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資金強勢殺入一個不到100億基建小龍頭,訂單2年內增長逾十倍

摘要

流動性衝擊進入尾聲,北上資金開始迴流,在持倉上也主動做出了一些調整。

①改變前期抓小放大的風格,主板持股市值佔比回升。

②北上持倉風格略有變化:醫藥類、消費類成了香餑餑。醫藥生物行業佔比提升幅度最大,提升了1.71%;消費服務類行業中,食品飲料上升幅度最大。

③陸股通個股淨買入規模最高的包括藥明康德、沃森生物、深信服、邁瑞醫療和牧原股份,淨增持強度較高的還有密爾克衛、重慶啤酒、移遠通信和東方雨虹。

事件

3月北上資金淨流出規模創歷史新高,達679億元。本輪北上資金流出主要隨著美股的調整經歷了三個階段,目前隨著國外流動性衝擊逐漸進入尾聲,北上資金已經開始迴流。板塊分佈上,3月北上資金在主板持股佔比回升,這是自2019年6月以來的首次回升;中小板佔比下降;創業板佔比基本持平。行業上,北上資金主動加倉醫藥、農林牧漁和建築裝飾,減倉比例較高的行業為飲料製造、家電、保險等重倉行業,最近隨著北上資金迴流,此前賣出較高的行業率先受益。

評述

  覆盤本輪北上資金流出。3月北上資金淨流出規模創歷史新高,本輪北上資金變動可以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2月21日~2月28日疫情導致市場恐慌,北上資金流出305億元,重倉的金融和消費首當其衝,加倉電氣設備、計算機;第二階段,3月6日~3月11日油價大跌衝擊,北上資金淨流出217億元,繼續賣出消費和金融,電子賣出規模擴大,加倉醫藥;第三階段,3月12日~3月23日流動性衝擊,北上資金流出649億元,食品飲料加速賣出,各行業賣出規模擴大,加倉有色金屬;第四階段,隨著流動性衝擊緩解,3月24日~3月31日北上資金迴流近101億元,此前賣出規模較高的消費、金融、TMT率先受益。目前來看,海外市場流動性衝擊正逐漸緩解,人民幣匯率總體穩定,A股估值優勢凸顯,且近期政治局會議對貨幣和財政政策定調更加積極,北上資金有望得到改善。當然,仍需要關注海外疫情演繹的情況,這是未來一個階段影響市場風險偏好進而北上資金流向的重要因素。


  2020年3月末陸股通持股市值為12985.8億元,較前一個月下降1402.3億元;佔同期A股自由流通股市值的比例為5.30%,較前期下降0.58%。
  從陸股通持股的板塊分佈來看,北上資金改變前期抓小放大的風格,主板持股市值佔比回升,這是2019年6月以來首次回升;中小板持股市值佔比有所下降;創業板佔比基本持平。具體地,主板持股市值佔比77.13%,較前期提高0.88%;中小企業板佔比13.80%,下降0.88%;創業板佔比持平於9.07%。
  從北上資金持股市值佔比來看,陸股通行業持倉風格略有變化,醫療保健和消費服務行業(如食品飲料、農林牧漁)佔比較大幅度提升,一定程度由於行業的表現較好導致市值佔比被動提升;TMT、金融地產行業佔比降幅較大。具體到一級行業,電子、電器、非銀佔比降幅較大。
  主動調倉方面,醫藥生物、農林牧漁和建築裝飾等行業加倉比例較高。食品飲料、非銀金融和家用電器等行業減倉比例較高。具體到二級行業,加倉比例最高的行業為醫療服務Ⅱ、醫療器械Ⅱ、生物製品Ⅱ,分別為0.11%、0.10%和0.08%;減倉幅度最高的為飲料製造、白色家電、保險Ⅱ,減倉比例為0.85%、0.39%、0.37%。
  個股方面,北上資金的持股集中度小幅上升。前二十大重倉股持股市值佔總持股規模的比例為44.98%,較前期的44.74%回升了0.24%。3月個股淨買入規模最高的包括藥明康德、沃森生物、深信服、邁瑞醫療和牧原股份,淨賣出規模最高的包括貴州茅臺、中國平安、洋河股份、五糧液和海螺水泥,最近一週,北上資金淨流入額集中在食品飲料、醫藥生物等行業;最近一週淨增持強度較高的個股包括密爾克衛、重慶啤酒、移遠通信和東方雨虹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