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战时策略:用最少的人,干最多的活,发最少的工资,一起死扛


餐饮战时策略:用最少的人,干最多的活,发最少的工资,一起死扛

万万没想到一场疫情会影响这么大,更没想到这场疫情会影响这么久,时间已经过去了超过3个月,市场还没有完全复苏,疫情的影响还在继续!什么时候到个头?谁也不知道…

市场没有完全恢复,但是工作还是要继续,生意也要继续,商场、街道,开始逐步复工。

“不复工不行啊!”“总不能等死,坐以待毙吧,复工或许还有机会”“没办法啊,商场逼着我们复工,否则店铺就让租了,我们也没办法啊”

以上这些,几乎成了餐饮老板们的共同心声,餐饮人迎来了有史以来最沉重的打击!

有实力的餐饮企业也纷纷按耐不住,积极应对,有的沉着冷静,有的“哭爹喊娘”,有的借势营销,一时之间餐饮圈好比娱乐圈,你方唱罢,我方登场。

先是西贝的贾国龙,哭穷,说是资金不足以支撑三个月,后来又得到了贷款资金周转;

餐饮战时策略:用最少的人,干最多的活,发最少的工资,一起死扛


餐饮战时策略:用最少的人,干最多的活,发最少的工资,一起死扛

然后是老乡鸡员工集体签名降薪救企,老板束从轩一怒撕掉员工请愿书“卖掉房子也要挺过去”,再后来一场“土味儿直播”,老乡鸡成功顺势营销,吸足了眼球!

餐饮战时策略:用最少的人,干最多的活,发最少的工资,一起死扛

而木屋烧烤的隋正军则是依靠外卖市场的成功突围顺利调整过渡,停摆2个月后顺利扭转败局。

巴奴火锅通过外卖市场也迅速打开思路,并且复工之后,迅速调整应对。

餐饮战时策略:用最少的人,干最多的活,发最少的工资,一起死扛

火锅界的风向标——海底捞则显得尤为低调,资本雄厚,按兵不动,该停业就停业,该调整就调整,只等市场回暖。

餐饮战时策略:用最少的人,干最多的活,发最少的工资,一起死扛

而以上这些还都是餐饮行业的佼佼者,绝不代表整个餐饮业,真实的餐饮业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行走在大街上,随处可见还没有复工,或是不知道怎么复工的大大小小的饭馆,还有不少店直接就是转让转租,甚至整条餐饮街超过6成都在转让转租的情况。或许这才是餐饮业的真实情况。

餐饮战时策略:用最少的人,干最多的活,发最少的工资,一起死扛


餐饮战时策略:用最少的人,干最多的活,发最少的工资,一起死扛


餐饮战时策略:用最少的人,干最多的活,发最少的工资,一起死扛

相对餐饮老板们在网上的各种“疫情攻略”,几乎很少人关心餐饮员工的生存状态,他们过的到底如何?餐饮老板没生意,饭馆没开张,他们如何打工挣钱,什么时候复工?

“用最少的人,干最多的活,发最少的工资,一起扛过去”,这或许成了疫情期间中小餐饮老板们的共同“战时策略”,这或许是无奈之举,但是也暴露了每个老板的资金承受力,和用人策略。

“现在我们餐厅,1200平方,前厅就我一个员工,洗碗阿姨也一个人,后厨人员也很精简,全员8个人,现在也只是复工的4个人,前厅还有七八个伙伴,都还没有复工,老板要求我们早上九点半上班,到晚上10点下班,说是下午可以稍作休息,但是一个岗位就一个人,根本休息不了,这两天人事又通知:疫情期间没有加班费,没有公休,工资不能满额发放,只发80%,但是我们也要租房子,也要养家糊口,上这么长时间班,工作量这么大,还要降薪,老板压力大我们体谅,但是我们也压力大啊”

餐饮战时策略:用最少的人,干最多的活,发最少的工资,一起死扛


餐饮战时策略:用最少的人,干最多的活,发最少的工资,一起死扛


餐饮战时策略:用最少的人,干最多的活,发最少的工资,一起死扛

这是前厅的一个小伙伴说出来的心声,这种压力不仅仅在老板身上,也在员工身上,都很无奈,但是面对疫情也真的无能为力,彼此的要求已经不高,好好活着,活下去就行!

外卖能解救餐饮嘛?对于多数餐饮业态来说外卖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直播能解救餐饮嘛?直播带货能解决一部分曝光问题,并刺激短时的销售,但是长远来看直播带货对餐饮的打击更大,这种影响更甚于某宝对实体经济的摧残。

他们不是在解救餐饮业,而是在非常时期的趁火打劫,火上浇油!

唯一能解救自己的,只有两样,曾经足够努力的自己,以及疫情早点过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