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企業助力火神山醫院建設過程中遇資金瓶頸,這家本土銀行通過“戰疫貸”雪中送炭

重慶之聲4月3日訊 既要做好疫情防控,又要有序推進復工復產。疫情之下,現金流緊張成了困擾部分企業的難題。日前,作為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之一,重慶品茗茶業有限公司就遭遇了茶葉庫存囤積,資金回籠慢,企業現金流緊張的困境。“我們有600萬元貸款即將到期,有些火燒眉毛。”企業負責人苦著臉說。得知企業困難後,重慶農商行迅速響應,為其制定專屬金融服務方案,不到3個工作日,便將企業即將到期的600萬元貸款期限進行了調整,延期一年。

“通過精準對接企業需求,解企業燃眉之急,是當下我們優化金融服務的初衷。”重慶農商行黨委委員、副行長劉江橋告訴記者,疫情發生以來,他們成立專門的服務團隊,對1476家防疫企業進行了重點摸排走訪,主動對接人行重慶營管部等名單內企業1129戶。

通過全面梳理受困企業等即將到期貸款、分期還款企業名單,“一戶一策”落實新增授信、無還本續貸、貸款展期等服務方案,全力支持客戶融資週轉“無縫銜接”。累計為5632戶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辦理無還本續貸、金額38.11億元,通過延期付息、調整還款期限等方式為841戶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紓困、涉及金額141.84億元。

重慶企業助力火神山醫院建設過程中遇資金瓶頸,這家本土銀行通過“戰疫貸”雪中送炭

通過精準對接需求,金融服務才能有的放矢做到“量身定製”,疏解企業復工復產最迫切的困難。劉江橋介紹,針對定點醫療機構、疫情防控企業、小微企業及個體工商戶等需求特點,重慶農商行在全市率先推出“戰疫貸”“同舟貸”和“復工復產貸”等專屬信貸服務,單戶最高授信額達5億元。

“目前,我們通過‘同舟貸’累計支持重點企業55戶、金額30.7億元;運用‘戰疫貸’累計支持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12925戶、金額93.73億元。”

疫情期間,重慶農商行堅持“特事特辦、急事急辦”,開闢信貸服務綠色通道,優化、精簡信貸審批流程。下放審批權限,將1000萬元以下貸款授信審批權限臨時下放至分支行,並加大線上審批運用,實現貸款當天到賬。

海潤新風(重慶)智能技術有限公司是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的主要服務商之一,主要為兩家醫院提供壁掛式新風淨化機等設備。

由於設備需求量增加,企業急需資金加快復工、擴大生產。在瞭解企業資金難題後,重慶農商行立即對接企業、摸清情況,協商制定授信方案,並積極開闢綠色通道,最終通過“戰疫貸”專屬金融服務成功為其發放了500萬元純信用流動資金貸款並執行優惠貸款利率,解決企業資金難題。

重慶企業助力火神山醫院建設過程中遇資金瓶頸,這家本土銀行通過“戰疫貸”雪中送炭

為降低復工復產企業融資成本,重慶農商行還引入和推廣人行專項再貸款、人行專用支小再貸款等低成本資金,發行同業存單3億元、金融債80億元,對重點保障企業、受疫情影響嚴重企業實行貸款利率最低下調2個百分點,享受政府貼息後實際執行利率僅1%左右,大大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我們還對銀行自身可承擔的相關費用給予適度減免,目前已為1138戶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主動承擔信貸融資相關費用,為客戶節省費用198萬元。”劉江橋說。

重慶之聲記者向含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