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頭”模式領跑網安產業,圍繞新網絡安全框架構建多元生態


“火車頭”模式領跑網安產業,圍繞新網絡安全框架構建多元生態

【城宇互聯】報道,今日頭條推薦

前言:

創客訪談是安全創客匯在2020年新裝啟航推出的系列報道,旨在從產業的角度為網絡安全領域的創業者、投資人及相關人員提供高價值信息。希望通過與投資人、創業者、行業專家、甲方企業等交流與溝通,從不同的角度來解讀網絡安全創新創業趨勢。

聖經《新約·馬太福音》有一則寓言:“凡有的,還要加倍給他叫他多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這就是人們熟知的馬太效應。


“隨著新一代網絡安全框架落地政企機構的網絡安全體系中,無論是防禦體系還是運行體系都還存在著很多技術、產品和服務‘空缺’,這種產業‘填孔’過程就是產業規模提升的過程,也是創新創業的機會。” 3月31日,在以“新格局,新機遇,新挑戰”為主題的安全創客匯雲論壇上,安全創客匯評委主席、BCS大會執行主席吳雲坤錶達了上述觀點。


吳雲坤所說的“新一代網絡安全框架”正是奇安信日前針對新基建(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發佈的奇安信新一代網絡安全框架。


“火車頭”模式領跑網安產業,圍繞新網絡安全框架構建多元生態


在奇安信董事長齊向東看來,網絡安全是新基建的基礎。以前,網絡安全是輔助性工程,但在新基建裡是基礎工程。新基建會進一步加快網絡世界和物理世界的融合。這意味著兩者的邊界將基本消失,對網絡的攻擊就等於對物理世界的攻擊,直接影響人民生活、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全。而網絡安全行業一直盼望著能有與信息化系統工程方法相匹配的框架,指導未來的網絡安全體系建設。



安全創客匯是中國首個聚焦網絡安全領域的專業創投平臺,類似美國RSAC的創新沙盒大賽,目前安全創客匯已經成為國內網絡安全領域最好的創新創業大賽之一。作為安全創客匯評委主席吳雲坤對於網絡安全領域的創新創業有著深刻的理解。


“火車頭”模式領跑網安產業,圍繞新網絡安全框架構建多元生態


吳雲坤認為,未來中國網絡安全發展模式將從過去20年零散式發展向體系化發展轉變,以“新基建”、“數字化轉型”、“宅經濟”拉動的數字化、智能化背後的信息化投資和建設,需要有新一代網絡安全框架來建立滿足信息化保障需求的能力。


這就意味著,大廠商和大集成商將承擔產業牽引的職責。那麼對於創業者而言,大樹之下,是否會寸草不生呢?


強者愈強?產業呈現3+2+3+N格局


“中國網絡安全產業競爭格局已經逐漸形成,隨著國家隊和互聯網巨頭紛紛加碼入場進行併購投資活動,行業併購整合將頻發,行業集中度會進一步加大,產業將呈現‘3+2+3+N’的格局態勢。” 陳華平表示。


作為奇安信集團負責戰略投融資和生態建設的副總裁,在陳華平看來,2019年中國電子戰略入股奇安信是個重要標誌,以中國電子+奇安信、中國電科+綠盟以及華為+華為安全為代表的頭部火車頭模式已經形成,牽引著國家安全市場和信創安全市場生態體系的快速形成,推動網絡安全產業規模的提升和產業的快速發展。


另外,隨著產業互聯網升溫,阿里和騰訊互聯網兩大巨頭也開始積極佈局政企安全市場,2019年10月,阿里雲全資收購了應用安全防護解決方案提供商長亭科技和身份認證雲管理平臺九州雲騰,顯示了其進入政企安全市場的決心和力度。


除了以上這些“新勢力”,以啟明星辰、深信服等為代表的傳統綜合性安全公司,藉助已經在品牌、營銷、解決方案、服務網絡、資質認證等多方面構建了競爭壁壘,繼續保持穩定增長。


而對於其他謀求發展的中小型安全公司,一部分在尋求國資支持,一部分積極準備科創板IPO,畢竟融資和現金流對於企業生存越來越重要,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更是讓他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觀安信息副總裁廖玉蓉認為,寒冬可能真的來了!


而陳華平則認為,在這種產業格局下,對於創業公司而言並非是“世界末日”,而相反是“發展暖春”,網絡安全產業本身就是一個極度碎片化的產業,龍頭企業以規劃和集成牽引,會創造出更大的產業規模和市場空間,創業企業只要更專注於細分技術領域的創新,深耕細分領域、填補產業空缺的過程將獲得更大市場機會,贏得資本市場青睞,實現更好發展。


業務驅動!創新創業的機會


“中國網絡安全市場目前還是以合規驅動為主。因此對於大型綜合性業務的企業無論從資質,還是集成、整合能力上都更有優勢。”因此在王鵬飛看來,未來網絡安全行業併購整合將頻發,行業集中度會進一步加大。


作為網安全行業的專業投資人,王鵬飛曾任大唐電信董事兼總裁等職,擁有20多年的電子信息行業從業經驗和豐富的大中型企業及上市公司高層管理經驗。在王鵬飛看來,中國網絡安全市場與美國相比,我們還缺乏大型領軍企業,所以現在行業開始出現併購整合,集中度增加是正常現象。“具備集成能力和平臺能力的廠商,獲得了頭部市場的大多數的市場份額,但不是每家企業都需要成為平臺級的公司。”


王鵬飛的觀點獲得了網絡安全行業資深專家李忠宇的認同。李忠宇是虎符智庫專家,擁有CISP、NPDP等多項認證,具有豐富的網絡安全產品規劃、產品管理經驗。


李忠宇也認為,網絡安全行業內很多企業是靠大集成項目拉動的,哪怕在今年疫情的特殊情況下,這些項目較少受疫情的影響而改變。因此,疫情只可能帶來加速網絡安全行業的分化,平臺型巨頭企業會隨著疫情帶來更大的機會和空間。


不過,王鵬飛也指出,如果過於依賴合規驅動,對於網絡安全的健康發展也會有負面作用。隨著國家“十四五”、“新基建”的發展,未來新的業務場景將帶來更多業務驅動的安全需求,這就是創業公司的機會。


對於創業公司而言,一方面要針對不同的細分行業對安全的需求不同,找準自己的業務對準的目標行業和市場,並制定相應經營戰略。另一方面。創業者需要定位自身業務在業界中的位置,建立上下游生態,提升“集成”或“被集成”的能力。


對於王鵬飛的觀點,吳雲坤也認為,創業創新公司可以更加專注於技術點創新,而大廠商和大的集成商會承擔起產業牽引責任,通過諮詢規劃、集成交付和安全運行,依託體系框架圍繞能力價值鏈條推動集成應用,帶動和促進產品廠商和技術創新廠商的共同發展。


退出!創業公司的生存之道


大樹底下長不出大樹?但是也許能長出小草、小花之類的吧。


“網絡安全產業有一個好處就是。他在產品、技術、解決方案都是極度碎片化的,在某一個小的細分點上你都可以做出創新來,可創新的點特別多。對於創業企業不一定要做一個大傢伙,在某一個小點上進行創新就可能對這個產業,對於安全防禦產生價值。“作為網絡安全領域資深的投資人譚曉生認為。


在譚曉生看來,國內很多創業者有一個大問題,就是太多的創業者都是技術導向或者是產品導向,但是他們其實並不善於經營,也不去想如何把企業經營好。但是創業做企業、做生意就是為了掙錢,只有企業自身能掙錢,才能夠活下去,企業活得久才有可能發展的好。


“對於國內創業者而言,他們要理解一個詞,叫‘退出’。“在王鵬飛看來,中美創業者對於創業成功的理解有很大差異。


退出,這種創業模式在西方非常流行,被廣泛認可。但在國內,創業者則往往認為:賣掉公司是一種創業失敗。作為全球網絡安全行業的風向標,RSAC創新沙盒大賽引領著全球網絡安全創業的趨勢。自2014年以來,一共有140家安全初創企業參加過創新沙盒大賽,這些公司已經累計融資52億美元,其中48家成功退出。


就連RSA大會的創始者RSA公司,也是一個成功退出的企業。既然“成功退出”成為不少安全創新公司的目標,那我們看看今年怎樣才有可能“成功退出”。


“一家創業公司成功的以好價格被收購或者成功上市了,就叫成功退出。退出以後,創業者和投資人都可以獲得豐厚的回報,能找新創業或者投資機會。“王鵬飛解釋道,就連RSA大會的創始者RSA公司,也是一個成功退出的企業。


“網絡安全領域想從一個小創業企業成長為超大型公司應該很難了,但是像今年長亭科技和九州雲騰選擇賣給阿里,對於創業者而言其實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和生存之道。“譚曉生最後補充道。


日前,2020安全創客匯年度明星賽正式啟動,安全創客匯將在全國範圍內招募網絡安全領域優秀的創業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