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神通王重陽究竟是什麼來頭

金庸先生的《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中,有一位武功高強的中神通王重陽。他不僅在第一次華山論劍中奪得了天下第一的稱號,讓東邪西毒南帝北丐這四位高手輸的心服口服,還一手創立了全真教這樣的名門大派,可以稱得上是武林中的泰山北斗。那麼真的有王重陽這個人物嗎?今天留史君就和大家聊一聊歷史上的王重陽。

文武全才王害風

王重陽曆史上是真實存在的,他是宋、金時期著名的道士,雖然正史中沒有他的傳記,但可以通過道藏中的記載瞭解到他的生平事蹟。王重陽出生於北宋政和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是咸陽大魏村人,家裡是當地的望族。他的母親做了怪夢之後懷孕,過了二十四個月才生下他。王重陽原來叫王中孚,字允卿,中孚是《易經》中的卦象,代表誠信。

中神通王重陽究竟是什麼來頭

永樂宮重陽殿壁畫之誕生咸陽

王中孚長得的儀表堂堂,身高六尺,長髯過胸,眼睛比嘴還大。青年王中孚從小學習經史,擅長寫文章,可惜生不逢時,正趕上北宋滅亡,中原地區一片混亂的時期。他曾經通過了偽齊政府(金國滅亡北宋後,為了統治中原扶植的漢族傀儡政府)組織的解試,但是偽齊很快就被金國給廢除了。王中孚又改名叫世雄,字德威,改習武藝。弓馬嫻熟的他參加金國舉行的武舉,又高中甲科,可見王重陽的武功確實很高(也有人認為王重陽參加的科舉和武舉都是南宋組織的,還有人說他只是習武,並沒有參加過武舉)。

中神通王重陽究竟是什麼來頭

戴敦邦繪王重陽像

關於王重陽是否組織抗金義軍也有爭議。一般認為他並沒有參與過抗金,甚至還做了金國的一個小官——甘河鎮的酒監。而有人卻認為王重陽是投身或者組織過抗金斗爭的。

即便是文武全才,王重陽也不可能得到金國的重用,處於亂世之中的他逐漸產生了隱居世外的念頭。他先是每天不問世事,喝的醉醺醺的,自稱王害風。後來乾脆辭別家人,獨自搬到終南縣劉蔣村居住。就這樣轉眼間王重陽已經虛歲四十八歲了,他常常感嘆已過不惑之年的自己還是一事無成、碌碌無為。

中神通王重陽究竟是什麼來頭

三次遇仙大道成

這一年的六月,王重陽在終南縣甘河鎮的酒館裡,遇到了兩個怪人,從此改變了他的人生。這兩個人年貌相當,都蓬著頭髮,披著氈衣。當時正在大嚼羊肉的王重陽見這兩個人氣度不凡,就主動過去行禮。兩個人看到王重陽,緩緩說道:此子可教。接著把他帶到僻靜之處,秘密傳授了仙法口訣。有詩曰:“四十八上始遭逢,口訣傳來便有功。一粒金丹色愈好,玉華山上現殷紅。”之後,兩人指著東方問王重陽,看到了什麼?王重陽回答說看到了七朵金蓮結子。兩人大笑著說,豈止如此啊,將會有萬朵玉蓮芬芳。說罷兩個人就不見了。

有人說王重陽遇到的是呂洞賓,不管是不是,王重陽又改名了,這次他改名為嚞(三個吉,通哲),一說是喆,字知明,號重陽子。從此王重陽過上了眠冰臥雪、短蓑破瓢乞食於市的修行生活。

中神通王重陽究竟是什麼來頭

永樂宮重陽殿壁畫之摒棄妻孥

第二年,王重陽又遇仙了。這次遇仙的形式有兩種說法,一種比較簡單,說他在禮泉縣大道上又遇到了那兩個怪人。王重陽請他們到酒館喝酒,酒家問兩人的年齡籍貫,兩人只回答是濮人,二十二歲,就不再多說了。喝高興了之後,兩個人又秘密的傳授給王重陽五篇秘訣,接著對他說,速去東海,投譚捉馬,之後又不見了。另一種說法是,王重陽遇到一個老道和他住在一起,有一天,老道對王重陽說起自己原來在西北大山中,曾遇到一個人擅長講授《陰符經》和《道德經》,建議王重陽去試聽一下。王重陽正猶豫之間,那個老道忽然把手杖一扔,乘風而去了。到了這年中秋的時候,王重陽在禮泉縣又遇到那位老道了,趕緊把老道請到酒館裡喝酒。老道要來紙筆,揮毫寫下五篇秘訣,送給王重陽。王重陽讀了好幾遍終於有所領悟。老道告訴王重陽天機不可洩露,讓他把秘訣燒掉,又對說,你速往東海,丘劉譚中有一俊馬,可以擒之。之後又是很沒創意的消失了。

受了兩次刺激的王重陽徹底辭別家人,自己到南時村修了一個高數尺,深丈餘的半地下室,稱作活死人墓,還在外面掛了塊牌子,寫上王害風靈位。在活死人墓裡修行了兩年後,王重陽把活死人墓填上,又搬回到劉蔣村住了。原因?可能是地下室信號不好吧。在劉蔣村,他與和玉蟾和李靈陽一起同居修道。

中神通王重陽究竟是什麼來頭

然後,他叒遇仙了。有一天王重陽從甘河鎮打了一葫蘆酒,準備回去喝,路上遇到一個老道對他說,王害風,你的酒能給我喝嗎?王重陽把葫蘆遞給了老道,老道接過酒一飲而盡。喝完酒後,老道讓王重陽去河邊用空葫蘆裝一葫蘆河水,王重陽照做了,試著喝了一口,發現葫蘆裡的水變成了美酒。老道又問王重陽,你認識劉海蟾嗎?王重陽說我只看過畫像。老道也不再說話,大笑著走掉了。

王重陽曾預言自己只能活到五十八歲,幾年過去,轉眼間王重陽已經五十六歲了,期間他在當地也收了兩三個徒弟,但都不太知名,留給他是時間已經不多了。這年四月,他突然放火把自己在劉蔣村的茅草菴給燒了,自己還在大火邊上尬舞。有人問他為啥,他說:“茅庵燒了事休休,次有人人卻要修。便做惺惺成猛烈,怎生學得我風流。”風流過後,王重陽辭別眾人,號稱要去東海捉馬了。我們可以認為,這時的王重陽已經完全參悟了道法,修行圓滿,可以正式出關傳道了。只是這樣也太不考慮同居道友的感受了……

中神通王重陽究竟是什麼來頭

單身東行收七子

王重陽只帶著一隻鐵罐,一路乞食東行。路過華山的時候,遇到八位道友邀他一起登山,被王重陽拒絕了。也就是說,王重陽根本沒登上過華山,更別說去論劍了。路過洛陽上清宮的時候,王重陽在牆壁上題了一首詩:“丘譚王風捉馬劉,崑崙頂上打玉球;你還般在寰海內,贏得三千八百籌。”這就很厲害了,說明他提前預測到了將要收到的全真七子中的好幾個。

中神通王重陽究竟是什麼來頭

永樂宮重陽殿壁畫之留頌邙山

到了山東,王重陽一路來到了寧海州(今煙臺、威海一帶)。他先是到了一個叫範明叔的人家裡,接著又遇到了範明叔的同鄉馬宜甫。這個馬宜甫名叫從義,字宜甫,是當地的大財主,號稱馬半州,之前曾夢到自己家的南園地裡飛出一隻仙鶴。馬宜甫讓王重陽選個地方修一座道庵,王重陽一下就選中了他夢裡飛出仙鶴的地方。這座道庵修好後,稱為全真庵,全真教就是因此得名的。

王重陽想要點化馬宜甫修道,可是馬宜甫總是捨不得自己的萬貫家財,他的老婆孫氏更是不答應。為了顯示自己的道術,王重陽就和馬宜甫夫婦約定,把自己鎖在庵中一百天,馬氏夫婦每五天送一次飯(一說每一天一次)。每次送飯,王重陽都給馬宜甫贈詩勸說他,還給他們夫婦梨和栗子吃(寓意他們註定要分離)。一百天時間一到,馬宜甫主動換上衣服,拜王重陽為師,王重陽給他改名為馬鈺,字玄寶,號丹陽子。

中神通王重陽究竟是什麼來頭

戴敦邦繪馬鈺

在馬鈺正式拜師之前,山東登州棲霞有個孤兒嚮往修道,在昆嵛山修行。二十歲時他聽說了王重陽的事蹟,主動到全真庵找王重陽,兩個人一見面就確認了眼神。王重陽收他為徒,給他起名叫丘處機,字通密,號長春子。

中神通王重陽究竟是什麼來頭

戴敦邦繪丘處機

寧海還有一個叫譚玉的,字伯玉,從小就有仙骨。六歲的時候不小心掉井裡了,救他的人下去一看,他自己坐在水面上漂浮,啥事沒有。長大後有一次喝醉酒,在雪地裡睡著了,醒來造成了腿部殘疾,四處求醫也沒能治好,於是決心修道。譚玉找到王重陽的時候,王重陽正把自己鎖在全真庵裡點化馬鈺。本來王重陽不想開門,沒想到門自己開了,王重陽認為這是仙緣,就讓譚玉進到庵裡。當時正是寒冬時節,大雪紛飛,王重陽把譚玉抱在懷裡,譚玉感覺像是躺在蒸籠裡一樣,一會就熱的汗流浹背。第二天,王重陽用水給譚玉洗了洗臉,讓他沒事走兩步,譚玉腿上的殘疾竟然好了(一說洗了一個月)。之後王重陽就收譚玉為徒,給他起名叫譚處端,字通正,號長真子。

中神通王重陽究竟是什麼來頭

戴敦邦繪譚處端

寧海當地還有個姓王的,也是從小就有慧根。七歲時遇到過東華教主,十四歲又遇到了玄庭宮主,因而也一直嚮往修道。王重陽收馬鈺為徒後,他也找到王重陽。王重陽見他骨骼精奇,也收他為徒,給他起名叫王處一,號玉陽子。後來王處一修煉的時候,曾連續每天晚上到大海邊的懸崖上單腳獨立,堅持了九年,人稱鐵腳仙。丘處機給他增詩:“九夏迎陽立,三冬抱雪眠。”

中神通王重陽究竟是什麼來頭

戴敦邦繪王處一

收了四個徒弟後,王重陽帶著他們到昆嵛山上,開鑿出了個煙霞洞修道。寧海還有一個叫郝璘的,字太古,也是富戶出身,從小喜歡讀《易經》,長大之後愛好到街上給人算卦。王重陽剛到寧海的時候,就去了郝璘的掛攤,他故意背對著郝璘坐下。郝璘請他回頭,王重陽回答說,你為什麼不知道回頭啊!郝璘一聽大吃一驚,連忙收了掛攤和王重陽說話。但是當時郝璘的母親還在世,沒能拜師。王重陽到了昆嵛山後,郝璘也母親去世了,他到山上拜王重陽為師。王重陽給他起名叫郝大通,道號廣寧子,也稱恬然子。

中神通王重陽究竟是什麼來頭

戴敦邦繪郝大通

可能是因為煙霞洞太小吧,在昆嵛山修煉了不到一年,王重陽又帶著徒弟們搬到了文登縣姜實庵,成立了“三教七寶會”繼續傳教收徒。期間王處一辭別王重陽,去查山練他的鐵腳功去了。在文登呆了不到一年,王重陽又帶著徒弟搬家了。搬家的路上,王重陽還在徒弟面前顯了一下神通,把一柄雨傘一下扔到了一百多里外,在查山練功的王處一面前。

中神通王重陽究竟是什麼來頭

王重陽為什麼又搬家了呢?因為寧海有人修了座道庵,請王重陽去,這個人就是周伯通。金庸小說中的周伯通原型就是這麼來的。只是歷史上的周伯通並不是王重陽的師弟,頂多算是個超級粉絲吧。王重陽回到寧海後,給那座道庵起名叫金蓮堂。這時候,馬鈺出家前的妻子孫氏也想通了,安頓好自己的三個孩子後,到金蓮堂拜王重陽為師。王重陽給她起名叫孫不二,道號清靜散人。之後王重陽在寧海成立了“三教金蓮會”,在登州成立了“三教三光會”,在蓬萊成立了“三教玉華會”,進行廣泛傳教。

中神通王重陽究竟是什麼來頭

戴敦邦繪孫不二

接著,王重陽又帶著馬鈺、譚處端、丘處機到萊州。萊州有一個姓劉的,是武官的後代,他曾經在鄰居牆壁上很隱蔽的地方看到一句詩“武官養性真仙地,須有長生不死人。”聽說王重陽到了萊州,他就去求見。王重陽笑著問他,牆上的墨跡,你看到了嗎?這個姓劉的一聽,心甘情願的拜王重陽為師。王重陽給他起名叫劉處玄,字通妙,道號長生子。接著王重陽又在掖縣成立了“三教平等會”。

中神通王重陽究竟是什麼來頭

戴敦邦繪劉處玄

至此,王重陽終於收集齊了七顆龍珠,哦,是收齊了全真七子,這時離他預言的五十八歲壽命剩下的時間也不多了。他打算帶著馬鈺、譚處端、丘處機和劉處玄回到自己的家鄉,一路上抓緊時間對四個人進行特訓,內容包括給他們吃臭魚爛肉,無故責罵等。走到河南開封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年的正月了,這時劉處玄忍受不住特訓,當了逃兵。正月初四日,王重陽在床榻前對馬鈺、譚處端和丘處機交代後事,他說,馬鈺已經得道,譚處端也已知道,以後丘處機要跟著馬鈺學習,劉處玄由譚處端教管。最後他告誡弟子們不要悲傷,就仙逝了,享年正好五十八歲。

全真初傳顯神通

王重陽去世後,師兄弟四人把他安葬在了開封,然後一路來到王重陽的故居劉蔣村。在哪裡,他們拜會了王重陽的生前好友,重修了祖庵,又修整出一處墳地,然後回到開封,鄭重的把王重陽的遺體遷葬回了劉蔣村,並且為師傅廬墓三年。

據說王重陽羽化之後,又多次顯示神異,包括很多人在不同的地方又遇到了他,還有多次出現為馬鈺傳功等等。

馬鈺接掌了草創不久的全真教,在劉蔣村修建了一座道觀,命名為祖庭,並依次為根基發展全真教,他的其他幾位師弟也分別到各地去傳教,全真教得意發展壯大。馬鈺仙逝後,分別由譚處端、劉處玄和丘處機擔任掌教,特別是丘處機的貢獻最大,全真教自此盛極一時,祖庭的道觀也改成了重陽宮。

中神通王重陽究竟是什麼來頭

縱觀王重陽的一生,幾乎一直都在修行的過程中,最終悟道之後,僅僅用了兩年多的時間真正去傳播。他所創立的全真教,是道教中非常重要的流派。他主張儒釋道三教平等,支持三教合一,積極吸收儒釋兩家的思想充實道教,他的《重陽立教十五論》對全真弟子的修行規範做了明確的規定,對道教的發展也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中神通王重陽究竟是什麼來頭

後世還有他的忠實粉絲用實際行動向他致敬。元代有一位道士叫胡道玄,他在鄱陽湖上乘著一艘小船往來,船上題寫著“活死人窩”四字,明顯就是要模仿王重陽的活死人墓。有人為他作詩:“一住行窩幾百年,蓬頭長日走如顛。海棠亭下重陽子,蓮葉舟中太乙仙。無物可離虛殼外,有人能悟未生前。出門一笑無拘礙,雲在東湖月在天。”《射鵰英雄傳》裡,全真七子結天罡北斗陣的時候就吟誦過這首詩(個別字句不同)。

結尾彩蛋:

為什麼全真教這樣一個大門派,在《射鵰》和《神鵰》以外的金庸小說中不再出現了呢?這裡面是有一定的歷史原因的。全真教在丘處機做掌教的時候達到了全盛,丘處機也儼然成了全國道教的領袖。元代初期,全真教得到了迅猛發展,以至於和佛教發生了一定的衝突。為此,由元朝統治者親自組織了四次佛教和道教之間的辯論。

其中蒙哥汗統治時期有三次,這三次辯論均是在漢地佛教與全真教之間展開的。其中前兩次在和林的辯論是以佛道雙方領袖一對一辯論的形式展開的,而規模最大的第三次辯論集合了佛、道、官方700餘人參加,其中佛教一方以福裕(少林方丈,禪宗領袖)為首,那摩國師、八思巴等番僧助陣,合計三百餘僧;道教一方(或稱全真教一方),以繼任教主張志敬為主,合計全真教徒200餘人。此外,還有官方、文人代表的裁判200餘人。而忽必烈主持的辯論,則是由藏傳佛教VS道教聯隊,包括全真教、真大教、正一大教和龍虎宗等。從結果上來看,四次辯論都是道教告負,這裡面與元朝統治階級對全真教的打壓不無關係。

即便如此,全真教在元代還是有很大的群眾基礎,元四家之首,著名畫家黃公望就是全真道士,而元四家中的另一位倪瓚,其兄也是全真教的高層。

中神通王重陽究竟是什麼來頭

到了明代,由於朱元璋起家與南方,更加重視根基於南方的道教正一派,所以全真教的發展也逐漸走向了衰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