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鼠》之刺,詩經中最解氣的罵街!

《詩經》作為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大部分的詩留給我們的印象總是美好的、多情的,比如窈窕淑女,比如蒹葭蒼蒼。但在這三百多首詩歌中,有一首詩顯得格外與眾不同,那就是號稱罵人最狠的《相鼠》,所謂的“相鼠有皮”、“相鼠之刺”成語就來自這首詩。

讓我們來看看這首讓人大跌眼鏡的詩。

《詩經·鄘風·相鼠》

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看那老鼠還有皮,你卻做人沒禮儀!如果做人沒禮儀,為何還不去尋死?

相鼠有齒,人而無止!人而無止,不死何俟?

看那老鼠齒整齊,你卻做人無廉恥!如果做人無廉恥,不去尋死還等啥?

相鼠有體,人而無禮,人而無禮!胡不遄死?

看那老鼠體肢齊,你卻做人不守禮!如果做人不守禮,何不速速去求死?

整首詩句式工整,語言犀利,堪稱罵人經典。詩歌把人人不恥的老鼠與作人相比較,暗諷對方活得還不如一隻老鼠,為何還苟活世間浪費糧食。這首詩雖只有短短三段,卻層層遞進,呵斥對方不死何為、不死何俟、何不快死?讓對方瞬間無語應對。

這首詩非常生動,全詩沒有一個描述情景人物的詞語,卻通過罵人者的話語,把一個叉腰、仰頭、指手、飛沫的潑婦形象刻畫在讀者腦中,簡直呼之欲出。所以,推測這首詩的作者或者就是這河東獅吼的本尊,或者就是經常被河東獅吼的對象,這樣才能把罵人的詩寫得如此準確、逼真、傳神、解氣。

為什麼把老鼠拿出來指桑罵槐嗎?

難道是這位老公,正在屋子裡搖頭晃腦,得意地吟誦《碩鼠》?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女,莫我肯顧。逝將去女,適彼樂土。樂土樂土,爰得我所。”

院子裡幹活的妻子卻越聽越來氣:

你還責怪碩鼠白吃了我家三年糧食,要捨棄它去找你心中的樂土!你難道不是我家的碩鼠,吃了家裡的糧食還不反饋家裡!你連那碩鼠都不如,人家老鼠還皮滑、齒齊、四肢全,你卻憊懶、無儀、不知廉恥,為啥還不去死呢?真是男人靠得住,母豬能上樹。

丈夫的心情一定追悔莫及:

早知如此,何必大清早念《碩鼠》裝風雅呢?還不如幫妻子洗洗碗、掃掃地、晾涼被。丈夫此刻的心情就像吃下了一粒老鼠屎,吐又吐不得、咽又咽不下,只能在房間裡裝聾作啞,恨不得扇自己兩個嘴巴子。


讓我們再看一下翻譯大師許淵衝先生的英文翻譯。

The rat has skin, you see? Man must have decency. If he lacks decency, Worse than death it would be.

The rat has teeth, you see? Man must have dignity. If he lacks dignity, For what but death waits he?

The rat has limbs, you see? Man must have propriety. Without propriety, It's better dead to be.

明顯許老先生的翻譯就文雅了許多,估計沒有被河東獅吼過的經歷。

關於這首詩的解釋,有的人認為是諷刺當時衛國的政治。當時的衛國可真是醜聞不斷、八卦橫行。皇家父子反目、兄弟爭立、父淫子妻、子奸父妾、父殺太子,簡直比一部懸疑小說還精彩(這些故事留待以後再去八卦)。所以民間就做了這首《相鼠》,借妻子責罵丈夫,去譏諷當時醜惡、無恥的宮廷。

相比兩種解釋,我更喜歡單純的河東獅吼解說。雖然野蠻,雖然潑辣,但卻能直指內心、讓丈夫心服口服。

並且每次讀到這首詩、這個詞,我都能想到那位性格率真、心中有才、妙語連珠的妻子,正指著丈夫鼻子說“人有臉樹有皮,電線杆子要水泥”的畫面,不禁莞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