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人社局打好“组合拳” 援企稳岗保就业

大同市人社局打好“组合拳” 援企稳岗保就业

大同市人社局打好“组合拳” 援企稳岗保就业

3月20日,4辆大巴载着77名农民工从浑源出发,前往大同市兰园绿化公司。

大同市人社局打好“组合拳” 援企稳岗保就业

人社部门工作人员为返岗农民工发放口罩。

大同市人社局打好“组合拳” 援企稳岗保就业

找到工作后,工人们住进宿舍、整理床铺。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为了做好疫情防控稳就业、促就业,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就业扶持政策陆续出台,减负、稳岗、扩就业等措施共同发力,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落地见效。

  人有恒业,方能有恒心。大同市人社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坚持就业优先战略,搭建就业“云平台”,在引导农民工安全有序转移就业、拓宽就业渠道、加强困难人员兜底保障等方面援企稳岗保就业,稳住了人心,为决胜全面小康、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

大同市人社局打好“组合拳” 援企稳岗保就业

平台架起“信息桥”返岗就业不再难

  “我们公司一些项目工程需要外地务工人员,通过农民工返岗复工点对点用工对接服务平台,人社部门帮助我们对接人员来同,为企业解决了务工人员返岗难的问题。”大同市黄河供水有限公司杜经理告诉记者。

  为帮助企业解决复工复产遇到的“用工难”,从2月26日起,大同市人社局和市工信局创新工作思路,对接人社部“农民工返岗复工点对点用工对接服务平台”,企业可以在线填报需返岗员工姓名、身份证号、出发地点、计划返岗时间等信息;对接由智联招聘网站和山西人才网站联合设立的“春风行动”网络招聘平台,企业在山西省2020年就业援助月智联网络招聘会期间,可以分享20个职位招聘信息发布,还可免费查阅简历、联系应聘者,利用在线沟通与视频面试功能达成就业意向。

  据统计,截至目前,大同市在农民工返岗复工点对点用工对接服务平台注册的企业有9家,有序引导保障69名农民工顺利返岗复工,对外输出48人;在网络招聘平台注册的企业有465家,提供岗位23154个,达成意向4815人。

线上开展“云招聘”就业服务“不打烊”

  “之前打工的餐馆因为疫情关闭了,女儿在公众号上帮我找到一份物业保洁员的工作,网络真是太方便了。”51岁的李大妈也赶了一回“时髦”。

  为避免人群聚集,大同市人社部门选派人社服务专员入企,主动对接企业,收集岗位信息,利用“互联网+”手段及时发布,加大向劳动者推送就业信息的频次,加强劳动用工指导和服务,引导用人单位和求职者开展网上招聘、求职等活动。市、县(区)公共就业服务部门利用本部门已登记的求职者数据库及失业保险机构登记的失业人员信息,及时向劳动者推送岗位需求、薪酬待遇等信息,依托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和行业协会进行余缺调剂、定向招聘等。适时发布外省市交通、企业复工用工等信息,推进“就业服务不打烊、网上招聘不停歇”。

“大篷车”送岗下乡 就业服务到家门

  “出发喽!从登记到现在才3天时间,咱就找到了工作。”“出家门上车门,下车门进工地,又快又安全。政府替咱考虑得太周到了!”3月20日,从浑源开往大同市兰园绿色园林绿化工程公司的大巴上,浑源县永安镇许村的靖德启和同行村民脸上挂满笑意,之前找不到工作的愁云一扫而光。

  为促进疫情期间贫困劳动力就业,助力脱贫攻坚,从3月12日至3月25日,大同市人社局在浑源、灵丘、广灵、天镇、阳高开展“大篷车”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活动,让农民工不出村就能找到工作。

  活动期间,各县出动宣传车,印发宣传资料、岗位信息介绍,制作宣传栏,协调社会各方力量广泛参与宣传动员;通过送岗下乡,发放政策宣传单、现场解答等形式,为贫困劳动者介绍扶贫就业政策和服务措施,鼓励未就业贫困劳动者到各个企业就业;将适合贫困人员就业的岗位送上门,拓宽群众就业门路,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受到农民朋友的一致好评。

  大同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就业“大篷车”推进了就业扶贫,企业复工复产吸纳贫困劳动者就近就地就业,促进了贫困劳动者就业增收。

  此次活动累计出动就业“大篷车”233台次,发放宣传材料63000份,接待服务对象6400人次,达成就业意向977人,已对接成功249人。

政府“输血供氧”企业复工有劲

  “疫情期间,各家企业都受到影响,今年的稳岗补贴‘神速’发放,我们公司领到38万多元,这笔补贴为企业及时‘输血供氧’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京能大同热力有限公司经办人员韩雁宾说。

  为充分发挥疫情期间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效应,按照今年2月底省人社厅、省财政厅有关通知要求,本着特事特办的原则,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合力推进稳岗返还政策落地。

  3月3日,两部门联手优化稳岗返还流程,取消企业申请环节,通过数据比对,变“企业找补贴”为“补贴找企业”,将稳岗返还资金通过集中电汇的方式,直接拨付给符合条件的企业。

  截至3月25日,已有139家企业领到了补贴,补贴总额800.72万元,惠及25960名职工。

社保费用“减免缓”帮助企业渡难关

  “疫情使餐饮行业受到很大影响,社保费用减免政策真是一个极好的消息。我们初步计算了一下,作为小微企业,减免额度约30多万元,这对我们恢复正常经营起了很大作用。”大同市餐饮行业有关负责人说。

  为帮助大同市参保企业纾解困难,恢复正常经营,支持稳定和扩大就业,减轻疫情对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大同市3月16日出台《关于贯彻落实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的实施方案》。

方案明确:

  2020年2月至6月,免征全市中小微企业、以单位方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三项社会保险费的单位缴费部分;

  2月至4月,减半征收大型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基金会等各类社会组织三项社会保险费的单位缴费部分;

  2月1日以后,在减免期内新开工的工程建设项目可享受阶段性减免工伤保险费政策,按施工总承包单位进行划型并享受相应的减免政策;

  1月至3月,全市参加三项社会保险的企业,三项社会保险费可以分别延迟3个月缴纳,延迟缴费期间不征收滞纳金、不影响个人权益记录;

  4月起,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出现严重困难的企业,可申请缓缴三项社会保险费,缓缴期限原则上不超过6个月(已享受一季度延迟缴费的企业,延迟缴费和缓缴期限原则上累计不超过6个月),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缓缴期限截止2020年12月31日。

  经测算,此项政策将使大同市6017家企业受惠。1月到3月13日,全市三项社会保险费减免缓金额约10.4亿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资金紧张的局面,对维护正常生产经营发挥了积极作用。

技能提升稳就业 免费培训促就业

  “自己在家学做蛋糕,没有添加剂,吃起来更放心,还不油腻。”疫情防控期间,市民郭女士在互立西点线上教育学习做蛋糕,既可以让生活更加充实,又可以让孩子分享做美食的乐趣。

  今年大同市将继续实施全民技能提升工程,到今年11月底培训结束,预计完成4.1万人的技能提升工作。该项工程1月份启动以来,先后组织了8个班240人的创业培训,之后受疫情影响,培训转入线上,截至目前已完成15866人的培训工作。鉴于目前线下培训尚未展开,已通过市政府门户网站公布了首批26个培训机构以及机构所对应的培训工种,有培训意愿的劳动者可直接联系这些培训机构报名参加免费培训。

  今年培训的重点放在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益、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能上,进一步强化产教融合、供需对接,大力实施订单式、菜单式、项目制培训,进行滚动培训、等级提升,开展初级、中级、高级梯次培训,提升工资水平和劳动者的就业率、取证率、增收率,力争实现新增技能劳动者1.5万人、高技能人才2000人的目标。


大同市人社局打好“组合拳” 援企稳岗保就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