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想過當某一天你最親的人離去,你內心是怎樣的?

守夜人97


我是個90後,有時候會想,是不是我這代人是中國最孤獨的一代?

在我大學畢業後不久,父親因為癌症離開了我。其實自從我一出生,父親身體就每況愈下,所以我家跟親戚之間的關係非常疏遠,也許是他們怕我家借錢吧。現在對我而言,只有母親一個親人,我不敢想象有一天她離開了我,當我需要獨自一人活在這大千世界,那種孤單的感覺會是怎樣的。

一直很羨慕那些有兄弟姐妹的人,他們可以一起長大,一起分享快樂,甚至是一同承受那些不幸。當至親離開了他們,至少還可以彼此相依為命。可我呢,我這代人難道註定要學會接受孤獨,默默消化嗎?

父親離開的那天,很遺憾我並不在身邊。我曾經想象過這一天真正到來的時候,自己會哭會喊會傷心成什麼樣子。然而實際上當我接到電話的片刻,萬籟俱寂,我感覺不到眼淚,只覺得一切都是虛無的,好像心裡有一個巨大的空洞,什麼都填不滿。

從火化到下葬,我沒有哭過。我以為自己已經學會了堅強,可是你們知道嗎,那種難以言喻的悲傷總是突然襲來的。當我收拾房間發現父親用過的東西,當我在生活中吃了虧想起父親過去叮囑的話,當我看到美好的風景卻突然意識到他從沒有看過……

最難過的是,這種悲傷在我人生中竟然還會再來一次。



廣參堂鮮生


我的父母已經離開了,一篇當年的日記,拿出來分享給大家,名字叫“哭父母”



半百王婆婆


如同空洞,需要很久才能平復。


農業有奔頭利姐走千村


當有一天我最親的人離去,我會很痛苦。

我母親是在睡覺中半夜離去的。她身體不太好,吃東西喜歡吃太淡的飯菜。經常吃水煮的白蘿蔔和青菜,由於過淡,經常會缺乏鉀鈉,引起電解質紊亂,處於昏迷,不醒人事。

有時是早上四五點左右,有時是晚上十點左右犯病,因為這個,我帶孩子來照顧她十年,直至去世。期間經常犯病,每年都要犯幾次,她每犯一次病我就提心吊膽,心“通通”跳的厲害,又害怕又顫抖,臉也感覺發燙。我也要犯心臟病的樣子,一兩個小時才能過來勁。

這次去世的頭一天,在房間裡面轉來轉去,感覺很急躁的樣子,也給我說過曾夢見過去世的父親和外婆,這一天,下著零星小雨,又是星期六。這天非要去洗澡,她走路很慢,到洗澡的地方,我不到十分鐘就能走到,她卻要半個小時以上,走走歇歇,她不依,我就陪她去。

這些天,她的腿都抬不動,一層臺階,墊起來了一半,還是抬不起來,這些天,還給我叨叨說“她睡覺吹”活不長了。我不信她這話,因為我老公睡覺有時也吹,想她瞎說。

第二天早上四五點,我聽不到她的動靜,以前這時候要麼起床方便,要麼是起來喝水。這天早上只聽到水壺的“吱吱”聲。我有點擔心,起來看她有沒有事,發現一隻胳膊在被子外,這一天是12月9日,冬天,天很冷。我一摸胳膊很涼也硬了,一看人也沒呼吸了。

我嚇得渾身抖,趕緊給兄弟姐妹們打電話。

我的淚順著臉頰流,光想哭背過氣去。我坐在去火葬場的車上的時候,人失魂落魄,跟丟了魂似的,心好痛,好難受。

把母親去世的消息告訴弟弟的時候,他立馬哭了,說“我從此成孤兒了,沒有了娘,也沒有了家可回。”我現在也是這種心理,沒有了娘,也沒有了關心你的人,從此加入了孤兒的行列,沒有家可去。

所以,當人活著時,珍惜當前人,別失去空落後悔。


活躍天


不敢想


會飛的樹www


我的父母己離去,好好的想下,又問這亇又要幹什麼


用戶1081530476592


這應該是每個人都不敢想不敢面對的問題吧,可是這世上人有生老病死,一旦親人離開,怕是要花很多時間才能從悲痛的感情中逃離出來吧。


格格媽的情感小天地


感覺少了一個人,吃飯的時候總會不自覺多拿一雙筷子和一個碗。結果發現人不在了,也只能默默承受內心的痛苦


小萌小犬


就是一種為什麼你離開了。獨就我一個人在世上的感覺。


筱筱赤


曾經,看著父親病痛的樣子,思考有一天父親離去,就再也看不到了,再回家,會怎麼樣?

在家裡看看,現在回家,父親還在,進門可以叫一聲“爸爸”,如果那天來臨,我會怎麼樣?再回老家來,為了什麼?

就像小時候,母親去世,沒感覺。當母親真正走了,哥哥成家了,姐姐出嫁了,父親在異地上班,家裡只有我,那份孤單、落寞,才真正體會到沒媽的孩子像根草。

五年前,爸爸去世了。

清明節就要到了,如今遠在廣東的我,很想回家,又不知回家為什麼?是為了去給父母上墳?追思過去?還是看看那個無人居住的空房子?

自看著牆上兄弟們上學時候的獎狀,都貼在牆上,一張都沒有揭去,明白父親對子女過去的依戀,一個父親對子女的牽掛。自己做了爸爸,深有體會。

再回家,物是人非。大哥說父親走了後,每當經過老房子,不自然就想進去,看看鎖著門,明白父親已經離去,心理特別不是滋味。

子欲孝,而親不待。如今就是面對這樣的現實。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這幾天下雨了,人心裡也在下雨。

追思過去,人卻再難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