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清明節有哪些習俗呢?

王嘻嘻king


本人是寄居海口多年的閩南人。因此,對於海南的風俗節日,多少算是有些瞭解。大多數漢族的海南人,都是在三百多年前從福建莆田一帶遷徙而來。海南話也同屬閩南語系。各方面的生活習慣,包括風俗節日都大抵相同。

海南清明節的習俗,除了踏青、放風箏,最重要的就是掃墓祭祖了。

海南人清明祭祖時,有吟誦祖訓族規的民俗傳統。掃墓時,常以豬、鵝、魚、糕果點心祭祀,焚香化寶。也有同姓居民抓豬拉羊到始祖墳上祭祀,祈求後代子孫繁榮昌盛。

海南的清明祭祖分兩種,先為祭“己祖”,以一戶或幾戶為單位,在家中祖先牌位前放好“三牲”、乾飯等祭品,人人跪拜。後為祭“眾祖”,以幾十戶或幾百戶為單位,同姓氏的宗族均參加。將備好的祭品帶到先人墳墓祭拜,清除雜草,添上新土。


冰巔孤翠竹


答:在海南,清明節這一天,無論是城市和鄉村,人們都會進行掃墓、祭拜祖先(部分家庭會在冬至進行掃墓)。甚至遠在南洋的海南華僑都會在清明這一天從異國他鄉回來祭祖。不忘先人,不忘故土。

(1)讀誦祖訓

海南人清明祭祖,在很多小市縣,都有誦祖訓族規的習慣。海南人很重視一個家族的興旺繼承。對逝去的長輩十分緬懷與悼念。在祭祀時候,小孩子會跟著長輩讀那些家譜傳承下的規矩。

(2)描碑文

祭祀前,先給墓碑上的碑文用紅筆描紅,這樣墓碑上的文字就煥然一新,表示對先人的緬懷之情,也銘記碑文裡的家譜傳承。

(3)上墳添土

每年清明掃墓,都要把墳墓兩邊的雜草清除乾淨,然後給墳墓添土,讓墳墓壯大,有添土添丁,子孫人丁興旺的寓意。

(4) 放“清明頂”

給祖墳添土後,會在墳頂上放“清明頂”,即在墳頂上放兩塊帶草皮的土塊,寓意給先人的房子翻新了。

(5)跪拜祖先

海南很多地方依然延續著“男尊女卑”的習俗,在清明節祭祖時,一般都是男丁從大到小一字排開一起跪拜祖先,女人家站在兩旁不能跪拜。

(6)插彩旗

在海南西部一些市縣,掃墓有插彩旗的風俗習慣。挺特別習俗的,彩旗通常是節日慶祝的方式之一,他們卻把這個用在了祭祖上,把彩旗插在墳墓頂端,聽老一輩人介紹,這是在為祖上“披霞戴冠”。逝去的人會感到光彩。

(7)“三牲”祭祀

海南清明節祭祀的“三牲”以雞肉為主,還有豬肉魚等等,很多地方會有烤乳豬,大家族的清明祭祖時還有更多豐富的祭祀食品。

(8) “三牲”祭祀

海南清明節祭祀的“三牲”以雞肉為主,還有豬肉魚等等,很多地方會有烤乳豬,大家族的清明祭祖時還有更多豐富的祭祀食品。

(9)飯糰

飯糰是海南很多地方清明祭祀都缺少不了的食品,海南方言叫做“飯珍”,是一種普通的圓形飯糰。飯糰蘸點花生油配五花肉,是很多海南人清明節最好的美食了。

(10)祭祀用品

清明祭祖的燒紙錢是少不了,現代的冥幣多種多樣,有人民幣、歐元、美金等等多樣化的冥幣,據老人介紹,多燒些紙幣給先人,讓他們在陰間不愁錢用,是對先人的一種敬重。

其他的祭祀用品更豐富多彩,平時先人用的、穿的、日常所有用品都可以燒給他們。


winner謝永勤


在海南,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在海南,清明節這一天,無論是城市和鄉村,人們都會進行掃墓、祭拜祖先(部分家庭會在冬至進行掃墓)。甚至遠在南洋的海南華僑都會在清明這一天從異國他鄉回來祭祖。不忘先人,不忘故土。


瘋享美呦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在海南,清明節這一天,無論是城市和鄉村,人們都會進行掃墓、祭拜祖先(部分家庭會在冬至進行掃墓)。甚至遠在南洋的海南華僑都會在清明這一天從異國他鄉回來祭祖。不忘先人,不忘故土。



呱唧呱唧痘


在海南,清明節這一天,無論是城市和鄉村,人們都會進行掃墓、祭拜祖先(部分家庭會在冬至進行掃墓)。甚至遠在南洋的海南華僑都會在清明這一天從異國他鄉回來祭祖。不忘先人,不忘故土。


崇道堂無錫緣林文化


掃墓、祭拜祖先;在祭祀時候,小孩子會跟著長輩讀那些家譜傳承下的規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