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釋放4000億元,普通投資者應該怎麼做?

清明節前夕,一個重磅消息:央行分兩次定向降準。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對農村信用社、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村鎮銀行和僅在省級行政區域內經營的城市商業銀行定向下調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於4月15日和5月15日分兩次實施到位,每次下調0.5個百分點,共釋放長期資金約4000億元。

一、那麼銀行降準對普通投資者有什麼影響呢?


1、如果你主要的理財方式是銀行存款,那基本沒有影響。因為降準對銀行存款利率沒有直接影響,大部分銀行維持不變。

降準的影響是銀行上繳的存款準備金少了,銀行可利用的資金變多。

央行釋放4000億元,普通投資者應該怎麼做?

2、降低銀行理財收益率

降準對銀行理財的可配置資產會產生重要影響,在當前經濟低迷的情況下,商業銀行擁有的錢多了,一旦不去放貸,就會去買債券,債券利率必然大幅度下降。因為市場上的債券供給是有限的,因而銀行理財可以買到的債券和利率都會下降。

另外寶寶類的產品的收益率也會繼續下降。

3、降準對股市有什麼影響?

作為股票的投資者,肯定會關心這個政策是利好還是利空?一般情況下降準屬於對股市的重大利好。下一個交易日滬深兩市不出意外將大幅高開。

當然沒人能夠準確預測股市,普通投資者只需在股市低位做定投的操作。

一直強調選擇好公司才是正確的選擇,之前分析的海天和雙匯就是不錯的公司,當然還包括格力。

從具體行業來看,金融、地產等資金密集型行業可能都將獲益。

另外我選擇的股票也是看中其每年的穩定分紅,作為價值投資者,股價的上漲是不確定性的,我們更要考慮每年確定性的收益,那就是分紅。

央行釋放4000億元,普通投資者應該怎麼做?

二、瞭解一下降準和降息

前文說的降準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所謂降準,就是降低存款準備金率。那存款準備金率也是什麼意思呢?

存款準備金就是銀行要把一定比例的錢上交給央行。那麼存款準備金率就等於存款準備金/銀行總存款。

為什麼要有存款準備金呢?目的是國家為了防止銀行盲目貸款,導致沒有足夠的資金兌現儲戶的取款。


央行釋放4000億元,普通投資者應該怎麼做?


上圖可以看到2018年公佈降準的次日,深圳/上證指數都大跌了4%左右。最近4次公佈後的下個交易日均有上漲。

央行釋放4000億元,普通投資者應該怎麼做?

在降準前,我國目前的存在準備金率是12.5%。也就是說銀行每收進1000元,要上交125元給央行作為存款準備金。剩下的875元才可以用來貸款。如今存款準備金率下調1%後,銀行可以放款的金額就變多了。變成885元了。

國家降準的目的是讓市場上流通的錢更多。


央行釋放4000億元,普通投資者應該怎麼做?

那麼降準和降息有什麼區別呢?

降息是降低銀行的貸款利率,沒有在市場上增加更多的錢,只是改變資金的投向。

降息主要有兩個作用:1、通過降低央行存款回報,讓錢進入銀行之外的市場,提高交易活躍度;2、可以降低貸款的成本,提高產品的競爭力。

區分降準和降息。

降準是讓市場流通更多的錢。降息是鼓勵投資。

三、降準後,普通投資者應該怎麼做?

首先市場上流通的錢多了,意味著錢就更加不值錢了。

這個時候就更應該購買生錢資產了。之前的文章分析過,生錢資產的核心工具要麼就是購買股票、房地產、房地產主要指的是REITS。要麼自從創業。

股票仍然是知識變現最好的地方,如果你已經開始投資股票,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定投分攤成本,如果還沒有開始投資,你可以選擇一家好的公司,高分紅的公司。


央行釋放4000億元,普通投資者應該怎麼做?

我之前的文章也針對公司的財報進行分析,如果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我明天會再次分析現在處於好價格的公司,歡迎關注。


央行釋放4000億元,普通投資者應該怎麼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