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疫情對人的消費有什麼影響?

生命總像一支鉛筆


從消費端和供給端兩方面分析影響。首先受疫情影響,人們不敢出去消費,店鋪企業無法正常運作,這就導致消費份額整體下降。

同時,消費具有槓桿作用,你的消費意味著別人的收入,消費下降,社會總收入下降,傳導發生失業、關門等問題,導致社會消費進一步下跌。一次消費的減少會形成蝴蝶效應。

現在來看,疫情使人們開始意識到存錢的重要性,節約的必要性,因此有意識的限制消費,疫情改變了人們的觀念,這個觀念恐怕會成為一把雙刃劍,他有好也有壞,對於當前的經濟發展來看是壞的,對於個人的長期發現來看,是有幫助的。

因此,各個地方推出了消費券,允許擺地攤等措施提振,讓大家出來做生意,搞資金流動,在這種情況下,其實要鼓勵周圍人消費,失業的人會因為消費得到工作,經濟也會發展起來。


東咚腔評論


疫情對與消費者的影響

消費者對企業的活動感興趣,因為他們希望確保企業在未來繼續存在。

消費者目標:接受優質的產品和售後服務。以物有所值的合理價格收取費用。

疫情影響:對於消費者來說,許多企業的倒閉縮小了他們的消費範圍。但是,諸如口罩、防護服、米油和其他日常用品等特殊產品的消費將會增加。因為政府已經禁止人們外出,消費者已經改變了他們的購物方式,從去商場到送貨上門。這也是相對安全的。

例證:俄勒岡州波特蘭的一家公司每天都有數千萬信用卡和借記卡交易數據流入其系統,本週該公司發佈了一份新報告,揭示了covid19大流行是如何改變美國消費者支出的。

3月16日當週,啤酒、葡萄酒和烈性酒的消費較2019年同期增長了60%。在華盛頓,隨著疫情在3月9日當週加劇,Costco的所有人口平均交易規模增長了16%,嬰兒潮一代增長了35%。

儘管有那麼多關於衛生紙和洗手液囤積的新聞,但還有另一類產品的消費確實在飆升

其他數據點:電子遊戲支出上升,而由於全國各地實施的社交疏遠措施,旅遊和住宿支出下降。




大大世界經濟在此


疫情期間,很多人對疫情後的消費情況,認為會有消費高潮。甚至會出現“報復性”消費的情況。但從目前的市場情況分析,這次疫情對人的消費有較大的影響。主要會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捂緊口袋,理性消費

這次疫情持續的時間較長,讓很多的個人和家庭沒有收入,同時有的要償付各種房貸等貸款。所以,疫情結束後,很多人必須開始節約,捂緊口袋過日子,限制自己及家庭的消費。除了一些家庭生活必需品外,很多的消費都會沒限制。比如,外出聚餐等。這也是目前一些餐飲行業較為冷清的原因。

捂緊口袋過日子,是目前很多人的想法。特別是一些疫情期間沒有任何收入的人群,以及一些實體經營者。這次疫情造成經營者資金較為緊張,這一部分人群也會限制自己的消費標準。

二.不透支消費

疫情前期的消費趨勢,很多是提前透支消費。特別是一些年輕的消費群體。而經歷這次疫情,讓很多的人意識到提前消費,給自己造成的壓力。特別是遇到疫情這些非常時期。所以,疫情後很多的人透支消費的情況會越來越少。

在疫情前期大多數人,利用信用卡消費,而失去收入時,如何償還信用卡成為很大的問題。很多造成了信用卡逾期的情況。

三.減少資金較大額商品的消費

目前根據市場的一些反饋,一些大宗商品,佔用消費者現金較大的商品,銷售明顯下滑。這也是疫情後,消費下滑的另一個市場反應。也就是消費者目前對一些佔用資金較大的消費,持非常慎重的態度。

從目前的房地產行業,汽車行業等都可以體現出來。

總結:

疫情過後,對消費者的消費是受消極的影響。越來越理性消費成為消費者目前普遍存在的心理狀態。

(完)


家林頻道


消費領域受損嚴重。疫情衝擊下,多數經濟活動接近半停擺狀態,消費領域受到損失嚴重。春節檔票房收入損失近100%、入境港澳旅客下滑超8成、近8成調研餐飲企業損失超100%、交通客運量下滑也在5成以上。其中旅遊受損最嚴重,1季度收入下降或為1.2萬億,佔全年旅遊收入的近2成。餐飲零售收入下降9600億、交通運輸1400億、電影100億。消費收入減少還會對其他行業產生間接影響,旅遊收入下降將造成其他行業收入下降約5500億,餐飲零售為3200億、交通運輸為820億、電影為60億。只考慮旅遊、零售等消費對本行業的影響,那麼消費下降將使得1季度GDP減少約1.4萬億。如果將對其他行業的間接影響也考慮在內,消費下降將使得1季度GDP減少約1.8萬億。



財喵小一


此次疫情對人們的影響頗大,從消費方面來看主要分為兩種:

一、報復性消費

報復性消費是此次疫情所產生的新名詞。主要由於疫情大部分商鋪被迫停止運營,人們出行也被限制。以至於大部分人的飲食、購買需求得不到滿足,報復性消費的心理由此產生。當下疫情已經慢慢好轉,路上已經有不少行人,想必一部分出去逛街的人也碰到了購買東西排長隊、部分人群海吃海喝海購的情況吧。對於報復性消費的持續期我認為不會很久。

二、保守型消費

許多人由於長時間不能上班,被房貸車貸壓的喘不過氣來,於是就出現了保守型消費的情況。保守型消費字面看似一種消費,實則應該定義為一種理財方式。許多人在受到經濟短缺帶來的創傷後,必然會選擇去賺錢、存錢、錢生錢。看似俗了點,但基本的生活保障也是在錢的基礎上。那麼,這些人必然會在今年尋找新的賺錢路子或者理財方式。除此之外,大部分行業經營者也是遭到了重創,不知道他們是否會繼續堅持下去。有人也曾表明:今年最好不投資、不創業。可具體的形式誰又能夠說的準呢。

以上是我對此問題的看法和見解,希望對你有幫助。


早川瀨裡奈


我認為影響會很大,主要表現在消費先會遭到抑制,再爆發。

先說說抑制消費吧,這段時間大家也看到了,很多人都沒有工作,沒有經濟來源,沒有貸款的人還好說,有房貸、車貸的人苦不堪言。如此而來,大多數人都會選擇抑制消費,少花錢。

特別是對很多小年輕而言,疫情讓他們得到了“教訓”,那就是要存款,不能再像以前那邊樣過度消費,不然關鍵時候會讓自己很尷尬。

而且,之前有數據就顯示,我國有5.6億人存款為0。之前曹德旺也說過,我們國家有12億人沒有消費能力,這個觀點我是很贊同,這次疫情恰恰讓這個問題暴露了出來。

再來說說為什麼會爆發消費潮吧。

一方面,現在面臨經濟寒冬期,接下來國家是肯定會出臺很多擴展性財政政策的,必須讓經濟熱起來。當然,這個效果會有,但是發生得不明顯。

另一方面,投資、出口、消費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輛馬車,現在全球疫情、出口困難,很多外貿企業沒了訂單,會把目光放到內需市場。而且,這些企業有80%都是代工企業,品牌商暫停合作後,國內消費者能買到很多同質不同價的白牌產品。

當產品市場供過於求、價格下降後,自然會有更多人選擇消費。

所以說,疫情對消費,是一個先抑後揚的作用。




高飛新視野


這次疫情將會對人的消費產生深刻的轉變:

1、以前流行的月光、超前消費觀念,將會在這次疫情後被改寫,中國人儲蓄的傳統再次被強化;

2、消費升級將變為消費降級,生活必需的比重會增大,反之相反。人們的消費觀念更趨保守,非剛需性需求將減少;

3、極簡主義消費將盛行,不買貴的,可買可不買的皆不買,娛樂、奢侈品消費慾望降低。人是情感動物,當人赤裸裸的面對疾病和死亡時,所有的面子與虛榮不值一提,這是人性的返樸歸真。日本的無印良品、優衣庫等極簡、平民品牌就是誕生於經濟蕭條中。

疫情對於人的消費觀,世界觀,價值觀等皆有非常大的影響,塞翁失馬,焉知禍福!這未嘗不是一種覺醒。


楚天盛策劃張娟


疫情主要影響人們出行,凡是與出行和人員聚集相關的消費領域,都會受到很大的抑制。例如旅遊,酒店,出租車行業,網約車行業,餐飲,休閒娛樂,都會受到很大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