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第一法開闢“綠色通道”,優先處理涉疫案件

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國得到有效控制,社會生活生產也逐步迴歸正常軌道,如何安全有序推進企業復工復產成為當前的重要任務。

東莞市第一人民法院立足司法職能,推行線上服務,開闢綠色通道,深化訴源治理,用足執行舉措,全力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司法保障。

提供“不見面”式司法服務

春節假期結束之後,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許多企業面臨復工復產的難題。東莞第一法院及時制定發佈《關於依法防控疫情保障轄區企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從提高政治站位、優化訴訟服務保障、堅持公正高效審判、審慎採取強制措施和發揮司法能動性等五方面制定20條實施意見,服務保障轄區企業應對疫情、渡過難關,維護轄區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

此外,為明確疫情期間的司法服務流程,東莞第一法院及時在官網和微信發佈疫情期間案件審理指引、訴訟指南、在線調解、網絡庭審操作指南等訴訟服務事項,引導當事人服從疫情防控工作大局,理性選擇非訴訟和在線方式化解糾紛。

為減少聚集性疫情發生風險,東莞第一法院進一步優化整合線上訴訟服務系統,為當事人提供網上立案、線上調解、線上審理等“不見面”“不下線”的訴訟服務。自疫情發生以來,共收到網上立案申請11103件;線上成功調解案件1074件;在線庭審、調查案件484件;累計送達各類電子司法文書20108次42158份,送達成功率71.61%。

在執行方面,東莞第一法院在全省率先推出微信人臉識別線上退款,組合推出“網上立案”“團隊微信工作號在線辦理業務”“網絡調查約談”“網絡拍賣遠程看樣”“現場保全查封緊急聯繫專線”“涉疫情案件24小時熱線電話”八項執行服務,獲得最高院和省法院官方微信推廣。此外,東莞第一法院對受疫情影響確實難以履行義務的企業,酌情解除強制措施,積極促成執行和解199件案件,成功推動轄區多家企業復工復產。

涉疫刑事案從立案到宣判僅用1天

為加快對涉疫案件的處理效率,東莞第一法院建立了涉疫涉企案件處理“綠色通道”。對涉疫案件,明確區分標準,在網上立案審核時,由立案人員對案件類別進行嚴格甄別,對屬於涉疫案件進行系統標記,形成“疫”字標籤,用以區分涉疫案件與普通案件。在後續的處理中,對於涉疫案件進行優先調解,調解不成的,優先立案、優先送達、優先保全、優先審理,優先執行。其中,何某妨害疫情防控的刑事案件從立案到開庭宣判僅用1天,李某的口罩詐騙案用時3天,其他的涉疫民事案件也得到了快速處理。

東莞第一法院注重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促進矛盾糾紛源頭化解。通過人民法庭發揮訴源治理職能,加強與鎮街、社區共治共建,對接行業調解、專業調解等,組織防疫志願者主動到社區送法上門,提供諮詢服務,聯合社區做好轄區企業因疫情導致的各類經營風險和法律問題司法調研,及時反饋問題建議,促進涉疫企業完善治理,源頭減少糾紛矛盾發生幾率。

據統計,自疫情發生以來,東莞第一法院成功訴前調解案件共3036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