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在網上滿目是的失律的對聯句子,是要安撫初學,還是要消滅對聯文學?

一墨決


我是個對對聯的愛好者,也是初學者,我認為在頭條裡出聯對句是出於愛好,也想陶冶一下情操,消磨消磨時光。這裡不是詩詞對聯文學的評論場所,頭條本身是普通百姓舞臺,只要你有所喜愛,任何評論都可發表,當然是在不違犯法律的前提下。至於在出聯對句時所出現的與對聯平仄韻律不符的現象大有人在,包括我自已,在這情況下,我認為但凡對聯、詩詞中的精英者應多加指正,(有很多是這樣)讓所有對聯愛好者在戰爭中學習戰爭,逐步提高,無需評判指責。


和平150044600


這是讓大家玩玩的,不必那麼認真。

古律、古韻,離現代已經逐漸遙遠,生活中不再使用,唯有作古詩古聯時會用,所以大部分人不太明白,可能略有所知,當然,明白或者深通折葉是有的。

一般在頭條上玩對聯的有幾種人,一種是內行,一種是喜歡但不太內行,還有的是有興趣略知一二,還有是完全不懂韻律卻願意參加,這可以從各種對子的情況看出來,包括出對子也是如此。

我以為,願意參與對對子的,一律歡迎,不必過於拘泥韻律,意思和詞性先對上了,韻律大體相契就行了--其中有些按現代漢語是對的。圖個熱鬧,大家開心。天長日久,有興趣了,就回去關注韻律,自己去學習,逐漸內行。如果誰內行,不放開個專欄,專門講講對聯的韻律問題。

如此看來,完全不需要擔憂會不會消滅對聯文學的問題。普及,學習,提高,這是一個過程。


吳歌說事


對於題主所提出的這個問題,本博認為未免有點太極端了。也就是說,現在上網的友友們包羅萬象,無所不有。既有名人名星大咖,也有黙默默無聞的普通人。既有學富五車的學士、碩士和博士,也有粗懂文墨的小學畢業生。既有從事文化事業的專家學者,也有靠體力吃飯的打工一族,各色人等粉墨登場,各抒己見。

大家來自天南海北,齊集在網絡平臺之上。只要不違反國家法律法規,誰想寫什麼就寫什麼,誰想發表什麼就發表什麼,沒有統一的標準。

對於“自己在網上看到滿目是失律的對聯句子,是安撫初學,還是要消滅對聯文學”?這不是由哪個人說了算了的事。出現“失律的對聯句子”,說明出聯或對聯者的文化造詣淺,並不是有意而為之。至於需不需要安撫初學者,根據每個網友的興趣與愛好。說到“要消滅對聯文學”形式,可以說絕對是不可能的事。

對聯這種文學形式,從產生初期的舊桃新符,到目前具有詩詞韻律的固定格式,已經經歷了上千年的歷史。僅僅是作者出現了錯別字、錯的平仄韻律和格式就要消滅對聯這種留傳了上千年的文學形式,未免有點螞蟻洋槐誇大國,蚍蜉撼樹談何易。

人們無論是從事什麼行業、什麼工作,就是擬一個文章題目,也不一定讓所有的人都滿意。就本博現在回答的這個題目,念起來也並不通順。只是連蒙帶猜領會一個大意。做人做事還是本著不求全責備,才能創造和諧的文化社會。(2020/04/03)


吉祥如意


我也是初入對聯的人,對此我也極端矛盾。我也知道"不依規矩不成方圓"的道理,更知道"僧敲月下門"的不易。

一副好的對聯不是呼之即出的,沒有那麼多的靈光一閃,往往需要很多時間的苦思冥想。

有時有了好的意境,而平仄又難相配,為了活躍氣氛,也免強對上一聯。

如果"往來無白丁",恐怕這文字遊戲就再沒人玩了,大家都去追"抖音”。

不能打擊大家的積極性,讓他們在玩的過程中慢慢懂得規則。

我建議出聯人必須遵守"法規",因為你的出聯大家都圍繞你轉,你就是老師。

另外不要弄什麼"平水韻",通通用新韻。取其精華,永葆青春。





狂人之夢


別看得那麼嚴重,在網上玩詩對,無非是圖個開心快樂,很多都是即興發揮,又不是正式投稿,何必那麼執著較真?而且還有一種現象,對得好無獎,對得不好有贊,亂湊字超多贊。這就是陽春白雪知音寡,下里巴人和者眾的古今不變規律!明白人一笑了之,但也有的令人尊敬的老學究對此捶空頓足痛心疾首,大呼人心不古,律將不律。還望老先生們平心靜氣,看開一點,頤養天年,保重貴體為要!


阿拙哥


工境盈聯對聯是要嚴律,遵重文風但有些出句者不加細想出句,搞出的笑話也多,對出句子不大象話,希望出句者嚴律一點,才有好的文風,好的律句…


詹心榮


為了規範對聯句子,防止失律的對聯句子氾濫。出聯老師應對失律對聯句加上修改批語,也不要點贊,以防傳統的文化隨意被踐踏。


用戶1954974629776千


對聯是中國文學詩句中最工整對稱的一種文體,古代以聯應試,決定文人的前途和命運,所以對聯文學是嚴肅的,這種文體除了中國,沒有哪個國家的文字可以完成這種文體,這是中國文學中獨一無二的文寶,作為中國人,必須尊重祖先留下的規距,這也是對聯文學的尊嚴,哪種開玩笑似的對句是不可取的,首先是對祖宗的不尊重,其次是對中國文字的不尊重,對不了最好別對,千萬別辱沒了自己。


陳新鑑


對聯自古以來都是按律書寫而成,沒律書寫的不叫對聯。今人喜歡創新,創新沒律的書條應該名稱也要創新,不該叫對聯,誰喜歡叫什麼就叫什麼,不要賤蹋古人之精髓。


誨闊天官


對聯有嚴對和寬對,一味地追求平仄、壓韻,難免出現文字僵化,而意境不足。

所以,還是因聯制宜,靈活灑脫,不以詞害意為好。(個人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