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到了,要不要給寶寶換上 “ 開襠褲 ” ?

最近氣溫漸漸轉暖,不少人紛紛換上了輕便的春衣。隨之而來的,是媽媽與奶奶的“世紀之爭”:

開襠褲 vs 紙尿褲


春天到了,要不要給寶寶換上 “ 開襠褲 ” ?


老人很多時候也是替兒女著想,想把自己的經驗分享給新手爸爸媽媽們。


春天到了,要不要給寶寶換上 “ 開襠褲 ” ?


但是,老人們的“經驗之談”放到現在,很多已經被科學否認,但他們也沒有途徑獲取新知識。所以,爸爸媽媽們耐心跟老人講講科學育兒方式,畢竟都是為了寶寶好,相信他們會慢慢接受的。


回到正題,為什麼不讓寶寶穿開襠褲?


1. 容易燙傷寶寶


每年盛夏,不少寶寶因為穿開襠褲,露在外面的屁屁不小心接觸到高溫的物品導致被燙傷,網上搜一搜有很多類似的案例。


尤其是戶外高溫的時候,即使選擇晚點出門,娛樂設施以及凳子都可能是燙傷寶寶的元兇。家長不要抱有僥倖心理,一旦出現重度燙傷家長定會後悔不已。


春天到了,要不要給寶寶換上 “ 開襠褲 ” ?


2. 造成生殖器感染


私處部位的分泌物會在局部形成一個有利於細菌與病毒繁殖的環境,成為病原體的溫床,容易引發外陰炎、尿路感染等問題。特別是女寶寶,因為生理結構的原因,更容易 “中招”。


春天到了,要不要給寶寶換上 “ 開襠褲 ” ?


3. 導致私處異物


寶寶逐漸成長,會對自己的身體產生興趣。家長會發現他經常摸自己的生殖器,甚至會將一些小物品塞進私處。


可想而知,這對寶寶的健康會產生威脅。所以還是將開襠褲換成紙尿褲更安全。


春天到了,要不要給寶寶換上 “ 開襠褲 ” ?


4. 生殖器易受到外傷


沒有衣物和紙尿褲的隔離保護,寶寶又處於好動時期,磕磕碰碰都是難免的,傷到生殖器也不奇怪。


之前就有醫生分享,急診的時候,一位爸爸帶著寶寶過來了,一看是兩根木棍插透了 “蛋蛋”。


春天到了,要不要給寶寶換上 “ 開襠褲 ” ?


5. 暴露隱私


我們永遠不知道,別人是拿什麼樣的眼光看寶寶的。不僅僅是穿開襠褲,當家長在各平臺曬娃的時候,也要注意生殖器官的遮擋。


一歲半後的寶寶已經進入性別意識關鍵期,可以開始引導寶寶認識自己的性器官,學會愛護自己,提醒寶寶 “背心和小褲褲覆蓋的地方,不許別人摸!”

春天到了,要不要給寶寶換上 “ 開襠褲 ” ?


————————————


其實,給寶寶穿開襠褲,並沒有想象中那麼涼快!就像有些男人光著上身,並沒有涼快多少,還可能把皮膚曬傷。


家長之所以認為紙尿褲不好,是覺得紙尿褲太厚,不透氣,悶屁股,還可能導致紅屁股。


春天到了,要不要給寶寶換上 “ 開襠褲 ” ?


首先,現在正規品牌的紙尿褲都非常注重輕薄透氣,不存在悶的現象;其次,寶寶紅屁屁也不能全歸罪於紙尿褲,沒有及時更換寶寶弄髒的紙尿褲也是很大的原因。


寶寶每次大便之後,要用護膚溼巾擦乾淨或用水沖洗後用布擦乾,最好再塗上護臀膏,起到為下一次便溺隔離的作用,然後稍微晾幾分鐘,把屁屁徹底晾乾後再穿上紙尿褲。


所以,正確穿戴紙尿褲,比盲目地給孩子換上開襠褲要靠譜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