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發佈亮眼年報 雲與計算業務讓人期待

3月31日,華為發佈了《2019年年度報告》,筆者第一時間下載了年報全文,100多頁的財報信息量著實有點大。報告顯示,華為2019年全球銷售收入8588億元,同比增長19.1%;在國際貿易戰的影響下,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可謂非常亮眼。

但相比較財報中披露的華為傳統的運營商業務、消費者業務和企業業務,筆者更關注那些可能為華為未來發展帶來新動力的業務。2019年,華為成立了運營商業務、企業業務和消費者業務之外的第四大業務——Cloud&AI業務,即雲與計算業務。

儘管在財報中並沒有將這一業務單獨列出,但相關的內容一點都不少。近幾年來,華為持續加大在雲相關領域的投入,這一業務逐漸浮出水面;面對萬億級的計算產業大市場,華為雲與計算業務未來的發展也頗讓人期待。

華為發佈亮眼年報 雲與計算業務讓人期待

華為雲的“速度與激情”

近兩年,雲計算市場的頭部效應日益凸顯,市場格局也日趨穩定,在這種情況下,一家雲計算企業若想異軍突起就變得尤為困難。從華為“all in”雲計算領域以來,公司也投入了大量的資源,真正印證了公司“要麼不做,要做就做最好”的一貫風格。

在持續壓強投入下,華為雲近兩年也經歷了飛速成長,過去在第三方的市場報告中,華為雲往往歸於“other”範疇,很難進入前幾名。來自2020年2月IDC發佈的《中國公有云服務市場2019Q3跟蹤》報告顯示,華為雲2019年Q1至Q3在IaaS+PaaS市場連續三個季度的增長超過300%,華為雲IaaS+PaaS和IaaS市場份額都超過7%,排名均上升到第四。

而來自Frost&Sullivan發佈的2019年Q4中國公有云IaaS市場調查則顯示,華為雲已經攀升至第三名,至此,中國公有云市場的HAT(華為雲、阿里雲、騰訊雲)的格局已經形成。

財報顯示,華為雲能取得如此快速的增長,得益於其在全球領域的全面佈局。在中國,華為雲已經服務於政府、互聯網、汽車製造、金融、基因等多個行業;在海外,華為雲在新加坡、智利、巴西、墨西哥、秘魯大區陸續開服,已經與夥伴在全球23個地理區域運營45個可用區。

與此同時,華為雲在產品技術層面也是全面開花。比如,在AI領域,華為雲提供ModelArts一站式AI開發與管理平臺等一系列開發平臺和工具,以幫助不同行業開發者和合作夥伴實現AI落地。

再比如,在協同辦公領域,華為雲發佈的企業智能工作平臺WeLink,可以幫助用戶實現團隊、業務、知識和IoT的聯接;其視頻會議、健康打卡、在線辦公、安全接入企業現有業務系統及應用等功能,可以穩定高效地支撐了各行各業遠程辦公。

早年間,華為在雲計算領域的猶豫雖然讓公司稍顯落後;但火力全開之後的華為雲稱得上一騎絕塵。尤其在2020年,受疫情影響,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將業務轉到雲上;再加上新基建等利好政策條件,華為雲必然將保持持續高速增長。

華為發佈亮眼年報 雲與計算業務讓人期待

計算產業的“陽謀”

早在多年前,華為在芯片領域,以及由此所衍生出的計算產業就已經開始佈局,只不過,2019年外部環境的變化加速了這一佈局。過去,芯片是“備胎”,未來,華為的雄心則是“one world two system”。

近年來業界關於“摩爾定律”逐漸失效的爭論一直都在,尤其在5G、AI、IoT等一系列新技術崛起的今天,數據的指數級增長已經遠超計算產業的發展,整個產業已經到了全面變革的前夜。順應新需求的新型計算正在浮出水面,計算產業正迎來新的黃金十年。

在華為看來,隨著計算進入智能時代,將呈現“超強的算力”、“計算和智能將無處不在”、“端-邊-雲高效協同”三大特徵。一方面受外部環境影響,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趕上計算產業的新時代。華為在計算產業的佈局第一次清晰地展現在世人面前。

去年9月,華為宣佈全面發佈計算戰略,確定了打造“一雲兩翼雙引擎”的計算產業佈局,“鯤鵬+昇騰”成為整個佈局的核心。在通用計算方面,華為聯合軟硬件合作伙伴,基於鯤鵬芯片打造了豐富的計算產品和解決方案,在多個行業實現了規模商業部署;在AI計算方面,隨著昇騰系列AI芯片、全場景AI計算框架MindSpore、Atlas全系列產品和基於昇騰雲服務的推出,華為已完成全棧全場景AI解決方案的構建,以及在多個行業的落地應用。

眾所周知,對於計算產業來說,生態的構建必不可少,為此,華為也提出了“硬件開放、軟件開源、使能合作伙伴”的策略,攜手夥伴打造開放、合作、共贏的計算生態。與此同時,2019年華為的“沃土計劃”升級到2.0,在華為的計劃中,未來5年內公司將投入15億美元,在產品、賦能、聯盟、社區、激勵措施等五個方面進行升級,進一步推動鯤鵬計算產業的發展。

在這樣一個新型計算生態系統中,華為就是通過開放的策略,不斷為生態夥伴賦能,共同做強做大整個鯤鵬計算生態。截至目前,超過600家ISV夥伴推出了1500多款通過鯤鵬技術認證的產品和解決方案,併成立了15個鯤鵬生態創新中心。

華為發佈亮眼年報 雲與計算業務讓人期待

智能數據與存儲全面激發數據價值

事實上,不管是雲計算,還是芯片、AI,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提升數據的利用水平,全面釋放數據價值。尤其在數據海量增長和業務智能化訴求不斷提升的今天,企業對於大數據、存儲、數據庫產品等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如果說華為在計算領域的佈局是提升算力,在雲計算層面的佈局是為了完成大規模計算,那麼在存儲、數據庫等相關領域的佈局,則是為了進一步提升數據處理的能力,幫助企業實現數據價值。

2019年,華為在全閃存存儲領域推出了新一代OceanStor全閃存,以2000萬IOPS和0.1毫秒時延成為業界性能和穩定性新標杆。而新一代OceanStor分佈式存儲則實現大數據業務節省TCO達30%以上,讓海量數據儲存成本最優,並在數據分析效率、智能管理方面表現突出。

而在大數據領域,華為發佈的FusionData智能數據湖解決方案,通過存算分離,可以實現資源靈活配置,提升資源利用率;通過HetuEngine,實現融合分析,分析效率提升100%。在數據庫領域,華為發佈全球首款AI-Native企業級分佈式數據庫GaussDB,更是可以支持本地部署、私有云、公有云等多種場景。

在筆者看來,從芯片到服務器、存儲,再到數據庫、雲服務,華為圍繞企業在計算方面的需求已經構建起一整套完整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在加上面向不同行業、不同領域的開放生態策略,華為為各行各業走向數字化、智能化所構建的底座越來越堅實。

但不可否認,不管在計算領域,還是在雲領域,華為依然還處在初級階段,距離成熟的產品體系和生態系統的構建還有一段路要走。但無論如何,截至目前,華為在雲與計算領域的產品和業務框架體系的搭建已經完成,接下來就是如何將這個框架發展的更加飽滿、更加充實,並全面釋放出“洪荒之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