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洲,這8件事千萬不要做

由於文化差異和法律的不同,澳洲對很多東西的認知我們的日常習慣相差甚遠。

在這裡,小編選取了8件在澳洲是“禁區”的行為和大家分享,方便大家避開“禁區”,更好地與當地人們交流。

1

叫賣?No!

在澳洲,這8件事千萬不要做

在澳洲,除卻CBD這種商業區域,在普通居民區叫賣一般都是不被允許的。政府甚至有一套專門的法律禁止“向顧客在未被批准的見面和電話中販賣產品”。

另外,由於澳大利亞是聯邦制國家,許多州甚至是城還有專門的法律會禁止各種形式的叫賣,這也是為什麼郊區的居民區一般都十分安靜的原因

在澳洲,這8件事千萬不要做

在澳洲,同樣也有類似於“城管”的存在。以墨爾本為例,如果你實在想要在CBD擺攤,還必須向city council提前至少一個月提交一份申請,在他們批准後方可擺攤。

否則,一旦被執法人員“碰上”,那可是一筆重罰了。

2

跟警察嬉皮笑臉?No!

在澳洲,這8件事千萬不要做

很多人在超速或者酒駕而被警察“抓包”時可能抱著“伸手不打笑臉人”的原則,對執法人員嬉皮笑臉的套近乎,但在澳洲,這些事可是萬萬做不得的。因為,在澳洲,上到各類警察、甚至連車上查票的工作人員都一臉嚴肅,對於他們來說,執勤就是他們的工作,而做一名冷麵無情的執法者是他們對工作負責任的體現。

如果見到有人上前這麼對自己,如果是一些“較真兒”的警察,甚至會以認為你想對他做出襲擊行為為名拘捕你。所以,在街上再碰到執法人員,可得小心點了哦!

3

拿公共安全開玩笑?No!

在澳洲,這8件事千萬不要做

記性好的朋友們,可能還記得6年前(2011年),鳳姐由於移民美國受阻,揚言要“炸了移民局”,結果被實名舉報,最終被CIA記錄在案的“烏龍”。

然而,無論是美國還是英國,甚至是澳大利亞這種深受西方文化影響的國家,公共安全可能真不是一件“小事”。

在澳洲,這8件事千萬不要做

在澳洲如果有人在車站買票時遭遇不開心破口大罵,對著這類公職人員不敬,就是“威脅公共安全”,旁邊的安保人員有權把不敬的人拘捕

所以,在澳洲,可得控制好自己的脾氣了!

4

恐嚇?No!

在澳洲,這8件事千萬不要做

我們經常可以在各類外國影視中看到身材壯碩的漢子惡狠狠地威脅“下次宰了你”,或許我們會覺得他們“很酷”,但請記住,影視畢竟是經過藝術加工以後的作品,許多影視一般都會選擇性的無視現實中的法律。

實際上,在西方的主流社會里,隨意恐嚇他人很容易會被“上綱上線”,一旦被舉報說不定就會被遣返。所以,還是那句話,要控制好自己的脾氣哦!

5

在法庭上大聲喧譁?No!

在澳洲,這8件事千萬不要做

這一點,相信很多喜歡看律政劇的人們都不會陌生。很多有法庭戲份的影視中都會有律師因為大聲反駁而被法官警告的情節。

而在現實中,當事人在法庭上隨意喧譁會被法官勒令退場,甚至是檢方有權利以侮辱法庭罪起訴當事人,讓其“罪加一等”

6

打罵孩子?No!

西方主流社會並不贊同“棍棒教育”,甚至連開玩笑的打罵都是不被允許的

前段時間就有一對喜歡開自己兒子的玩笑並拍攝video上傳到youtube、從而換取人氣和收益的夫婦被當地法院判處剝奪監護權,除了要求父親將監護權歸還給孩子的親生母親之外,法院還讓這對夫婦刪除了相關視頻。

7

偷窺、詢問別人隱私?No!

在澳洲,這8件事千萬不要做

西方社會很尊重別人的隱私權,所以,隨意偷看他人手機的行為,都是不被社會和法律所允許的。同時,在招聘時涉及過於隱私的問題,應聘者也有權利向相關部門“報告”這一行為

8

嘲笑胖子和殘疾人?No!

澳洲十分重視殘疾人的權益。在澳洲,幾乎每一棟公用大樓或是公共場所都被要求配備殘疾人入口或者是可供輪椅升降的lift,這個社會對於殘疾人的尊重即可見一斑。

在澳洲,這8件事千萬不要做

而在日常生活中,隨意嘲笑他人的殘疾,甚至只是開玩笑說某位超重了的小哥/妹子“小胖哥/妹”,你都可能因為一句無心的玩笑而惹上麻煩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內容。當然,澳洲對於各類文化的包容程度還是很高的,只是需要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稍稍留個心眼,不要踩到澳洲人民的這幾處“地雷”就萬事大吉。

同時,小編也歡迎大家在評論指正或者補充,讓更多的華人朋友們學習這些“潛規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