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讀到這些詩句,都覺得驚豔。


每每讀到這些詩句,都覺得驚豔。


下面十首小詩,句子雖短,卻有一種驚豔生命的美麗。


每每讀到這些詩句,都覺得驚豔。


《鴛鴦草》

唐·薛濤


綠英滿香砌,兩兩鴛鴦小。

但娛春日長,不管秋風早。


鴛鴦草的綠葉撒滿了飄香的石階,葉間是成雙成對鴛鴦般的小花。鴛鴦草一味歡娛,只當春日還長,全不管秋風早早來到。


人生也當如鴛鴦草一樣,得意之時須盡歡,盡情享受生命的美好,因為生命盛衰不定,繁華靡麗轉瞬凋零。


《八至詩》

唐·李冶


至近至遠東西,至深至淺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親至疏夫妻。


曾經的最愛,也有可能變成一生的最痛;曾經纏綿相許,轉眼形同陌路。而愛與恨,往往只有一線之隔。


至愛是一個人,至恨也是那個人,相濡以沫也好,相忘而過也罷,皆是各人宿命。不是曾經滄海的人,決悟不出詩中的淡定黯然。


詩的作者,一個受人非議的女道士,對於人間情事,自然也經歷過一番悲喜,不然不會寫出這樣通達透徹的句子。

每每讀到這些詩句,都覺得驚豔。


《聽箏》

唐代:李端


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


金粟軸的古箏發出優美的聲音,那素手撥箏的美人坐在玉房前。想盡了辦法為博取周郎的青睞,你看她故意地時時撥錯了琴絃。


這首小詩輕捷灑脫,寥寥數語,就在讀者面前展示了一幅線條流暢,動態鮮明的舞臺人物速寫圖。


《劍客》

唐·賈島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

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


劍在手,敢問天下誰是英雄!


雖然長久處於困頓,但是終究不肯被埋沒,劍鳴於匣,等待一個萬眾矚目的華麗登場!

每每讀到這些詩句,都覺得驚豔。


《送崔九》

唐代:裴迪


歸山深淺去,須盡丘壑美。

莫學武陵人,暫遊桃源裡。


歸隱山林無論到深處或淺處,都應該欣賞丘壑的美景。千萬別學陶淵明筆下那個武陵人,只在桃花源暫時遊了遊就匆匆出山。


全詩用語淺淡,近乎口語,或暗用典,或明用典,或正勸,或反諷,喻之以理,曉之以情,在看似平淡的外表下蘊涵著濃郁的朋友情誼,含意頗為深遠。


《自贊詩》

宋·楊萬里


江風索我吟,山月喚我飲。

醉倒落花前,天地為衾枕。


山風來要我吟詩,江月來喊我飲酒,我卻醉倒在落花前,把天地當成了睡鋪。


楊萬里頗有“以天為蓋地為廬”的豁達,像一個暢遊江湖的俠士。


每每讀到這些詩句,都覺得驚豔。


《探梅訪僧》

元·趙孟頫


輕輕踏破白雪堆,半為尋僧半探梅。

僧不逢兮梅未放,野猿笑我卻空回。


輕輕踏破白雪,一半是為了賞梅,一半是為了尋訪友人。友人沒遇見不說,梅花也沒開,只有那猿猴笑我撲空而歸。


尋訪到了固然好,尋訪不到也是一路歡歌,來去滿面笑容。人生也是這樣,得到固然欣喜,失去卻也不必煩惱。


《達觀吟》

元·鄧青陽


人生天地常如客,何獨鄉關定是家。

爭似區區隨所遇,年年處處看梅花。


人來到世上就是做客,終究還是要回去的,何必計較自己身在何處呢?


隨緣而處,隨遇而安,則到處都可以安身,到處都可以欣賞風景。


每每讀到這些詩句,都覺得驚豔。


《辭職自遣》

明·劉伯溫


買條黃牛學種田,結間茅屋傍林泉。

因思老去無多日,且向山中過幾年。

為吏為官皆是夢,能詩能酒總神仙。

世間萬事都增價,老了文章不值錢。


功成名就之後,能夠迴歸田園,住茅屋,訪林泉,也是一種自得吧!


劉伯溫作為明朝開國功臣,擁有很高的權力和地位,然而他淡泊名利,懂得功成身退,明哲保身,剛到60歲就主動請辭,退休回老家,因此贏得了生前身後名。

《西湖》

明·袁宏道


一日湖上行,一日湖上坐。

一日湖上住,一日湖上臥。


行、坐、住、臥,這寥寥四字,概括了遊西湖的整個過程,優哉遊哉,猶如神仙,通過美的享受,來反襯西湖之美。


這首詩,看似離經叛道,全是俚語,卻打破了傳統詩文的界限,看似平淡無奇,實則耐人尋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