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獲得向上的機遇,品牌竟然要積極向下?

本文來源丨公關之家,作者丨404號房客

近幾年所有商業品牌都在重塑與轉變,其關鍵詞可概括為——下沉。

錨定中高端客戶的奢侈品牌,開始尋找新的消費群體,即使他們身處四五線城市;還有大部分品牌,在察覺到行業紅利和人口紅利告別了野蠻生長後,將觸角伸向了廣袤的下沉市場;部分新興互聯網力量,從一出生尹始,就錨定著下沉力量,比如拼多多趣頭條;還有一些品牌,創造了大量“下沉”式產品。

比如抖音快手等短視頻APP,將原本屬於專業人士的影音內容創作權下放到普羅大眾,從而風靡寰宇;比如唱吧全面K歌等唱歌類APP,將原本屬於特定場合的錄歌權下放到每個人,從而火爆市場;比如知識付費類APP,將原本屬於學院課堂的知識下放到每一個願意付出知識和時間的人,從而大受歡迎。

為獲得向上的機遇,品牌竟然要積極向下?

丨下沉力量的崛起

商業永恆追逐利益,當某個群體或階層的可挖掘價值達到天花板,品牌就會轉而尋找新的消費力量,一般來說,要麼橫向,要麼縱向向下挖掘。

更何況下沉力量如此廣袤而富有生機,國內的2856個“縣”,41658個“鄉鎮”,662238個“村”,就是下沉力量所在,沒有高房價、高租金的煩擾,他們的可支配收入對於商業來說,簡直散發著誘人芬芳的熱土。

品牌或互聯網產品在面對下沉市場時,就要充分調研他們的用戶畫像,因為只有積極下沉,才能為品牌的效益帶來上升。比如下沉市場最不缺乏的就是時間、在乎商品性價比、好奇心中、熱衷於分享等,這就要求品牌開發出性價比高的優質產品,然後通過“爆品”的打法,走低價量大的路子將成本平攤下去。

丨挖掘圈層流量的入口

奢侈品牌在面對更廣闊的的消費群體,也在不斷下沉,從一線邁向二三線城市,並放下高傲的姿態去籠絡不同的群體和階層,開始接觸不同調性的KOL開展合作推廣,並積極開拓Z時代中的消費力量,他們所在的興趣圈層,就是最好的戰場。

去年九月,時尚巨頭LV與全球最流行的PC端遊戲商拳頭遊戲達成跨界合作,為全球英雄聯盟S9總決賽召喚師獎盃定製獨一無二的S9獎盃旅行硬箱,併合作多個皮膚聯名設計。此舉的本質原因還是在於年輕商業浪潮的席捲,讓傳統的奢侈行業不斷打破傳統思維,去擁抱去下沉從而實現更闊的人群覆蓋。

為獲得向上的機遇,品牌竟然要積極向下?

曾經高高在上的奢侈品牌,對於消費者來說不再是觸不可及,正在積極接觸各個階層的群體,獲得各個圈層的入口和流量,通過價值觀認同的方式去達到品牌的滲透,換言之,奢侈品牌擯棄了高冷,越發的“接地氣”。

丨下沉式產品的需求所在

而開發“下沉式產品”,其關鍵詞也在於接地氣,通過各種技術手段去滿足不具備專業技能的普羅大眾自我表達自我滿足的慾望。同時,技術手段也在不斷開拓,比如AI技術,正在賦予商業更多實現多樣化表達的可能性。

抖音就是最具典型的下沉式產品,將影音內容創作權賦予每一個普羅大眾,所以平臺上的內容註定是雜亂無章雅俗共賞的,但是每個人的創作(表達)都有可能被喜愛被讚賞,這讓用戶們不僅自己愛拍,更愛看,APP平均觀看短視頻時長達60~70分鐘,用戶更是達到了4.3億的級別。

知識付費也是另一種形式的下沉式產品,你不用花費十幾萬和大量時間去考入名牌學府,才能接觸到各個領域專家或行業大拿的真知灼見,藉助互聯網,羅振宇提供了一個入口,完成了“商學院下沉”,讓每一個渴望向上的人也能有認知升級的機遇,而且成本要低太多。

丨尚未開荒的邊角

在熟悉的人群之外,有太多遠方的人群,需要品牌去關注,那些角落往往是互聯網尚未飽和的區域,比如三四線鄉村的低學歷網民,比如不再絕緣的銀髮群體,比如亞文化小眾圈層,比如單身群體的孤獨經濟。品牌不一定要耗費資源與精力在中腹決戰,也可以悄悄佈局邊角。

為獲得向上的機遇,品牌竟然要積極向下?

另外,品牌要下沉的方式,也包括溝通方式。不同的行業和領域都有專業且隔閡性大的行話,而消費者不一定能理解,所以要在保持專業背景的前提下,去用受眾聽得懂的語言完成溝通,比如近幾年新興的電動汽車行業,在宣傳電池電芯正極時往往只說採用523或811配比,並沒有對此展開解釋和兩者橫向對比。品牌開展溝通,一定要確保消費者能懂,而不是還要他們自己去百度做功課。

在騰訊企鵝智庫發表的《2019-2020中國互聯網趨勢報告》中有一句話:互聯網其實很大,我們瞭解的其實很少,很少。對於品牌來說,也確實如此,新的入口、價值、增長點一直都在,還是要找到儘可能多的切入點去完成下沉,才能去接觸到更多的隱藏群體,觸達並轉化更多的消費力量,他們一直都在,只是需要不同的開發方式而已。而下沉式產品的打造,還是要向下錨定解決不同群體的需求,才能迎來新的開拓式產品。

所以,品牌要積極向下,才能獲得向上的機遇。

(本文摘自 中國公關行業門戶網站——公關之家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