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學後,如何保證學生之間的距離?

康紀斌


復學後,如何保證學生之間的距離呢?我想有以下幾點:1、在復學前,在網上和大家一起談論這次疫情的危害性,充分認識如何去阻擋病毒的傳播。要多看新聞,聽取專家意見。戴口罩,保持一米距離。2、上學校期間,校門口測量體溫,體溫異常告知家長或醫務人員帶去隔離。走路、站隊要嚴格要求學生戴口罩,保持一米以上距離,在教室裡也要戴口罩,一人一桌,同方向坐,不能面對面。3、放學就餐也要一人一桌,中間有隔離板,戴口罩打飯,吃過飯再戴口罩。老師嚴格要求,學生積極響應,一定遠離病毒傳播。



宿州長治


保證學生之間的距離,這是一個難題。因為疫情,各級各部門對學校教育尤為重視。各級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對復學日期的確定到如何開學,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其中復學後,如何確保學生之間的距離,將是一個難點。


1.場所面積難題。對於農村學校,人數在100人以下,距離較好控制。但對於100人以上,班級人數多,班級多的大校,要確保距離,非常困難。若學生之間的距離保持1米,每班50人,教室面積不夠,無法確保。學生下課活動,全校操場面積是否足夠。


2.時間難題。為確保距離,學生上學,放學必須排隊,這期間的時間如何調控。農村學校,學生享受營養午餐,間隔大,需要的時間較長,飯菜的保溫,口感等如何保證,就餐期間不戴口罩,距離更不好控制。學生上廁所,排長隊,課間10分鐘恐怕就不夠。


3.人員難題。要確保各個時段,各種場合學生距離,需要大量人員。學生的天性活蹦亂跳,如何保證每個學生都遵規守紀,現有的教職工恐怕不好應酬。若按下葫蘆浮起瓢,出現一個疏忽,將影響全局。


時下,為確保學校師生健康安全,上上下下做了大量工作。復學前,制定各種制定、預案,搞演練,一定要因地制宜,實實在在。切不可紙上談兵,杜絕出現一些“理想主義”“形式主義”的功利性操作。


楓公子


3月17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於做好2020年春季學期中小學教育教學工作的通知》,總要求是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堅決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決策部署,堅持把疫情防控放在首位,認真制定教育教學計劃,統籌處理好疫情防控與教育教學的關係、戰“疫”精神教育與學科教學的關係、開學前居家學習與開學後恢復正常教學的關係、課堂教學與課後輔導幫扶的關係、畢業年級教學與其他年級教學的關係,確保師生生命健康安全和教育教學質量。

3月31日,教育部發布《關於2020年全國高考時間安排的公告》,公告指出全國高考延期一個月,湖北和北京可根據疫情防控情況再研究確定高考時間。

再看一下各省市的開學安排,可以看出大部分都是優先讓畢業班先開學,根據各地的疫情情況周密安排其他年級的開學時間,而大學和幼兒園的開學時間都比較靠後。

這表明疫情形勢緊張的省份都是優先安排畢業班開學,其他年級退後,畢業班開學後可以分班教學,這樣就能保證在上課期間保持1米的安全距離。而有些省份其他年級的開學時間雖然已經安排好了,我認為開學前還是會根據疫情的發展情況做進行認真的研究,形勢好的話,會按照計劃如期開學,疫情形勢突然緊張的話,開學時間應該還是會改變的,有的省份也事這麼做的,畢竟學生們的生命最重要!

總之一句話,上到教育部下到各學院肯定以學生的安全為第一位,真到大面積開學的時候,應該是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時候,那時上課期間應該不用再保持1米的距離了。



從詩歌中探尋歷史


單人單桌吧


三月櫻桃乍熟時


第一,一個教室就那麼一點空間,我真想知道每個學生怎樣可以保持1米距離。為有的辦法是重建教室,那重建教室需要人力物力時間,那更加拖延開學。個人認為,勤洗手,帶口罩。在家怎樣做的,在校也怎樣做。

第二,用餐時,儘量不聊天就不聊天,安靜用餐,這個本來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學校真的不能做到每桌之間隔一米給學生去就餐,而且這樣就餐班主任難管理。

第三,其實多鍛鍊是最實際的,有個良好的身體才是硬道。自己免疫力強了,對抗病毒也強了。

希望以上答案可以幫助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