不要空腹喝情寒的茶(綠茶,普洱生茶),吃完飯以後半小時喝

18、綠茶保質期是一年,密封包裝的茶葉保質期是12~24個月

19、晚上少喝綠茶,小心睡不著

20、綠茶放久了是不會變成普洱生茶的。

21、綠茶不能轉化的原因是加工過程(炒青、烘青、蒸青)的溫度太高了,破壞了茶葉裡的微生物

22、兒童也可以喝綠茶,每天100毫升左右。

23、留根泡的意思是每一泡的茶湯都不完全出乾淨,就加水泡第二泡。

24、男人適合喝綠茶,因為男人火氣大。女人適合的是紅茶。

25、過期的綠茶也能喝,只是味道不好而已。

26、喝綠茶的時候如果頭暈,多半是低血糖了,配一點士力架吧。

27、嫩度高的綠茶放冰箱凍起來,可以存放更久。

28、勿忘我(一種花)性寒不能和綠茶一塊兒喝,其它性寒的物質也是一樣不能和綠茶一起喝。

29、綠茶也可以常溫保存,只是放冰箱的保存時間更長而已。

30、綠茶如果用蓋碗泡,注意不要悶。更不要一把綠茶泡一天。

31、泡綠茶用玻璃杯,主要是為了方便欣賞綠茶的美麗,其實用其它材質也可以。

32、日本綠茶分為十個等級,主要是因為日本物質短缺,為了物久其用,中國沒有分的這麼細緻。

33、日本泡茶用的抹茶,在中國宋朝也很流行,叫點茶法。

34、普洱茶的原料也可以做綠茶,叫滇綠,的確有這種做法。

綠茶三泡法:上投法,中投法,下投法是什麼意思?

上投法:先加水,後放茶。
下投法:先放茶,後加水。
中投法:先注水1/3,放茶,再加剩下的水。
越是嫩的茶,越是要注意水溫,用上投法。

雲太吉茶葉


綠茶有幾種?這個問題較複雜,要細分是分不清楚的,大略有毛尖類,針形類,壓型類,原葉類,帶毫類和去毫類。毛尖類是指採一芽一葉或二葉,炒制中揉捻成曲條型或圈曲條型的茶。揉捻有重揉,中度揉,也有少數輕度揉,然後烘焙乾燥而成的。如古丈毛尖,信陽毛尖……等。
針形一般只採尖芽,在炒制過程中搓成直條型象針形那樣而得名,然後烘焙乾燥而成,如今市面上見賣但沒見品牌。有的也叫毛尖,但在製作中沒有在簸箕裡揉捻,而是直接搓揉成型,感覺還是和毛尖不大一樣。壓形類是殺青後壓漿成型,然後烘焙乾燥。如西湖龍井,太平猴魁……等。



原葉類就是採來葉青殺青後直接烘焙乾燥,不揉捻,這種茶清香,滋味稍平和耐泡,如雀舌,花尖……等。


帶毫類就是茶葉上白毫顯露,也就是茶葉上顯現白絨毛。去毫就是在烘焙過程中有意將白毫磨掉,也就是說成品幹茶葉上沒有白絨毛顯露。此外還有花樣綠茶,如綠菊是將茶葉用線穿連扎花,然後烘焙乾燥,泡起來象開放的菊花。還有就是暗花茶,就是在綠茶乾燥後用各種鮮花放到一起密封收藏幾天,讓茶葉吸收花的香氣後,去出花朵留下花氣,這就是所謂的花茶,如茉莉花茶,桂花花。綠茶粗分大至就是這些了。 要說區分好的綠茶,那就複雜了,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意見,就茶本身而言具有千變萬化,風情萬種的特性。人也是各有喜好,個性各異的特點,所以就會形成茶有萬性,人各有偏愛的情形出現,就好字是眾口不一的。若按茶人的觀念來說,情況就較簡單。茶人對於好茶的概念是存性好,香味純淨,或香氣層次豐富,後韻綿長靈活就是好的綠茶。所謂存性好就是茶的基本性質沒遭到破壞,保存得完好無損。這個基本性質包括茶的內質,還有在一段時期對氣候變化的感應信息,以及對火候變化程度的演擇等。香味純淨就是沒有雜氣和雜味,這些都基本簡單的要求。香氣層次豐富是捐香變靈活,前後有序而純淨。後韻綿長靈活是指回味持久,而且靈動善變,這個則需要製茶師的高超技巧了。 一般新綠茶香氣濃郁,味道鮮爽,幹茶色澤油亮光鮮,白毫明顯。而陳茶相對來說顏色較晦暗,香深沉,鮮味減退,收藏不大好的有陳悶氣。


南華野人云靜763


洞庭碧螺春

“洞庭碧螺春,茶香百里醉”。碧螺春產於江蘇吳縣太湖之濱的洞庭山,是中國名茶中的珍品,常被作為高級禮品。以“形美、色豔、香濃、味醇”聞名於中外。碧螺春茶葉用春季從茶樹採摘下的細嫩芽頭炒制而成;高級的碧螺春,0.5公斤幹茶需要茶芽6-7萬個,足見茶芽之細嫩。炒成後的幹茶條索緊結,白毫顯露,色澤銀綠,翠碧誘人,捲曲成螺,故名“碧螺春”。此茶沖泡後沖泡後,茶湯碧綠清澈,葉底嫩綠明亮,清香襲人,飲時爽口、飲後有回甜感覺。不管用滾水或溫水沖泡,皆能迅速沉底,即使杯中先衝了水後再放茶葉,茶葉也會全部下沉,展葉吐翠。

黃山毛峰

黃山毛峰產於中國安徽秀麗的黃山之中,主要分佈在桃花峰的雲谷寺、松谷庵 、吊橋閹、慈光閣及半寺周圍。這裡山高林密,日照短,雲霧多,自然條件十分優越,茶樹得雲霧之滋潤,無寒暑之侵襲,蘊成良好的品質。成茶外形細嫩扁曲,多毫有峰,色澤油潤光滑;沖泡杯中,霧氣輕繞,滋味醇甜,鮮香持久。據《徽州府志》記載,黃山毛峰在300年前就已著名。明代許次紓所著《茶疏》即將其與錢塘龍井相提並論。清光緒年間,歙縣湯口謝裕泰茶莊試製少量黃山特級毛峰茶成功,更加蜚聲全國。黃山毛峰茶外形美觀,每片長約半寸,尖芽緊偎在嫩葉之中,狀若雀舌。尖芽上佈滿絨細的白毫,色澤油潤光亮,綠中泛出微黃。沖泡後,霧氣結頂,清香四溢。茶汁清澈微黃,香氣持久,猶若蘭惠,醇厚爽口,回味甘甜。茶涼之後,香味猶存,故人稱“幸有冷香”。一芽一葉泡開以後變成“一槍一旗”,光亮鮮活,有“輕如蟬翼,嫩似蓮鬚”之說。特級黃山毛峰一般都在清明至穀雨間採摘。

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產於安徽六安地區的齊雲山等地,屬於西部大別山茶區,成茶呈瓜子形,因而得名,色翠綠,香清高,味甘鮮,耐沖泡,是著名綠茶片茶品種。此茶不僅可消暑解渴生津,而且還有極強的助消化作用和治病功效,明代聞龍在《茶箋》中稱六安茶入藥最有功效,因而被視為珍品。片茶即全由葉片製成,不帶嫩芽和嫩莖的茶葉品種。它最先源於金寨縣的齊雲山,而且也以齊雲山所產瓜片茶品質最佳,故又名“齊雲瓜片”。其沏茶時霧氣蒸騰,清香四溢,也有“齊山雲霧瓜片”之稱。早在唐代,六安瓜片就已聞名。宋代更有茶中“精品”之譽。明代以前已為貢茶。六安瓜片色澤翠綠、香氣清高、滋味鮮甘,並且十分耐泡。

廬山雲霧茶

廬山雲霧茶產於江西省遊覽勝地廬山,因廬山多雲霧,故取名“雲霧茶”。廬山雲霧茶古稱“聞林茶”,是中國傳統名茶之一。它始於晉代,唐朝時已聞名於世。相傳廬山雲霧最早是一種野生茶,後由東林寺名僧慧遠將野生茶馴化而成。他曾以自種自制的茶款待好友,常話茶吟詩,通宵達旦。宋代,廬山名茶已成“貢茶”。廬山在江西省北部,北臨長江、南倚鄱陽湖;群峰挺秀,林木茂密,泉水湧流,霧氣蒸騰。在這種氛圍中種植熏製的“廬山雲霧茶”,素有“色香幽細比蘭花”之喻。廬山雲霧茶樹葉生長期長,所含有益成分高,茶生物鹼、維生素C的含量都高於一般茶葉。它芽壯葉肥、白毫顯露,色翠湯清,滋味濃厚,香幽如蘭,以“香馨、味厚、色翠、湯清”而聞名於世。

信陽毛尖

信陽毛尖產於河南信陽境內的大別山區,主要產地在河南信陽縣醅深山區的“四雲”(車雲山、集雲山、雲霧山、天雲山)和“兩潭”(黑龍潭、白龍潭),是名貴綠茶品種。其芽葉細嫩有峰梢,精製後緊細有尖,並有白毫,所以叫毛尖,又因產地在信陽,故名“信陽毛尖”。據古籍記載,早在1500多年以前,信陽一帶就已生產名茶。唐代時,信陽毛尖已成為貢茶。茶聖陸羽在《茶經》中記載,唐代時全國有8大茶區,其中淮南茶區就包括皖北和豫南。宋代大文學家蘇東坡曾盛讚“淮南茶,信陽第一”。


美食理想


1. 祁門種 又名祁門櫧葉種,原產安徽祁門縣,現今各茶區均有栽培。為有性繁殖系,屬灌木,中葉,中生種。所制綠茶,滋味鮮醇,香氣高爽。適宜在長江南北紅、綠茶區種植。

2. 黃山種 原產安徽省黃山市黃山一帶,現在山東省有較大面積種植。為有性繁殖系,屬灌木,中葉,中生種。適制綠茶,所制黃山毛峰,白毫顯露,色澤翠綠,香氣清鮮。有較強抗寒性,適宜在江北茶區栽培。

3. 安徽1號 為無性繁殖系,屬灌木,大葉,中生種。在江蘇、江西、河南等省有引種。製成綠茶,滋味醇厚,香氣清高。適宜於長江南北紅、綠茶兼制區推廣。

4. 安徽3號 為無性系殖系,屬灌木,大葉,中生種。在江西、河南等省有引種。制綠茶,醇厚爽口,富含嫩香。適宜在長江南北紅、綠兼制區推廣種植。

5. 皖農95 為無性繁殖系,屬灌木,中葉,早生種。在湖南、浙江等省有引種。適合制紅茶或綠茶,品質均優。適宜在江南紅、綠茶兼制區推廣引種。

6. 楊樹林783 為無性繁殖系,屬灌木,大葉,中生種。在福建、四川等省有引種。適合紅、綠茶兼制。所制綠茶,香高味爽。

7. 福鼎大白茶 又名福鼎白毫,原產福建省福鼎縣柏柳鄉。在浙江、湖南、湖北、江西、江蘇、安徽等省均有引種。為無性繁殖系,屬小喬木,中葉,早生種。制綠茶,品質優,有板栗香。若製成毛峰類名茶,品質更佳。適宜在長江以南綠茶或白茶產地推廣種植。

8. 福鼎大毫茶 原產福建省福鼎縣汪家洋村。該品種在福建推廣外,在江蘇、浙江、江西、四川、湖北等省均有引種。為無性繁殖系,屬小喬木,大葉,早生種。所制紅茶、綠茶和白茶,品質俱優。適宜於在長江以南紅茶、綠茶或白茶生產區推廣種植。

9. 福安大白茶 又名高嶺大白茶,原產於福建省福安縣穆陽鄉高嶺村。主要分佈於福建的閩東產茶區。現今,在廣西、四川、湖南、浙江、貴州、湖北、江蘇、安徽、江西等省、區均有種植。所制綠茶,品質亦屬上乘。適宜在長江以南茶區推廣種植。

10. 毛蟹 又名茗花,原產於福建省安溪縣虎邱鄉福美村。主要分佈在福建省,在廣東、江西、湖南、湖北、浙江等省亦有引種。為無性繁殖系,屬灌木,中葉,中生種。適合制烏龍茶、紅茶或綠茶。適宜在長江以南的烏龍茶、紅茶或綠茶產區推廣種植。

11. 梅佔 又名大葉梅佔,原產福建省安溪縣盧田鄉三洋村,主要分佈在福建產茶區,在廣東、江西、安徽、浙江、廣西、湖南、湖北等省、區亦有引種。為無性繁殖系,屬小喬木,中葉,中生種。適合制紅茶、綠茶,也可制烏龍茶。適宜在長江以南產茶區推廣種植。

12. 黃旦又名黃金桂,原產福建省安溪縣虎邱鄉羅巖村,主要分佈在福建省的烏龍茶產茶區。現今,在廣東、江西、浙江等省也有引種。為小喬木,中葉,早生種。適制烏龍茶,香氣特高,滋味回甘,有"透天香"之稱。此外,也可製成綠茶或紅茶。適宜在長江以南烏龍茶產區推廣種植。

13. 大葉烏龍 又名大腳烏、大葉烏,原產於福建省安溪縣長坑和蘭田一帶,在福建茶區均有栽培,廣東、江西等省亦有引種。為無性繁殖系,屬灌木,中葉,中生種。制綠茶,品質也較好。適宜在長江以南烏龍茶產區種植推廣。

14. 福雲6號 為無性繁殖系,屬小喬木,大葉,特早生種。由福鼎大白茶與雲南大葉種自然雜交後代,經系統選育而成。在福建產茶區有大面積種植,浙江、安徽、廣西、湖南、湖北、江蘇、貴州、江西等省、區亦有較多種植。所制綠茶,有峰苗,湯色晶瑩,香高味濃,是制毛峰類名茶的好原料。適宜在長江以南紅茶、綠茶產區推廣種植。

15. 福雲7號 為無性繁殖系,屬小喬木,大葉,中生種。由福鼎大白茶與雲南大葉種自然雜交後代,經系統選育而成。目前,福建各茶區均有栽培,浙江、湖南、貴州、四川等省亦有引種。適合制紅茶和綠茶:所制工夫紅茶,條索壯實,色澤烏潤,湯色紅豔,有"滇紅"風格;所制烘青綠茶,條索壯實顯毫,湯色黃綠明亮。適宜在南部地區的紅茶、綠茶產區推廣種植。

16. 八仙茶 原產福建省詔安縣西潭鄉八仙村。為無性繁殖系,屬小喬木,大葉,早生種。在福建省茶區種植較廣。所制紅茶和綠茶,品質亦優良。適宜南方烏龍茶、紅茶和綠茶產區推廣種植。

17. 凌雲白毛茶 又名凌樂白毛茶,原產廣西省凌雲、樂業、田林、百色等縣、市。在廣西分佈較廣,在滇東地區亦有引種。為有性繁殖系,屬小喬木,大葉,中生種。適制紅茶和綠茶:所制紅碎茶,粒潤顯毫,滋味濃強,有花香味;所制毛尖綠茶,白毫滿披,形似銀針,滋味甘醇,有板栗香。用它採製的"凌雲白毫",為廣西名綠茶新秀。適宜在桂西、滇東地區紅茶、綠茶產區推廣種植。

18. 樂昌白毛茶 原產廣東省樂昌縣,目前在廣東的不少產茶縣均有種植。為有性繁殖系,屬喬木,大葉,早生種。所制紅茶,滋味濃厚,茶湯冷後呈"乳湯",即"冷後渾";製成綠茶,白毫密披,品質優良。適宜在長江以南紅茶、綠茶產區推廣種植。

19. 湄潭苔茶 又名苔子茶,原產貴州省湄潭縣。除貴州有種植外,四川、安徽、浙江、湖南、陝西等省的產茶區亦有引種。為有性繁殖系,屬灌木,中葉,中生種。適制綠茶,滋味醇爽。適宜在貴州,以及江南茶區推廣種植。

20. 黔湄502 又名南北紅,主要種植在貴州產茶區,在四川茶區亦有少量種植。為無性繁殖系,屬小喬木,大葉,中生種。製成綠茶,芽毫顯露,滋味濃厚,香氣清新。適宜在西南地區的紅茶、綠茶產區推廣種植。

21. 信陽10 為無性繁殖系,屬灌木,中葉,中生種。除河南茶區種植外,湖南、湖北等省亦有少量種植。適制綠茶,尤適制毛尖類名綠茶,具有外形緊細,香氣高銳,味鮮爽口特點。抗寒性強,適宜在長江以北,以及高海拔綠茶產區推廣種植。

22. 宜昌大葉茶 原產湖北省宜昌市長江西陵峽兩側,是湖北省西部茶區的主要栽培品種。為有性繁殖系,屬小喬木,大葉,中生種。用其製作的"宜紅工夫",金黃毫多,滋味濃厚,湯色紅豔。用其製作的"鄧村雲霧"綠茶,白毫顯露,色澤綠潤,濃醇爽口,慄香持久。適宜在湖北省的紅茶、綠茶產區推廣種植。

23. 雲臺山種 又名雲臺山大葉種、安化種。原產湖南省安化縣,已引種全國10多個產茶省、區。為有性繁殖系,屬灌木,中葉,中生種。適制工夫紅茶和綠茶。抗寒性較強,適合在長江南北紅、綠茶產茶區推廣種植。

24. 櫧葉齊 為無性繁殖系,屬灌木,中葉,中生種。除湖南茶區種植外,安徽、湖北等省亦有引種。所制紅茶,條緊色潤,香氣純正持久;所制綠茶,銀毫顯露,色澤翠潤,香高味醇,是名綠“高橋銀鋒”的當家品種。適宜在江南茶區紅茶、綠茶產區推廣種植。

25. 櫧葉齊12 為無性繁殖系,屬灌木,中葉,中生種。除湖南茶區種植外,安徽、河南、湖北等省產茶區亦有引種。所制紅碎茶,品質上乘;製成綠茶,有板栗香。適宜在江北茶區和江南茶區的紅、綠茶產區推廣種植。

26. 高芽齊 又名櫧葉齊9,除湖南茶區種植外,河南、湖北、安徽等省的產茶區亦有引種。為無性繁殖系,屬灌木,大葉,中生種。適制紅茶和綠茶,無論是外形,還是內質,均屬優良。抗寒性強,可在江北茶區和江南茶區的紅茶、綠茶產區推廣種植。

27. 尖波黃13 為無性系殖系,屬灌木,中葉,中生種。除湖南茶區種植外,湖北、河南、安徽等省的產茶區亦有引種。適制紅茶和綠茶,品質均為優良。適宜在江北茶區和江南茶區的紅茶、綠茶產區推廣種植。

28. 宜興種 原產江蘇省宜興縣,主要分佈蘇南地區的產茶區。為有性繁殖系,屬灌木,小葉,中生種。適制綠茶,品質較優。抗寒性強,適應性廣,可在江北茶區和江南茶區的綠茶產區推廣種植。

29. 錫茶5 為無性繁殖系,屬灌木,大葉,中生種。除蘇南茶區種植外,安徽、湖南等省已有少量栽培。所制綠茶,滋味醇爽,香氣鮮純,是名綠茶"無錫毫茶"的當家品種。適宜在江南茶區的綠茶產區推廣種植。

30. 錫茶11 為無性繁殖系,屬小喬木,中葉,中生種。除蘇南茶區種植外,安徽、湖南等省的產茶區亦有引種。製成綠茶,香氣鮮鬱,條緊顯毫。適宜在江南茶區的紅茶、綠茶產區推廣種植。

31. 寧州種 原產江西省修水縣,主要分佈在江西茶區。為有性繁殖系,屬灌木,中葉,中生種。適合制綠茶,香、味均佳。適合在江南茶區紅茶、綠茶產區推廣種植。

32. 大面白 原產江西省上饒縣上滬鄉洪水坑。除江西茶區種植外,安徽、湖南、浙江等省產茶區亦有栽培。為無性繁殖系,屬灌木,大葉,早生種。適制綠茶,品質優良。所制的名優綠茶"上饒白眉"、"仙台大白",條壯顯毫,香氣清鮮,滋味醇甘。適宜在江西綠茶產區推廣種植。

33. 上梅洲種 原產江西省婺源縣梅林鄉上梅洲村。除江西茶區有種植外,湖南、浙江等省亦有引種。為無性繁殖系,屬灌木,大葉,早生種。所制綠茶,香高味濃,耐沖泡,適宜在江西綠茶產區種植。

34. 寧州2號 為無性繁殖系,屬灌木,中葉,中生種。主要分佈在江西產茶區。適制綠茶和紅茶:所制綠茶,香清味純。抗寒性強,適宜在江西綠茶、紅茶產區推廣種植。

35. 紫陽種 原產陝西省紫陽縣,主要分佈在陝南茶區。為有性繁殖系,屬灌木,中葉,中生種。適制綠茶,品質優良。也是名綠茶"紫陽毛尖"、"秦巴霧毫"的優質原料。適宜在江北茶區的綠茶產區推廣種植。

36. 早白尖 又名早白顛,原產四川省筠連縣,主要分佈在四川茶區,現在浙江、福建、湖南等省亦有引種。為有性繁殖系,屬灌木,中葉,早生種。製成綠茶,外形和內質,均屬優良。適宜在四川紅茶、綠茶產區推廣種植。

37. 蜀永307 為無性繁殖系,屬小喬木,大葉,中生種。主要分佈在四川茶區,在貴州、廣西等省、區的產茶區,亦有少量引種。適制紅茶和綠茶,外形、內質,均為優良。惟抗寒性較弱,適宜在西南地區的紅茶、綠茶產區推廣種植。

38. 蜀永401 為無性繁殖系,屬小喬木,大葉,中生種。主要分佈在四川茶區,在貴州、廣西等省、區的產茶區,也有少量引種。製作的綠茶,有嫩慄香。適宜在西南茶區、華南茶區的綠茶、紅茶產區推廣種植。

39. 蜀永703 為無性繁殖系,屬小喬木,大葉,早生。主要分佈在四川茶區,在貴州、廣西等省、區的產茶區,也有少量引種。適宜制紅茶和綠茶:所制綠茶,品質亦屬上乘。適宜在華南茶區、西南茶區的紅茶、綠茶區推廣種植。

40. 蜀永808 為無性繁殖系,屬小喬木,大葉,晚生種。主要分佈在四川茶區,在貴州、廣西等省、區的茶產區,亦有少量引種。製作的紅茶和綠茶,香氣高銳,品質上乘。適宜在西南茶區、華南茶區的紅茶、綠茶產區推廣種植。

41. 蜀永906 為無性繁殖系,屬小喬木,中葉,中生種。主要分佈在四川茶區,在貴州、廣西等省、區的產茶區,亦有少量引種。適合製作紅茶和綠茶:製成的綠茶,滋味醇厚,品質亦佳。適宜在華南茶區、西南茶區的紅茶、綠茶產區推廣種植。

42. 鳳慶大葉茶 原產雲南省鳳慶縣大寺、鳳山等鄉。主要分佈在滇西茶區,現在廣東、廣西、四川、福建等省、區已有大面積引種。為有性繁殖系,屬喬木,大葉,早生種。適制紅茶和滇綠茶: 所制工夫紅茶,芽毫顯露,香氣高久,滋味釅醇;製成滇綠茶,白毫滿披,滋味濃甘,耐沖泡。抗寒性弱,適宜在西南茶區、華南茶區的紅茶、綠茶產區推廣種植,並注意防凍。

43. 勐海大葉茶 原產雲南省勐海縣格朗河鄉南糯山。主要分佈在滇南茶區,現在廣東、廣西、海南等省、區的產茶區亦有引種。為有性繁殖系,屬喬木,大葉,早生種。製成的紅碎茶,顆粒烏潤顯金毫,滋味濃強,湯色紅濃。也可製作滇綠茶,是名綠茶"南糯白毫"的當家品種,具有滿披白毫,香氣馥郁,滋味濃甘的特點。抗寒性弱,適宜在西南茶區、華南茶區的紅茶、綠茶區推廣種植,並注意防凍。

44. 雲抗10 為無性繁殖系,屬喬木,大葉,早生種。已在雲南茶區推廣。所制紅碎茶,香氣持久,有蘭花香,滋味濃鮮。製成的滇綠茶,白毫顯露,滋味濃厚。抗寒性弱,適宜在廣東、廣西、海南等省、區的紅、綠茶產區推廣種植,並注意防凍。

45. 雲抗14 為無性繁殖系,屬喬木,大葉,中生種。已在雲南茶區推廣。適制紅碎茶、綠茶和普洱茶,無論內質,還是外形,均屬上乘之列。惟抗寒性弱,適宜在雲南、廣東、廣西、海南等省、區的紅茶、綠茶產區推廣種植,並注意防凍。

46. 鳩坑種 原產浙江省淳安縣鳩坑鄉,主要分佈在浙西茶區,現除浙江外,已在湖南、江蘇、雲南、安徽、甘肅、四川、湖北等省產茶區引種。為有性繁殖系,屬灌木,中葉,中生種。適制綠茶,外形細緊,色澤油潤,香氣高鮮,滋味鮮濃,也是名優綠?quot;淳安毛尖"的當家品種。適宜在江南茶區、江北茶區的綠茶產區推廣種植。

47. 龍井43 為無性繁殖系,屬灌木,中葉,特早生種。已在浙江、江蘇、安徽、江西、湖北等14個產茶省、區種植。適制綠茶,製成的"西湖龍井",外形扁平光直,色澤嫩綠,清香持久,滋味鮮爽,湯色清綠。適宜在江北茶區、江南茶區的綠茶產區推廣種植。

48. 龍井長葉 為無性繁殖系,屬灌木,中葉,早生種。除浙江外,已在安徽、河南、江蘇等產茶區種植。適制綠茶,香高味醇,品質優良,亦是製作"西湖龍井"的上乘原料。適宜江北茶區、江南茶區的綠茶產區推廣種植。

49. 寒綠 為無性繁殖系,屬灌木,中葉,早生種,是由格魯吉亞8號後代中,經系統育種而成。適制綠茶,品質優良。適宜在江南茶區的綠茶產區推廣種植。江北茶區種植,要注意苗期防凍。

50. 菊花春 為無性繁殖系,屬灌木,中葉,早生種。它由雲南大葉種與平陽群體品種的自然雜交後代中,採用系統選種法育成。已在浙江、江蘇、安徽、四川、江西等省產茶區種植。適合制紅茶和綠茶,品質均屬上乘。適宜在江南茶區的紅茶、綠茶產區推廣種植。

51. 碧雲 為無性繁殖系,屬小喬木,中葉,中生種。它由平陽群體種和雲南大葉種的自然雜交後代,經系統選育而成。已在浙江、湖南、安徽、江西、江蘇等省產茶區種植。適制綠茶,尤適制毛峰類綠茶,具有條索緊細,色澤翠綠,香氣高爽,滋味鮮醇的特點。適宜在江南茶區、江北茶區的綠茶產區推廣種植。

52. 迎霜 為無性繁殖系,屬小喬木,中葉,早生種。它由福鼎大白茶和雲南大葉種自然雜交後,經系統選育而成,已在浙江、安徽、江蘇、河南等近10個省、區的產茶區種植。適制紅茶、綠茶,外形、內質,均屬優良。適宜在江南茶區的紅茶、綠茶產區推廣種植。

53. 勁峰 為無性繁殖系,屬小喬木,中葉,早生種。它由福鼎大白茶和雲南大葉種的自然雜交後代,經系統選育而成。已在浙江、廣西、安徽、江蘇、湖北、陝西等近10個省、區的產茶區種植。所制炒青綠茶,條索肥壯緊實,綠潤顯毫,香高持久,滋味鮮濃,是制毛峰類綠茶優質原料。製成工夫紅茶,外形緊細,烏潤有毫,香郁味甘。製成紅碎茶,品質亦優良。適宜在江南茶區的紅茶、綠茶產區推廣種植。

54. 翠峰 為無性繁殖系,屬小喬木,中生,中葉。它由福鼎大白茶和雲南大葉種的自然雜交後代,經單株選育而成。已在浙江、安徽、湖北、江蘇、江西、河南、貴州、廣西等省、區的產茶區推廣。所制綠茶,條索細緊,色澤綠潤,白毫顯露,香高味爽,是制名優綠茶毛峰的上等原料。適宜在江南茶區的綠茶區推廣種植。

55. 青峰 為無性繁殖系,屬小喬木,中葉,中生種。它由福雲雜交後代,經系統選育而成。在浙江茶區有種植。所制綠茶,品質優良。適宜在長江以南綠茶產區推廣種植。

56. 浙農12 為無性繁殖系,屬小喬木,中葉,中生種。它由福鼎大白茶與雲南大葉種自然雜交後代,經系統選育而成。已為浙江、安徽、湖南、廣西、陝西、貴州、江西、江蘇等省、區的產茶區引種。所制紅碎茶,香高味濃,葉底紅亮,品質上乘。所制綠茶,外形綠翠多毫,香高持久,滋味鮮濃,是制名優綠茶毛峰的優質原料。適宜在江南茶區的紅茶、綠茶產區推廣種植。

57. 浙農113 為無性繁殖系,屬小喬木,中葉,中生種。它由福雲自然雜交後,經系統選育而成。已在浙江茶區推廣。適制綠茶,條索纖細,白毫顯明,色澤綠潤,清香持久,滋味濃鮮,品質特優,也是制毛尖類名優綠茶的上等原料。適宜在長江南北綠茶產區推廣種植。


更多茶文化,就在茶學網。


用戶63001445913


綠茶有很多鍾,如西湖龍井、洞庭碧螺春、六安瓜片、太平猴魁、信陽毛尖等,如果說分類的話,要依據綠茶殺青和乾燥方式的不同進行分類,可以分為:炒青、烘青、蒸青綠茶三大類。

炒青綠茶:炒青綠茶主要是以炒為主,在炒青綠茶中由於機械和手法的不同也分為四個小類:長炒青、圓炒青、扁炒青、和特種炒青。每一類都有自己獨特的外形和品質形狀

烘青綠茶:烘青綠茶主要實在初步加工的過程中,其乾燥方式主要是以烘為主,其滋味較鮮爽,香氣不如炒青的濃郁。

還有一個是烘炒結合,在加工過程中乾燥程序有炒有烘,是目前新創制作名優綠茶多采用這種方式。

國內主要的方式就是這幾種,當然還有一個是蒸青綠茶,這個是日本的用的比較多


茶鑑


龍井茶、碧螺春茶、黃山毛峰茶、廬山雲霧、六安瓜片、蒙頂茶、太平猴魁茶、君山銀針茶、顧渚紫筍茶、信陽毛尖茶、平水珠茶、 西山茶、雁蕩毛峰茶、華頂雲霧茶、湧溪火青茶、敬亭綠雪茶、峨眉峨蕊茶、都勻毛尖茶、恩施玉露茶、婺源茗眉茶、雨花茶、莫幹黃芽茶、五山蓋米茶、普陀佛茶、茉莉花茶。

茉莉花茶,這是一種比較稀有的茶葉花色品種。它是用花香增加茶香的一種產品,在我國很受喜歡。一般是用綠茶做茶坯,少數也有用紅茶或烏龍茶做茶坯的。它根據茶葉容易吸收異味的特點,以香花以窨料加工而成的。所用的花品種有茉莉花、桂花等好幾種,以茉莉花最多。

這是我廠用茉莉鮮花窨制的茉莉花茶,喜歡的朋友記得關注喲!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4ccb000e31072b51c91f\

孫三元


我是安徽人,我老家金寨抱兒山村,我們這裡產黃芽(黃芽有黃茶綠茶之分,悶黃工藝和不悶黃)純手工高山六安瓜片!這裡做茶比較傳統,高海拔地區,產量低,出茶晚,一般四月十號左右開採黃芽,瓜片四月二十號開採!

安徽茶分為六安地區,徽州地區二大產區。六安地區代表有,六安瓜片,霍山黃芽,皖西白茶(安吉白茶引進品種),舒城小蘭花,金寨翠眉(現在已經末路了),六安大黃茶!徽州地區有,黃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門紅茶(高香紅茶),其次還有安慶嶽西翠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