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電影院裡看的第一部電影是什麼?有哪些回憶可以分享?

A美瑞斯特健身喻紅霞


我第一次在電影院的電影是巨石強森主演的《末日崩塌》,當時還是學生黨,那場電影真是印象深刻,不是因為電影好看,而是……

說來慚愧,在這之前,我沒有到電影院看過電影了,那時候3D大熒幕剛剛盛行起來,那時候女朋友天天抱怨我不體諒她,不關心,沒有浪漫。近乎決裂,那天她心情還算不錯,就決定去看電影。

電影效果很棒,整場電影她都目不轉睛地看,萬萬沒有到,沒了,回去後幾天她就跟我分手。

當時還在想為什麼。最後給了電影差評。


一個西瓜開兩半


說說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看電影吧,那是在2011的時候,哈哈哈哈哈,一說就暴露年齡了哈

那年我剛上大學,十一月份的時候,剛軍訓完,也是和宿舍同學處於一個互相看的特別順眼的時期。雙十一,好像也是第一年營銷光棍節的概念,那天晚上,我們在上公開課,7點開始上課,然後在六點45的時候,我和我們宿舍的北鼻說,我想看失戀三十三天,北鼻思考了一會兒說,走著。然後我們就也邀請了坐在旁邊一起的同宿舍的女生,沒想到一拍即合,大家都說去看。然後我們六個齊刷刷的收拾東西然後往外走…其實那是公開課,是在可以容納200多人的大教室上的課,我們又是在馬上上課的檔口,老師都已經在講臺上準備調試話筒了,我們六個還是坐在前幾排,就在那樣的情況下,我們還是華麗麗的逃課了,哈哈哈哈哈,如果沒記錯的話,那還是我大學第一次逃課,雖然後面逃課逃的特別熟練…電影其實也就那樣,但是這次的經歷我很珍惜,年輕的時候總是有很多不管不顧的想法,也總是有那麼一群志同道合的人願意陪著你,行吧,話不多說,筒子們,我想你們了!!!!



自由自在的靈魂啊


很榮幸能夠回答這個問題

我第一次去電影院看電影是中學的時候,學校組織去看愛國題材電影井岡山,那場面就甭提多高興!畢業後出來工作了自己一個人去看《那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旁邊坐著都是情侶,那尷尬就只有自己知道了[捂臉]


念兜看電影


在電影院看的第一部電影《媽媽再愛我一次》這部電影是小時候看的。

記得我在看電影之前,已經在一本作文書上,看到了幾篇關於它的觀後感。


那個時候,我對觀後感之類的作文不是特別感興趣,只不過因為家裡書少,而我又嗜書如命,不得已翻著看而已。

於是,在看電影之前,我就記住了,關於這部電影,在所有的發表出來的優秀作文中,最感人的部分,是片中的媽媽,為了孩子一步一磕頭去祈福的那個片段。但說實在的,我的印象中,好像並不覺得這有多感人。


然後,有一天,爸爸帶著我和姐姐去看了這部電影。然後,不出所料,我哭了。不是嚎啕大哭,不是泣不成聲,而是……我在不知道什麼時候,淚水就已經鋪滿了臉面。還是片子快結束了,爸爸碰了碰我,讓姐姐看我的時候,我才發現自己的狀態。整個人跟中邪了似的,直勾勾盯著屏幕,臉上潮溼一片。爸爸問我什麼時候哭的,我卻不知道。那個時候,忽然發覺,讓我流淚的,好像並不是那個被許多作文描述的畫面,而是片中的小強和他的母親被迫分開時的場景。


所以,我的感覺中,沒有感動,只有心酸。不過,很快,在學校組織的寫作文活動中,這部片子自然成為了當年必寫的觀後感之一。為了成績,我隨波逐流寫了那個感動畫面。而事實上,讓我動心的,是他們母子被迫分離後,小強拼命回去找媽媽的畫面,還有最後,長大了的小強跪在已經瘋癲的母親面前。我的眼淚,大約都是在那些場景中,不自覺地湧出來的。想來那個時候,自己不是母親,不是很理解母親的心態?

但還是不能為當年那個眾人描繪的場景感動,給我最深體會的,還是母子分別時的心酸,還增加了幾分心痛。小時候是不太懂的,並不清楚自己為什麼不為那個場景感動,為什麼會哭。現在明白過來,在我的觀念裡,不管怎樣,孩子跟母親都不應該分開。母親能給孩子最好的東西,難道不是愛嗎?不是陪伴嗎?如果沒有母親在身邊,要那些物質再豐富,也填補不了內心的空洞。小孩子的愛,單純而直接。雖然會因為物質匱乏而怨,但如果母親能給予足夠的溫暖和陪伴,孩子是最容易知足的,內心也是安全而完整的。

大約,我是不喜歡那個母親,為了“孩子好”而與小強分開吧。不是怨恨她,也並非完全對她瘋狂地一步一磕頭的行為完全無動於衷,只是,心酸大於感動。


第N放映廳


2016年,那一年我剛上大學,對於我這個從小循規蹈矩的人來說,假期除了寫作業就是寫作業了,看電影是從沒有過的事。所以第一次去電影院看電影我記得很清楚,那部電影叫做《從你的全世界路過》,不過,只有我自己一個人去電影院看的。這部電影真是回憶無窮,特別是那一段美麗的文字。

我希望有個如你一般的人。如這山間清晨一般明亮清爽的人,如奔赴古城道路上陽光一般的人,溫暖而不炙熱,覆蓋我所有肌膚。由起點到夜晚,由山野到書房,一切問題的答案都很簡單。我希望有個如你一般的人,貫徹未來,數遍生命的公路牌。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看電影的時候我哭了八遍,從剛開始的默默流淚,到後來的放聲大哭。我被電影帶入到了一個完全感性的世界,無所適從。就像有人說的那樣,撩你是遊刃有餘,愛你就是束手就擒,這種感覺就像,我看了一部電影,還有辦法思考,就有東西可以寫。但是從你的全世界路過,讓我完全沒有辦法思考,淚點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就像愛情中,我們對於十拿九穩的獵物常常妙語連珠;那麼我們見到喜歡的人,只能支支吾吾。

這本《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其實我並沒有讀完,我只在喜馬拉雅有聲電臺裡聽過一部分,但完全不影響我被他感動。被譽為微博上最會講故事的人,張嘉佳的文字明亮清爽,溫暖而不炙熱,就像午後的微風,緩緩吹過你的額旁,擾亂你的心房,但勾起你心底最深的悸動。

我記得書中第一個聽到的故事,是關於茅十八的。一個沒有夢想的發明家,給了我最深的感動。他應該是那種典型的理工男,話不多,但是愛卻很炙熱。他的愛不用說,用做。他給荔枝親手做的導航儀,被我評為世界上最好的禮物。

荔枝你走路只看天空,出門不記方向,你說你不敢出遠門,怕回不來有了這個導航儀,就不怕了。不用背路名,不用買地圖。我會在這個導航儀裡面一直陪著你,只要太陽照常升起,導航儀就永遠有電。荔枝,我會永遠在你身邊。聽這個情節的時候,我在開車,開著藍牙,我媽坐在身邊,我依舊止不住的淚流滿面。有誰能夠看到我們生活中所有的迷糊,有誰能記住我們一個人旅途時的寂寞。

突然間那些聊天中甜蜜的提醒:記得吃飯,走路開車,早點睡覺在它面前都顯得微不足道。所有的語言在真實的陪伴面前都略顯蒼白。電影中,茅十八技能升級,從冰箱到樓梯,電風扇到打字機,都注入了技術宅男的浪漫情趣。剎那間,所有的花園洋房都頓失顏色,和冷冰冰的大理石相比,我更愛這滿室的“我愛你”。

為了能在第一時間衝出來保護當警察的荔枝,茅十八還給她安了一個報警器。雖然文質彬彬,手無縛雞之力,但是和“那些我需要你的時候,你在哪裡?”的壯漢相比,我更愛他的第一時間出現。我不要榮華富貴,不要環球旅行,我只要你永遠都在,可以在我需要你的時候立即出現。我邊擦眼淚邊搖著身邊小夥伴的手說:這樣的男朋友才最有安全感啊,其他都是狗屁。

豬頭的愛情:故事已記不太清,小嶽嶽的演技卻瞬間讓故事鮮活了起來,記憶席捲而來,所有人的青春裡都有這樣一個默默陪伴你的人,不求回報,義無反顧。陳末說:豬頭,你就是個長著豬頭的楊過。和燕子愛情長跑8年,用一條命,努力工作,拼命賺錢,把所有的收入20萬都寄給了燕子。

分手的時候,豬頭故作鎮定的微笑,囑託,終於在車駛出去的那一秒崩潰,狂奔大哭,像一個和家人走失的小孩子傷心絕望。我開始落淚,很多時候,我們都以為只要拼命的追,拼命的跑,就可以讓執意離去的人留下,其實,離開的永遠不會回來。

你當過備胎嗎?備胎就是:我對她好,其實是我不好,她對我不好,其實是對我好。低到塵埃裡。

陳末:原諒我放蕩不羈有點逗逼,那樣的我只因愛過你。

和朋友聊到電影,問她因為什麼感動,她說陳末最孤獨。小容說:4年前,陳末用他的聲音溫暖了這座城市,4年後,他變了,他變成了破罐子破摔的無賴,只因為他孤獨。你在的時候我特別溫暖,你不在的時候我特別孤獨。可是你不在了,我溫暖給誰看。

網上有人說,這個時代的年輕人,不是不會愛,只不過把愛藏在了最深處。當陳末駕車撞上小容即將被法院拖走的車時,那一瞬間的碰撞映襯在陳末流血的臉上,特別帥。一個人有多不正經就有多深情,陳末有多蠢,就有多愛。

感性的人往往被這種情節所打動,我為你默默付出,你卻不知道,我永遠都不會說,你永遠都不知道。管春叫毛毛婊子,卻在她落難的時候傾盡所有,毛毛說:我不會做生意,你可以娶我嗎?管春的點頭用盡了全身力氣。 張嘉佳就是這樣的套路王,他幾乎所有故事都埋有伏筆,結局總是翻出回憶,讓人落淚唏噓。

我的青春也有一個這樣的人,不善言語,開一些我覺得很不好笑的玩笑,卻有一次記憶讓我終身難忘。一次我賴在床上,他打來電話:在幹嘛?

我說:在床上。

還不起床?

身體不舒服。

生理期?

恩。

不對啊,你這次日子提前了。

啊?我自己都不記得。

上個月x號,你和我出去,沒有買酸奶,你每次吃飯都要喝酸奶,那次沒有,我就猜到了。今天比那天提前了幾天。

啊……

電話這頭,只剩下我的長長驚訝和溫暖。

有些事情,我沒有說,不代表我不在乎。有些事情,我沒有說,可是你卻記在了心上。

有人說,寫字的人靈魂總是孤獨的,如果身邊有人訴說,又何必把話寫給別人聽。我不知道張嘉佳經歷了多少孤獨,才能寫出如此激盪人心的故事,我只知道他的心裡一定有一座沙城。

一個人的記憶就是座城市,時間腐蝕著一切建築,把高樓和道路全部沙化。如果你不往前走,就會被沙子掩埋。所以我們淚流滿面,步步回頭,可是隻能往前走。

我一直不知道為什麼這本書要叫做《從你的全世界路過》,直到今天早上,我從頭再看,才明白原來是:我們總想擁有一個人的全世界,可是我們始終只能是路過。電影的結局,陳末和么雞在一起了,在蔚藍的天空下,在滿天的白雲下。可是故事還沒有完,他們是否只是路過,我們無處可知,現在我們身邊陪伴的人是否只是路過,我們無從可知。

看電影的時候,我們想從別人的故事裡得到慰藉,最終卻還是被回憶留下了眼淚。不得不歎服張嘉佳的編劇能力,他把書中散落的故事情節融合到了一個完整的電影裡面,不突兀,不繁冗,情緒的鋪排一個接一個,讓我連哭8次,措手不及。這便是我去電影院看的第一部電影,我可能永遠不會忘記了。





撩劇P卡丘


小時候四五歲,爸爸媽媽帶我去看《黑太陽731》 心真大。晚上去的,那時候還小,看一會兒困了就睡了。

小學時候學校組織看地道戰,小兵張嘎,忘了哪個在前面了。

五六年級學校居然組織看了整蠱專家,完小威武。

初中時候,小縣城的電影院門口的小廣場改成露天商場了,再後面三五年,電影院都拆了。拆之前放了兩部巨牛逼的片子,真實的謊言和泰坦尼克號,也算是迴光返照吧!

高中的時候,家裡買了影碟機,每天的新娛樂項目就是去巷子口的商店租碟,直到有一天,哥哥的朋友帶來了一張很有意思的碟片,《The girl after school》好像是這個名字,我對世界有了新的認識。哥哥以為我睡著了其實我只是在客廳的沙發上假寐。

工作後,再次迴歸影院,是《變形金剛1》,突然發現電影還是在電影院看有意思,於是,後來的大片經常去看,功夫熊貓,阿凡達,集結號,一九四二……

扯遠了。

小時候村裡放的露天電影,也是滿滿的回憶,最喜歡乾的就是圍在機器旁邊,有時候拷貝糊了,放映員就會剪下一段後重新粘接上繼續放,而那剪下來的拷貝,就是我們孩子們的寶貝了。露天的電影記憶最深刻的是一部武打片,沒頭沒尾,但是情節特別動人。多年以後,我才知道那是《江湖奇兵》。至今沒發現哪部武打片能超越它的。《倚天魔教教主》可以和它並列第一。





往事不再從來


大概是小學二年級學校組織的,《背起爸爸上學》?故事情節記不清了,影院裡光線很昏暗,最後音樂響起的時候好像有日出,一個男孩揹著他爸爸的身影,回去以後寫觀後感,大意是很感動,要向影片中的男主人公學習,孝順父母,珍惜學習機會,努力學習,報效祖國一類的。


今士心


第一場電影好像是變形金剛的第一部吧,具體已經記不太清楚了。去電影院看電影算是比較晚的了,呵呵😄,好像上了大學才開始去電影院看電影,現在的小孩三歲就被帶進電影院了😄……

影片講述了一個名叫薩姆·維特維奇的少年,因一次的機緣巧合而被捲入了代表正義及英勇的汽車人和代表邪惡及奸詐的霸天虎之間的戰爭。而兩者是來自同一個外來星球,但立場卻相互對立的兩派機械生命體,既可以變形成立即戰鬥的機械人,也可以變形成人類生活中各種常見的機械體。霸天虎一行人慾奪得火種源,因這種東西擁有賦予機器生命的力量;而且變形金剛也正是由火種源所創,霸天虎的首領威震天希望可以將其用來在地球上建立一個機器軍團,而汽車人的首領擎天柱則要想方設法阻止對方。










影視剪輯小廖


很高興回答你的也個問題,我是一個七零後的東北人,我在電影院裡看的第一部電影是李連杰主演的《少林寺》,我記得當年穿著跨欄背心,小短褲,連續看了三天,太過癮了,童年真好。[耶][笑][666]


張殿雲


第一次看電影是跟我姐去看的,看的是迷城,古天樂與余文樂一起拍的。很記得裡面的一句臺詞,別讓昨天的悲傷,浪費今天的眼淚。

這句臺詞也在影響著我,人是有多種情緒的,可以難過,可以開心,可以興奮,可以失落。但不可以一直持續這樣的情緒,一定要繼續出發。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