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媽們,你們在家是怎麼教孩子20以內加減法的?

yaoyao遙遙


1.孩子在3-6歲階段主要通過感官來學習,感官主要就是孩子的視力、聽力以及觸覺(孩子的小手)。這三個方面即使孩子上小學了也很重要。如果前期沒有好好開發視力的孩子到5、6歲寫字的時候,大多數會將數字或者漢字寫反。

2.如果孩子沒有通過自己雙手的反覆操作,而直接接觸抽象的東西,那麼孩子會產生很混亂的感覺。所以如果我們一開始就教孩子太抽象的知識,孩子也不見得能理解。

3.建議媽媽可以在家帶孩子數一數珠子或者豆子。即使做加減法也可以讓孩子先通過數珠子或者豆子來練習。通過這種具體可見的物品,慢慢轉成脫離珠子或者豆子,開始在紙上計算(抽象思維)。

4.不用擔心孩子到後來脫離不了珠子或者豆子。這個具體的用手操作的過程,就像是冰山下的那一角,正是這些不斷的具體的操作支持著冰山上露出來的那一部分。這就像是我們成人的一萬小時理論,只有通過前期不斷的學習積累,才有後面的量變。


為自己做再做自己


我家寶貝4歲,現在我們還在學習10以類的加減法。

1、目前我們用到的道具有,小棒,卡片算盤之類的,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邊學邊玩。

2、手指速算法

20以內的加減法我想也可以藉助工具

1、小棒,卡片,算盤

2、湊10法。先學會湊十歌   

一九一九好朋友,  

 二八二八手拉手,  

 三七三七真親密,  

 四六四六一起走。   

五五湊成一雙手。   

一加九,十隻小蝌蚪,  

 二加八,十隻花老鴨,  

 三加“”,十隻老母雞,  

 四加六,十隻金絲猴,  

五加五,十隻大老虎。

3、手指速算法,首先要熟記口訣

食指伸開“l”,

中指伸開“2”;

無名指為“3”,

小指伸開“4”;

四指一握伸拇指,拇指是“5”要記住;

再伸食指到小指,“6”“7”“8”“9”排成數。

相信熟悉了這些計算口訣和方法,算數對寶貝來說就so easy!


布丁


第一步:讓孩子熟練地學會數數。要求是:

1、 能熟練地從“1”開始往下數

2、 能熟練地從中間的某個數開始數。例如:老師說:從4開始數;從12開始數。

3、 能熟練地從中間的某個數開始倒數。例:老師說:從4開始倒數,從12開始倒數。

數數是小班的學習內容,我們老師覺得應該每一個孩子都應該會。可是,我們卻忽略了很多孩子只會從“1”開始數,如果你讓他從中間的某個數開始數,他們可能就不知道數了。或者說孩子不知道從9—10、19—20、29—30這種整數上跳數。

第二步:讓孩子熟練地掌握數之間的前後關係:

例如:5的前面是幾?後面是幾?8的前面是幾?後面是幾?從5往前數,往後數,從11往前數,往後數。

第三步,讓孩子熟練地掌握數之間的大小關係:例如:7與8哪個大?12與4哪個大?

第四步,讓孩子學會念題。很多孩子會看題,但不會念題。孩子知道“+”、“-”的方式,卻不知道讀法。讓孩子讀出來是為了下一步計算時,告訴孩子:唸到“加”時,就是把數往後數。唸到“減”號的時侯就是往前數。

第五步,教會孩子認識個位與十位,讓孩子熟練地說出兩位數中的個位是幾,十位是幾?

例如:15,個位是5,十位是1。

第六步教孩子進行計算

1、數手指加減法

加法例如:15+2= 我們告訴孩子:把大的數15放在心裡,把小的數2用手指表示(讓孩子把手指伸出來),中間是“+”號,就是從15後面的數開始點手指,15後面是16,點兩個手指就是16、17,那麼就15+2=17。

減法例如:15-2= 我們告訴孩子:把大的數15放心裡,把小的數2用手指表示(讓孩子把手指伸出來),中間是“-”號,就是從15的前面數開始倒數,15前面是14,倒數2個手指就是13,那麼15-2=13。3 Y1 e* }4 h. J; g

2、個、十位相加減法:

加法例如:15+2= 我們告訴孩子:個位與個位相加就是5+2=7,十位與十位相加就是1,那麼15+2=179

減法例如:15-2=,我們告訴孩子,個位與個位相減就是5-2=3,十位與十位相減1-0=1,那麼15-2=13。

這兩種方法相對來說,“數手指”只適合兩個數中有一個是單數的加法算式,因為如果兩個數都是雙數,那麼手指就不夠用了;而“個、十位相加減法”雖難學些,但能適用於所有算式計算,從可持續性發展的角度來說,我建議用“個、十位相加減法

20以內的加減法

一、20以內數的加法。

1、要想熟練掌握20以內數的加法運算,必須熟練10以內數的,加法,也就是不進位加法。如:5+4=9,6+2=8等,尤其要記住相加等於10的兩個數:如5+5=10,6+4=10等。(10以內的加減是20以內的加減的基礎,請各位家長一定在家幫助幼兒掌握10以內的加減法,這個基礎是以2--10的分成為基礎的,所以家長可以採取用10根小棒,來幼兒來自己摸索來掌握,這樣幼兒的理解就會更深刻一些,畢竟是通過自己實踐得來的,所以也不會要求孩子去死記硬背,其實是在遊戲中掌握了10以內的分成)

2、在進行進位加法時,剛開始學習可以採用數一數的方法或者是接著數。如8+5=,可以從8後面接著數五個數,9,10,11,12,13。所以8+5=13(這個是在剛剛開始的時候,以後就不用這種方法了。

3、通常是採用“湊十法”。運用湊十法能將20以內的進位加法轉化為學生所熟悉的10加幾的題目,從而化難為易。還是8+5=,我們是這樣教孩子的,:“胡老師,我想的是5,5可以成2和3,8+2=10,5分了2走,還剩3,10+3=13,所以這道題等於13.”(在幼兒剛剛開始學習的時候,一定要讓孩子把這段話說出來,因為就是要讓孩子知其然還要知期所以然,不管運用那種方法,都需要學生在計算時,說出算理,學生在熟知算理的基礎,慢慢將算理內化到心裡,形成口算的基礎。

2。“湊十法”需要注意先看大數如9+6=,就要看9需要湊幾構成十。我在網上搜到一首兒歌 :

小朋友,拍拍手, 大家一起把十湊, 9湊1, 8湊2, 7湊3來 6湊4, 兩5相湊剛好夠!

3.需要幼兒掌握的一些識記的東西:第一個需要識記的是:10加幾就等於10幾,例如:10+1=11 10+2=12,一直加到9,第二個需要識記的就是1+1=2 2+2=4 3+3=6 4+4=8 5+5=10 6+6=12 7+7=14 8+8=16 9+9=18 10+10=20

二、20以內數的減法

1、首先看個位夠不夠減,如果夠減,可以直接從個位中減去,如:15-4=11,要求孩子會說,我們是這樣說的:“胡老師,我想的是先把十位上的1移到等號後,再把5-4等於1,所以這道題等於11(同樣的剛剛開始的時候,一定要求孩子要說出是怎麼樣做的),

2、個位不夠減,就要看這道題的減數,如果減數是9,8等各數,可以採用破十法。用被減數的十位數先減去減數,再加上被減數的個位數。例如:12—9=3。(9和1合起來是10,1加上2等於3,所以這道題等於3)

3,關於連加連減,20以內連加連減,我們要求孩子先看題,先找有沒有可以湊成10的,如果有,就先湊成10,再來加,或者再來減,例如:8+5+2=,就可以就8和2合成10,再用10加5,再例如:8+3+1,就可以讓幼兒直接先算8加3,再算11加1,減法也是如此,例如:17-7-2,就先讓幼兒算17減7等於10,再用10減去2,所以等於8,再例如:15-2-3,這道題就直接算15-2等於13,再用13減3等於10,當然20以內的連加連減,只是為讓幼兒有這種意識,不是重點,家長可以稍加練習就行。

閒暇時間可以利用手機教寶寶學漢字哦!推薦一款幼兒識字軟件【貓小帥識字】,課程以冒險故事為主,寶寶使用時有一種聽人講故事的體驗,不僅可以培養寶寶的閱讀能力,而且還有各種小遊戲作為複習環節,可重複學習,加深寶寶的記憶,讓孩子開心地學習漢字。擔心寶寶眼睛的家長也可在設置中設置學習休息時間。

更多孕產、育兒的資訊可以關注一下【4399小評菓快樂育兒】


可愛的嚶嚶醬


先把2~10的分解數組成教了。比如下圖以此類推就行,等到10以內熟練後再練習20以內會很熟。

讓孩子瞭解一下情況

第一要先理解數字的含義

第二要用孩子的不同理解喜好去講解。

第三不要對孩子大聲指責,不要讓孩子討厭學習了。

第四家長要有耐心,讓孩子在安靜下來心不亂的時候教效果更好。

第四慢慢引導孩子自己想。

第五寫分解數時是有規律的如4的分解數左面豎著寫123,並排右側寫321。所以4可以分成1和3 4可以分成2和2 4可以分成3和1。

第六讓孩子寫分解數123 那邊321,但不可以讓孩子提前寫出豎式1234567,一定要對應這自己分。

第七讓孩子用手腦一起記,3可以分成左手比1右手比2。再左手比2右手比1。

第八 讓孩子玩小白兔大灰狼的遊戲,運用數字棒或者磁鐵。畫一個房子把三個數字棒放進去,拿出一根說兩隻小兔子看家一隻出來玩,一隻小兔子看家兩隻出來玩。

第九同上用筆在下面直接寫數幾隻看家幾隻出來玩。

第十反覆訓練2-3,4-5不要讓孩子一下子學很多會不理解而反感。

學習20以內時就會運用上面的分解數,就是湊十 借十。

第一比如15加3用5+3等於8。10加8等於18。

17減9 10-9=1 1再加7=8這樣告訴孩子。

如果孩子還是不能明白和理解家長不要著急,我們兩個孩子都是兩種方法同時學,另外就是背誦口訣了。

做分解數時間長了多練習,自然就被動式記住了。不用太擔心,所以一定要把10以內鞏固好再往上學。對了1不用分解

我家老二5歲寶寶做的題4歲半時會大於小於號填寫。一年級卷子






薇怡父母學堂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希望以下的回答對您有幫助。

第一步:讓孩子熟練地學會數數。要求是:

1、 能熟練地從“1”開始往下數。

2、 能熟練地從中間的某個數開始數。例如:老師說:從4開始數;從12開始數。

3、 能熟練地從中間的某個數開始倒數。例:老師說:從4開始倒數,從12開始倒數。

數數是小班的學習內容,我們老師覺得應該每一個孩子都應該會。可是,我們卻忽略了很多孩子只會從“1”開始數,如果你讓他從中間的某個數開始數,他們可能就不知道數了。或者說孩子不知道從9—10、19—20、29—30這種整數上跳數。

第二步:讓孩子熟練地掌握數之間的前後關係:

例如:5的前面是幾?後面是幾?8的前面是幾?後面是幾?從5往前數,往後數,從

11往前數,往後數。

第三步,讓孩子熟練地掌握數之間的大小關係:例如:7與8哪個大?12與4哪個大?

第四步,讓孩子學會念題。很多孩子會看題,但不會念題。孩子知道“+”、“-”的方式,

卻不知道讀法。讓孩子讀出來是為了下一步計算時,告訴孩子:唸到“加”時,就是

把數往後數。唸到“減”號的時侯就是往前數。

第五步,教會孩子認識個位與十位,讓孩子熟練地說出兩位數中的個位是幾,十位是幾?

例如:15,個位是5,十位是1。

第六步教孩子進行計算:

1、數手指加減法:

加法例如:15+2= 我們告訴孩子:把大的數15放在心裡,把小的數2用手指表示(讓孩

子把手指伸出來),中間是“+”號,就是從15後面的數開始點手指,15後面

是16,點兩個手指就是16、17,那麼就15+2=17。

減法例如:15-2= 我們告訴孩子:把大的數15放心裡,把小的數2用手指表示(讓孩子

把手指伸出來),中間是“-”號,就是從15的前面數開始倒數,15前面是14,

倒數2個手指就是13,那麼15-2=13。

加法例如:15+2= 我們告訴孩子:個位與個位相加就是5+2=7,十位與十位相加就是

1,那麼15+2=17

減法例如:15-2=,我們告訴孩子,個位與個位相減就是5-2=3,十位與十位相減

1-0=1,那麼15-2=13。

這兩種方法相對來說,“數手指”只適合兩個數中有一個是單數的加法算式,因為如果兩個數都是雙數,那麼手指就不夠用了;而“個、十位相加減法”雖難學些,但能適用於所有算式計算,從可持續性發展的角度來說,我建議用“個、十位相加減法”。



阿敏家的二寶


前提是孩子已經掌握了20以內的數數。可以用下面方法,特別有效

第一步開始實物教學:如3+5=?,寶媽先拿三個小棍(現在教具到處可以買到),再拿5個小棍,三個放一堆,5個放一堆,讓孩子數,得出正確結果,寶媽把答案寫在算式的後面。一定要這麼做,寫答案的目的讓孩子把實物和算式聯繫起來,由我們現實思維向邏輯思維轉變,慢慢建立數學的概念。每天少量,持續一段時間,孩子熟悉了實物加法後。

過渡第二步

讓孩子先記一個數,然後接著往下數第二個數,比如6+3=?讓孩子先記住6,然後數另外三根小棍,從7開始數,,到9停。同樣寶媽把答案寫在算式後面,這個過程也要持續一段時間,目的讓孩子由實物計算向心算過渡。

第三步

如2+13=?這樣的算式,孩子可能會習慣先記2,在數後面的,這樣的話會很費勁,慢慢引導,讓他記13,再數2 可能會很快,開始出題前面數要特別小,後面要大,兩個數要有梯度。如果孩子總是習慣記前面的數,不要著急,你記大數算,給他看,你看媽媽是這樣算的。記得不要提醒他一定要記大數,讓他在實踐中慢慢摸索,讓他自己尋找答案,寶媽不能急,相信孩子很快就能掌握規律。這樣目的訓練孩子發散思維。

第四階段

第三部熟練之後,撤掉小棍,正式開始心算。一開始一定要有一個小數,這樣孩子會算的很快,會有成就感,如6+1=?,2+7=?3+14=?等等,等心算熟練之後,兩個數的梯度減小,如5+6=?7+8=?

減法類似

希望答案對寶媽有用,有什麼問題關注我,我們私信交流。


偶遇wqzs


20以內的加減法是數學學習的入門知識,如果沒有學好,孩子對數學就可能失去興趣,對學好數學就可能失去信心,今後學習更大數的加減法就會帶來障礙和影響,所以一定要步步為營,熟練掌握,不能急於求成。

對於20以內的加減法的學習,建議按以下步驟和方法進行:

1 聯繫生活實際,通過具體實物學會數數。能熟練地從1數到20,是學習20以內加減法的前提。剛開始教孩子數數時,最好別空洞地,抽象地進行,而應讓孩子邊操作邊數。比如給孩子買了積木,可以讓孩子數一數每種有幾塊?一共有幾塊?當家人聚在一起時,數一數家裡幾口人等。孩子有了一定的實物數數經驗後,再練習脫離實物數數。

2 熟練掌握10以內的加減法是基礎和關鍵。10以內加減法的學習分兩步進行,先按順序學會和掌握好5以內數的認識及加減法,再按順序學習10以內數的其他數的認識和加減法。

數的認識,家長要結合實物演示,孩子動手操作,將數和實物建立直觀聯繫來教學。例如,在認識了4之後,5的認識學習:家長先出示4個蘋果,讓孩子數一數有幾個,明確有4個後,先問問孩子如果再拿一個來一共有幾個?孩子能正確回答最好,如不能家長再告訴4個蘋果再放一個來就是5個。再指著5個蘋果讓孩子明確這裡一共有5個蘋果。再教會5的讀和寫。

結合具體情境理解加減法的含義,避免空洞地直接說教。加的含義:就是將兩個(或幾個)部分合在一起。減的含義:就是從一個整體裡拿走一個(或幾個)部分。注意要通過實物演示讓孩子理解。

熟練掌握的最好辦法就是多練習,個人建議10以內的加減法要求孩子背誦。當孩子學會了後,及時出題練習,或者製作數字卡片來練習(任意那2張數字卡片進行加減法計算練習)。

3 20以內進位進退位加減法是難點,其技巧和訣竅是學會和掌握“湊十法”和“破十法”。

“湊十法”:例如9+4的計算,從4裡拿出1給9湊成十,再10+3=13,一般是將兩數中較大的數湊十更加容易計算。

“破十法”:例如12-8的計算,將12分成10和2,先10-8=2 2+2=4.

注意先儘量引導孩子說出算法,孩子實在想不到時再做提示。

20以內的進退位加減法的學習一定要以10以內加減法的堅實基礎作為保證。

以上是我對20以內加減法的教學建議,對於小學數學有關知識的疑問,歡迎關注我,我將竭誠為你解答。


好爸媽驛站


學習藏在日常生活中

其實,在孩子三歲後,媽媽就可以有意無意的引導孩子數數了。想要讓三歲的孩子向小學生一樣正正經經的學1+1=2顯然是不現實,也是無意義的。因為孩子的年齡越小,注意力和專注的集中就越難,時間也很短。

學齡前的孩子,注意力集中時間普遍在3~5分鐘之前,過了這段時間,孩子基本上就處在“玩”的狀態之中。如果強制要求孩子“學習”,那麼孩子也只是處在“神遊”狀態。對以後孩子步入學校,開始正式學習生活也是不利。

那麼,我們要怎麼引導孩子數數呢?

最好最有效的方式還是寓教於樂。玩,是孩子的天性。你可以不讓他們學習,卻無法阻止他們愛玩,愛探索世界的天性。孩子都是在玩的過程中學習、成長的。例如:在家我們可以和孩子們一起數玩具;在公園裡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數花朵樹木;在電影院裡可以和他們一起數坐位等等。

注意:是一個一個的往後數,以10為界,不可倒數。因為我們的數學是“10進制”,學齡前的兒童只需要掌握“10進制”的數理邏輯就可以了。

不需要告訴孩子“10”是什麼,是怎麼來的。在點數的過程中,孩子自然能看到量的遞增。還可以這麼做:讓孩子去揀小樹枝或樹葉,依然是10根樹枝或10片樹葉。讓孩子一根一根的往小手裡添加,看看孩子的一隻小手能否攥住十根樹枝,讓孩子感受樹枝在自已手上的量變過程。玩抓樹枝或抓樹葉的過程裡,可以遞減。但必須到達“10”的時候才可遞減(即一根一根放回地面),我們不需要告訴孩子這是“加減”法。只是讓孩子瞭解“數數”,而不是掌握加減法的知識。

當孩子熟練的掌握了數數的過程,孩子自然而然的會把他會掌握的“知識”有意無意的“玩”給媽媽或其他人看。更多的時候孩子是在“自娛自樂”的狀態中,這個時候,父母切記:

不要打擾孩子。做一個安靜的旁觀者,就算孩子在操作的過程中出現口誤,或手眼不協調,也不要立即糾正。因為孩子的專注力只有3~5分鐘,我們可以在下一次和孩子再玩這個遊戲時,重新示範一次正確的操作。不要擔心孩子會發現不到自已的錯誤,孩子天生學習力和自我糾錯能力超強。只要我們的操作始終如一,孩子自然會找出自已不正確的地方。

如果孩子能正確理解並掌握了10以內的數字關係,其他的就留到小學再學吧。


更換不了


要想搞定20以內的加減法,必須先把10以內的搞定。

10以內的加減法又需要先把加法學會並熟練掌握,然後再利用加減法的關係學會減法。

20以內的加減法又分為進位不進位、退位不退位加減法,先學不進位不退位的,再去學需進位退位的。

你得先教會準確的識別個位、十位,然後你再教孩子湊十法、借十法,給1-9每個數字分別找朋友,比如說1和9是好朋友,3和7是好朋友,讓孩子記熟,不光要會合成(加法),還要會分解(減法)。再就是你可以教會孩子豎式計算,就像列草稿一樣。

一個重點是讓孩子理解加減法是怎麼回事兒,可以舉一些生活中常見的例子。

另一個重點是多練習,熟能生巧


大1朵小2娃


分成法的技巧,先把2、3、4、5、6、7、8、9分成按順序寫出來,然後讓孩子順著背,也就是2可以分成1和1,3可以分成1和2,3可以分成2和1,先讓孩子看著背也行,不看著背也行,主要是讓孩子會順口溜下來。然後讓孩子去發現規律,分成左邊的數是一個接一個的變大,右邊是一個接一個的變小,引導孩子去發現規律,這樣更容易讓孩子感興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