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衛的大智慧:李忠四爺

猶記得兒時第一次看《雍正王朝》,就歎服劇中人物俱是人精,幻想著有朝一日,能成為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主宰者,或者“委屈點”做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良臣,最不濟也得混個剛正不阿、造福一方的知縣。

自然是瞧不上奴顏婢膝、插科打諢的家奴——李衛,竊以為他是一個胸無點墨,只能將就辦差的滑稽角色,最後還是靠主子的一朝得道,連帶雞犬的李衛,才得以飛昇。


成長線

時光荏苒,白雲蒼狗,在歲月變遷中,自己也成長了。

終於知道就連眼前的電腦,自己都做不了主,不是自己隨時想用就能用的,再別談那些不可望不可即的奢侈夢想,就連李衛式的人物,也是自己高攀不起。

等到再看《雍正王朝》,李衛帶著翠兒、小狗拜見四爺時,翠兒脫口而出一句:“叫李忠 四爺。”

李衛的大智慧:李忠四爺

自己不由地哈哈一樂,心道,這李衛真是個逗比。

等到靜下來時,轉念一想,不禁歎服,李衛真有大智慧!

我們不妨先照劇情分析,聽聞此名後,四爺甚是心悅,先是回道:“意思不錯啊,就是叫起來拗口。”而後順嘴補了一句:“後面兩個字去掉,就叫李忠吧。”

李衛的大智慧:李忠四爺


李衛的大智慧:李忠四爺

得主子賜名的李衛,自是笑的合不攏嘴,忙不迭的連聲答應:“是,好好。”

李衛的大智慧:李忠四爺

世界上沒有哪個民族,比我們民族更注重自己的姓和名,君不見多少仁人義士為了一句“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寧願拋頭顱,灑熱血。

說一句不太恰當的玩笑話,每個人的名字都是父母起早貪黑的想出來。如張愛玲所說:“命名乃人生一件大事,孩子的父母也會窮盡心思,翻遍辭書,歷時數月。”

但是李衛卻給了狗兒一個很俗的大名“李忠四爺”,貌似很傻,但效用卻是個頂個的好。

第一層含義,毋庸置疑,就是向主子表忠心。

第二層伎倆,討主子賜名,“李忠四爺”的後倆字明顯是刻意加上的,十足的狗尾續貂之嫌,但是上位者很受用,並且一定會換來兩種結果:其一,四爺覺得很好,就這麼叫著吧;其二,四爺覺得俗氣,換一個別的名字。

但無論哪一種,都是經過雍親王首肯的,何況未來有一天四爺還可能是皇帝,能得到皇帝的賜名,可不得偷著樂嗎?不啻於捧著現成的丹書鐵券。

試想,以後的每一次別人問道小狗兒的名字,他都可以順勢扯出皇上的賜名之恩,無形之間別人就要高看一眼。

君不見,歷朝歷代的國姓爺,誰不耀武揚威,他們無不是費勁心思才有幸換回來,而李衛在三言兩語間給兒子掙得一個。

李衛雖沒有書本才學,但是他的人情練達,絕對在大多人之上,能夠成功靠上大樹,而且還能與大樹共生共長,這就很難得了。

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但遇到伯樂時,怎麼能夠不錯過,也是需要能力的,否則不過高福第二罷了。

君不見,身邊都是什麼人混得好,不一定是學歷最高者,但是情商高的人都混的不次。

李衛,我想向你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