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暈里斯巴達二期和三期設定上的區別是什麼?士官長怎麼那麼厲害?

雲海駕豬行31


這個問題就涉及到《光環》的背景設定了,下面就來講講吧

斯巴達一期

斯巴達計劃,是聯合國太空總署的一系列旨在建立一支從身體,基因,技術,信念等方面都極為優秀的“超級士兵”精英部隊項目,\t第一次嘗試創建“超級士兵”項目的名為“獵戶座”計劃,之後計劃更名為“斯巴達一期”。

斯巴達二期

從嬰兒時期開始訓練成為一批精英士兵,旨在鎮壓叛亂,\t整合全新的動力外骨骼裝置,設計的目的就是幫助提升使用者的安全和對敵戰鬥力。這套全新盔甲的缺陷便是他的使用要求,對於這個部分來說完全是將斯巴達二期戰士變成小白鼠。

斯巴達三期

斯巴達三期計劃擴大基因挑選範圍,使用較少的經費,較短的培訓時間,訓練出大批量精英戰士,他們雖然在體能,智慧,心理素質,武器裝備等種種方面遠不及斯巴達二期戰士,但是斯巴達三期戰士數量眾多,他們依靠人數上的優勢,以及高超的戰術和協作技巧完成高危險的任務。

士官長是斯巴達2期戰士,117號—約翰。斯巴達士兵厲害的原因就在於他們是普通人經過強化和訓練的結果。


AGamer


斯巴達二期徽章

"你被召喚去服役。你將被訓練--你將成為我們所能做的最好的你。你們將是地球和她所有殖民地的保護者。"---凱瑟琳.哈爾西 致 斯巴達Ⅱ期新兵

斯巴達二期的前身是ONI的“獵戶座計劃”這個項目是為了對抗日益加劇的殖民地起義問題而創立的。是的,是對抗起義軍,也就是叛軍而不是星盟,獵戶座計劃的啟動時期是2315-2325年。那個時期人類還沒有與星盟發生過接觸(星盟和人類的第一次接觸是2525年。)

(這是獵戶座計劃的徽章)


斯巴達Ⅱ期

斯巴達二期是在哈爾茜博士的嚴密控制和指導下完成的,也是最成功的一期。成員包括著名的士官長,光環遊戲的主角和他的戰友。他們得到了最充足的訓練,最好的技術支援和最先進的雷神錘護甲。他們是人類跟星盟戰爭中不滅的神話。

在最初的ORION項目於2506年解散之後的幾年中,與叛亂分子作戰的小型特種部隊對於UNSC來說變得太難管理了。 隨著起義軍的作戰效率提高,軍方的反應也因此變得更加有力,大規模軍事行動的需求變得越來越明顯。

2510年左右,海軍情報局開始重新審查卡弗的發現,該發現早在幾年前就曾警告過外殖民地的不穩定性。該報告認為,不穩定局勢將繼續升級,除非採取嚴厲的軍事措施,否則將導致內殖民地與外殖民地之間發生大規模戰爭。 ONI當時的預測以及直到2525年的結論,與卡弗博士的發現相同。同時,當時18歲的平民科學家凱瑟琳·哈爾西博士對卡弗的報告本身也有所改進。她的個人結論中曾預示著比卡佛的模式更黑暗的未來,因為聯合國安理會對叛亂領導人的不作為導致至少三十年的戰爭和五十億人死亡。長期的不確定的衝突,有可能導致人類文明的崩潰。哈爾西向ONI第三部副海軍上將邁克爾·斯坦福斯展示了她的研究結果,並得出了相同的結論。為了防止預計的大屠殺,哈爾西同意為ONI(特別是第三節的特殊項目部)工作,以創建解決方案。然而之後哈爾西博士不滿意獵戶座計劃的名稱。她認為既然計劃目標是培養超級戰士,那麼就將原計劃的名稱改為“斯巴達”計劃吧!!!

其實還想過其他名字但都被淘汰了,比如維京人,泰坦,戰神等等、、、
哈爾西博士對該項目的提議,詳細說明了與原獵戶座在許多不同領域的根本變化。第一個也是,最有爭議的是計劃成員是由一個基因候選池選擇的,並且必須符合特定的年齡限制。他們還必須具有優越的身體和精神屬性。受訓人員必須灌輸軍事價值和對戰爭的理解,這是不能教給應徵士兵的。這縮小了候選人的範圍,讓他們從小就開始接受戰爭藝術和軍事價值觀方面的教育和教育。使用這種有爭議的方法來培養一名士兵,意味著該項目必須以最高形式的保密方式進行。

該項目最初擁有300名候選人,但後來資金問題減了一半。2517年,通過從聯合國安理會收集的DNA確定了150名合適的候選人,之後“外菌落疫苗接種計劃”使資金進一步減少,只支持這個數字的一半。75名6歲左右的男女兒童被綁架。為了保護程序的機密性,他們將孩子們的克隆體與孩子們交換,由於大量的與克隆人有關的醫學併發症,它很不會活的很久。沒人會知道這些。

然而好馬配好鞍。儘管常規防彈衣已經為士兵提供了數百年的保護,但是第二代計劃的第二個重大變化是將目標與新的動力外骨骼裝置整合在一起,旨在幫助其使用者保持安全並提供強大的對抗敵方力量的手段。 這種新裝甲的缺點是需要增加對象,有效地將參與者變成倉鼠。 這也就是之後為斯巴達計劃定製的雷神錘計劃。

二期計劃的內容重點在於對人體的改造,那些被選中的孩子在六歲被綁架,斯巴達二期共有75人進行訓練,後續的強化改造中32人改造失敗喪生或是殘疾,一部分二次改造後恢復身體,共有45名斯巴達戰士服役。

為了鼓舞士氣,斯巴達戰士不管下落如何,只要是失聯或確認死亡,那麼對外宣稱都是戰鬥失蹤。從而締造一個斯巴達永遠不死的傳奇。


斯巴達三期

斯巴達-III計劃是一項由海軍情報局第三部門Beta-5分部發起的絕密項目,目的是生產廉價而有效率的超級士兵,以阻止盟軍對外殖民地的猛烈襲擊。在2536年和2552年之間的現役中,斯巴達三期扭轉了人類星盟戰爭的幾次關鍵戰役的潮流。 戰爭結束後,剩餘的斯巴達-III人員獲得了加入新成立的斯巴達行動的機會,從而補充了斯巴達-IV的人數。

斯巴達三期是在與星盟全面開展期間展開的,但是此次計劃並非哈爾西博士主導,而是海軍上校詹姆斯開啟,挑選的對象也不是小孩,而是開始對服役的士兵開放,其實在之前就有許多士兵想要加入斯巴達計劃,現在機會來了。第一批三期斯巴達就成功誕生了300名三期戰士,正因人員的增加以及原本廉價的初衷,斯巴達三期沒有二期的雷神錘動力甲,而是防禦力大減的半動力滲透裝甲。

斯巴達三期比較特殊的幾隻小隊(包括貴族小隊)

“獵頭者”:只有在兩次或更多次專門分配的訓練任務中倖存下來的斯巴達三期才可以加入“獵頭者”組織。這些由兩人組成的斯巴達三期戰隊執行的任務通常會在戰鬥中死亡。獵頭者的存在對他們的同伴都是秘密的。一旦選定,該計劃的候選人便與他們的斯巴達同伴分離,並被送往遠方的專業訓練營。獵頭公司進行了全面評估,以確保每個團隊成員之間的有效聯繫。始終保持一支由六支兩人組成的團隊以及五支額外的獵頭公司組成的隊伍,以確保如果一個或兩個團隊的成員丟失,該計劃的人數保持不變。獵頭者成員穿著SPI裝甲,該裝甲比大多數斯巴達三期的裝甲要先進:它包括能量屏蔽,運動跟蹤器和VISR技術,還可以支持原型主動迷彩模塊。斯巴達分公司成立後,獵頭計劃仍然活躍,儘管組織有所變化。

“Mjolnir-equipped teams”(這個不好翻譯) :在那些從他們的公司撤出的斯巴達三期中,許多人裝備了MJOLNIR動力攻擊裝甲,並且部署模式類似於斯巴達-II期,而不是像他們的同伴一樣執行自殺任務。]這些身著Mjolnir的斯巴達-III期在整個戰爭的各個軍事部門的許多戰鬥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由於公眾沒有意識到斯巴達二期和斯巴達三期的區別,後者讓他們的前輩為他們的表現發出讚賞。

在星盟入侵期間,許多穿著Mjolnir的斯巴達-III期保衛了星球Reach。Gauntlet 小隊、紅隊以及回聲小隊於8月23日部署在平民疏散行動中。同時,數目不詳的斯巴達-III期和斯巴達-II期被部署到首都卡斯巴進貢。一支斯巴達-III期小隊抵擋住了一群星盟的船隻,而一小部分平民乘坐運輸機逃脫。雖然整個團隊都被殺了,但UNSC 無盡號上的斯巴達4期後來將通過模擬交戰的方式向他們的勇氣致敬。截至8月30日20:00,13名斯巴達三期已經在阿斯佐德造船廠附近戰死,這是伊波茲大陸上的最後一個疏散點;很快,貴族小隊的斯巴達-B312(貴族號)在同一地點英勇最後一戰而死。(在孤狼一關中,地上有許多斯巴達的屍體)

貴族小隊”(士官長合集解鎖的第一部,致遠星中的主角服役的小隊):

“貴族小隊”也就是noble小隊,

NOBLE小隊是UNSC特種作戰司令部的特種作戰火力隊。與獵頭計劃不同,noble隊與斯巴達III計劃是完全分開的,由從阿爾法和貝塔公司中提取的斯巴達組成,並在陸軍的業務管轄範圍內服役。

由5名三期和1名二期(喬治是貴族小隊中唯一的二期斯巴達)組成的NOBLE部隊身著了Mjolnir裝甲,而不是大多數三期擁有的半動力滲透裝甲。他們最著名的戰鬥是在“致遠星淪陷”期間。該小組由卡特-A259指揮,凱特-B320擔任他的副指揮。在秋風之墩號帶著士官長逃離致遠星前後,除Jun-A266]以外的所有人均在戰鬥中喪生。後來,在新亞歷山大的立達紀念雕像上紀念了貴族小隊的犧牲。

總結

二期是從小被綁架,被灌輸軍事思想,嚴厲的訓練以及強化手術中,經過DNA篩選以及強化手術的進一步“過濾”而誕生的。而三期是在與星盟的全面戰爭中誕生的,那時軍費很緊張,他們的大部分成員的裝備都遠不如二期的雷神錘動力甲,而且他們往往被安排到自殺式的任務中,而其中的大大小小的戰役中致遠星之戰是斯巴達陣亡數量最多的。斯巴達二期的三十幾號人就有二十幾個人失蹤於保衛致遠星發電機組的任務中,其中有幾名在迫降的時候就陣亡了。


最後的問題,士官長為啥那麼厲害

這個問題阿爾西博士早就給出答案了:運氣。阿爾西博士曾說過,他並非所有人中最強的,但他卻是所有人中最幸運的。而且士官長也是僅有的幾個從蟲海中走出來的人。


這裡是遊戲倉鼠,喜歡的話請關注我吧!我有時也會在鬥魚直播光環,並且給大家講解光環的劇情,在不久以後還打算做一個光環小說的電臺。還請多多支持。

謝謝啦!!!


光環迷


光環遊戲的出名除去極其優秀的射擊手感和遊戲性以外,有趣的背景故事,異常完善的世界觀,嚴謹的設定也使這系列經典大作更加為人喜愛。

     說起光環,那就必須得提斯巴達計劃了,幾乎光環系列作品所有主角都是斯巴達計劃下的產物——斯巴達戰士。

       其主線作品的主角士官長,也就是約翰-117更是有一大批狂熱的粉絲,而在他的身上就出現了許多對光環瞭解不深的玩家的誤解。

       許多新人玩家會誤以為士官長是一期斯巴達戰士,但其實一期斯巴達戰士根本就沒有打過星盟,成功隱退的只有兩位,且還都身居高位。

       而我們的士官長其實是二期斯巴達戰士,也就是哈爾西博士帶的那期。

       二期斯巴達戰士由於哈爾西博士非常挑剔,本身通過考驗參與培訓的的人數也不過才七十五人,加上強化改造恐怖的淘汰率,最後成功的只有包括士官長在內的四十五人。

       但極高的風險和鉅額的投入也造就了有史以來最強大戰士,二期斯巴達戰士是迄今為止四期計劃中最強的士兵,2525年投入戰鬥,經歷無數次高難的,甚至是自殺任務,截止到2559年依舊有14位活躍在戰場上。

       當時斯巴達成為了這些戰士最高的榮耀,他們被包裝成全民的英雄,甚至一度不允許記錄二期斯巴達戰士的陣亡,只能記錄失蹤,

       “死?你不知道?斯巴達永遠不死!”                                                           ——科特-051

 

        到了三期斯巴達這裡,可謂是誤解非常之多了,一段時間前,我聽有人說過“二期boss,三期精英,四期小兵。”

        其實這句話裡三期和四期應該反過來。

        三期斯巴達計劃由於戰局影響,沒辦法制造二期這種高成本戰士,哪怕他們的活躍能打贏局部的戰役。

        要知道,二期斯巴達戰士的那一套雷神錘動力盔甲可以培訓並武裝一個營的普通士兵,還不提他們每個人為數不少的後勤維護團隊。

        當時的戰場急需一種較低成本的高級炮灰,畢竟有些東西低級炮灰填都填不進去,所以有了斯巴達三期計劃。

        斯巴達三期計劃降低了對基因的要求,並且大多數招收被星盟摧毀的殖民地兒童,而且在強化改造的時候加用了一些違禁的試劑,這導致這一期的斯巴達戰士異常具有攻擊性。

        同時這一期斯巴達戰士不再使用雷神錘動力盔甲,取而代之的是比起地獄傘兵好,但是對比雷神錘寒酸的不知道哪去了的SPI軍用護甲,最顯而易見的就是SPI沒有能量護盾。

        最直觀的體現就是凱麗-081一拳就把一個三期的護甲打變形了。

        當然這只是普通三期才用的,比如獵頭者的精英部隊的三期就有能量護盾。

        而且少部分三期斯巴達擁有自己的雷神錘。

        

       說到這裡救不得不說致遠星戰役裡的貴族小隊了,貴族小隊也是個誤解高發地。

      很多人都知道,貴族小隊是一個三期斯巴達計劃後組建的火力小組,所以很多人就理所應當的認為裡面所有人都是三期斯巴達戰士,但是我們的貴族五號,喬治-052老爺子可是個彪悍的二期斯巴達戰士啊。

        而貴族小隊的裝備配置很多人認為是SPI外骨骼裝甲,其實貴族小隊全員都是裝備有雷神錘動力盔甲的精英呢,所以不要僅認為貴族小隊的裝備不好就認為貴族小隊幹不過老牌二期斯巴達,他們的強化改造可都差不多呢,而且抹除了裝備差距後,二期斯巴達能比他們強的也就受訓時間和戰鬥經驗了(二期培訓時間為8年,三期只有5年)。

       但我們也不能就這麼認為三期就能和二期比了,因為降低了基因評選的標準,導致三期斯巴達都是良莠不齊的,缺乏培訓時間和精良的裝備導致他們也只能靠人數優勢和優秀的配合了。

        貴族小隊還有一個最大的誤會,就是保護哈爾西博士的俊,到這裡我忍不住想說一句。

        “俊啊,你死的好慘啊!”

        人家俊一直到2558年3月甚至都跑去作戰指揮部工作了好嗎?

        還有一個比較冷門的誤會,就是有關貴族六號,斯巴達S-B312的誤會,遊戲裡有段評價說是這貨甚至可以比肩士官長,然後很多莫名其妙的雲玩家就開始糾結了,這貨到底是貴族六號前任還是說玩家替身的貴族六號,而我可以很負責的說,就是說的我們玩家替身的這個。

        為什麼?其實已經表明了的,評價裡有說清楚是在致遠星淪陷之前沒多久才調到貴族小隊,還一度被隊友不信任。

        而關於四期斯巴達戰士其實沒什麼好說的,就我個人而言其實也不大喜歡四期的冥王小隊。

        

我放張我家A2都不放你個冥王小隊的,哼!

       四期斯巴達計劃對於身體強化和改造可以說是四期計劃裡最輕的了,只有很少的改變,託了動力裝甲的四期十個都不夠二期打的。

       不過你架不住人家氪金啊,各種各樣的雷神錘衍生型號的動力盔甲,一看就知道充錢了的,強行讓自己能和士官長比肩。

       四期在我看來唯一的進步點是成功的將斯巴達變成了一種職業,而不是一種不成功則成仁的英雄位置,避免了不必要的人才浪費。

        我這麼說可能有人看不懂,那我直白一點,前三期斯巴達計劃不僅因為基因的問題門檻高的一批不說,在強化改造的時候一個不小心就讓你半身不遂,或者當場死亡。

        而四期斯巴達計劃由於技術的提高完美的克服這這些困難,基因要求變低了,沒有自殘可能性了,甚至還不一定需要小**小**了,唯一的問題就是雷神錘動力盔甲的造價越來越高了






梁多金Dj


設定上來說

斯巴達二期基本是斯巴達計劃裡面最強的一代了

最強的基因藥劑,最好的裝備,當然因為基因藥劑,能作戰的人數也不多。

而到了斯巴達三期的時候,基因藥劑沒那麼強,所以存活的人數較多,其大部分小隊的雷神錘裝甲是簡陋版,沒有能量護盾,導致三期小隊戰鬥力較弱。

二代和三代的區別主要是基因藥劑和雷神錘裝甲

士官長117就是斯巴達二期戰士,他不是二期最強的斯巴達戰士,但他是運氣最好的斯巴達戰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