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女兒入漢侍奉漢元后

甘露三年(前五十一年),呼韓邪單于自王庭五原縣來到長安,朝拜漢宣帝,結束了漢匈間戰爭狀態,開了北方少數民族政權接受中原王朝領導的先河。

竟寧元年(前三十三年),呼韓邪單于再次到長安覲見漢元帝,願為漢婿,重通和親之好。漢元帝準其請求,將宮女王嬙以公主之禮嫁給了呼韓邪單于。

王昭君女兒入漢侍奉漢元后

昭君出塞

王昭君女兒入漢侍奉漢元后

呼韓邪單于除娶王昭君為閼氏外,還有兩位閼氏,即顓渠閼氏和大閼氏。顓渠閼氏地位最尊貴,大閼氏次之。顓渠閼氏生兩子,長子且莫車、幼子囊知牙斯;大閼氏生四子,長子雕陶莫皋,次子且麋胥,二人都比且莫車年長。三子鹹,四子樂,都比囊知牙斯年幼。王昭君生一子,伊屠智牙師,為右日逐王。漢成帝建始二年(前三十一年),呼韓邪單于病死,其子雕陶莫皋即位,稱復株累若鞮單于。

王昭君女兒入漢侍奉漢元后

根據匈奴收繼婚的習俗,復株累單于欲繼娶王昭君。王昭君不願,請求歸漢,漢成帝要求她“從胡俗”,於是王昭君又嫁給了復株累單于,並生下兩個女兒。長女雲嫁給須卜氏,史稱“須卜居次雲”(“居次”即匈奴語中的公主),次女嫁給匈奴當於氏,稱為當於居次。

這些呼韓邪單于的兒子們遵守約定,依次將單于位傳給弟弟。漢成帝綏和元年(公元前八年),囊知牙斯繼位,稱烏珠留若鞮單于。

哀帝元壽二年(公元前一年),烏珠留單于朝見哀帝結束,返回匈奴。哀帝想起烏珠留單于的兒子稽留昆作為質子(諸侯或者屬國君主將兒子留在中原朝廷為人質,以取得朝廷信任,稱為質子)入侍長安已經六年了,便下詔讓他和父親一起回匈奴。

烏珠留單于非常感激,一回匈奴便又派自己的兒子、稽留昆的同母哥哥右大且(匈奴官職名)方和妻子去長安入侍。後來方回匈奴,單于又派方的同母哥哥左日逐王都與妻子入侍長安。

這年六月,漢哀帝在未央宮駕崩。

當日,太皇太后、漢元帝皇后王政君(即元后,王莽之姑) 駕臨未央宮,收取皇帝玉璽、綬帶,開始臨朝稱制。她的那些侄兒們虎視眈眈,她不得不妨。

所謂臨朝稱制,是指皇后、皇太后或太皇太后等女性統治者代理皇帝行使權利。古時後宮是不能上廳堂的,所以後妃要掌權就要“臨朝”,從秦始皇開始,皇帝的命令專稱“制”、佈告公文稱“誥”;后妃掌權之後其命令自然也要上升到皇帝的級別,於是就叫“稱制”。臨朝稱制由呂后所開創,元后是第二位臨朝稱制的太后。

哀帝的寵臣、大司馬董賢竟不知如何發送哀帝,被元后撤職。新都侯王莽復任大司馬,總攪朝綱。為便於弄權,王莽不肯立年長的君主,因議立中山王劉興的兒子、時年八歲的劉衎為帝,是為平帝。王莽晉封為安漢公,劉漢天下實際上已名存實亡。

王昭君女兒入漢侍奉漢元后

王莽

元后稱制,匈奴單于再派兒子來長安入侍就不方便,王莽為了取悅元后,進而把國璽騙到手,便打起了王昭君女兒的注意。

此時,昭君長女雲的丈夫須卜當為右骨都侯,是匈奴的主政大臣。

元始二年(公元二年)秋,王莽厚賜烏珠留單于,一面派人旁敲側擊,說太后威德至盛,超過前代,暗示烏珠留讓王昭君的女兒須卜居次雲來長安侍奉太皇太后。

須卜居次雲接受了單于的派遣,懷著與母親當年入匈奴和親一樣的心情,拋夫別子,來到了長安,侍奉在太后身邊。

當然王莽狠狠地拍了一通元后的馬屁,說元后威德至盛,竟能把匈奴單于的居次、昭君的女兒感召到身邊。然後就指示大臣上書,說太后至尊,不宜操勞過度,一些小事就不必親躬了。太皇太后聞之十分高興,規定以後惟有封侯賜爵一事須奏聞於她,其他事一概由王莽裁決。

王莽執政以後,對漢朝的內外政策進行了大規模的改動,史稱“託古改制”。由於對匈奴採取了一系列的錯誤政策,如貶改“匈奴單于印”為“匈奴單于章”,擬大分匈奴為十五單于及妄斬匈奴侍子登等等,造成漢匈關係的緊張。以至公元十一年 (新朝始建國三年)以後,匈奴單于發左右部兵馬侵擾北方地區,王莽也動員三十萬眾準備反擊,雙方劍拔弩張,戰爭一觸即發。

須卜居次雲與其婿須卜當二人便挺身而出,為彌合漢匈關係做出了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