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59週歲,土地流轉30年算失地農民嗎?

藝泓紅木工藝


農村土地流轉,和農民的年齡無關,只要是承包土地的農民,不管你是20歲還是80歲,都有權將你承包的土地進行流轉。但是,這種流轉是建立在家庭承包關係不變的基礎上的,也就是說,不管你把承包的土地流轉出去多少年,這土地的承包樹權還是你的,沒有絲毫改變。只是,你不再在此土地上耕種,只是獲得土地的租賃費用,相當於你把承包地租給別人耕種,你是依法獲得了收益的。這種情況下,農民當然不是失地農民,因為其仍然擁有土地的承包權。

我國新一輪土地確權後,對農村的土地實行三權分置,即土地的所有權歸村集體,承包權歸農民,使用權歸依法流轉的土地大戶。農村土地承包法規定,農民將土地臨時交給其他村民代耕一年以內,是不必簽訂合同的。但是,如果長期租賃給別人耕種,這屬於土地流轉,要依法簽訂流轉合同。是否將土地流轉,流轉多少年,完全由農民自己說了算,不過,一旦簽訂了流轉合同,合同簽訂的期限內,是不允許收回土地的經營權的,否則就是承擔違約責任,賠償由此給承租房帶來的損失。

土地流轉期限的基本規定,是不超出農村土地的承包期,也就是說,農民在承包期內,可以按照流轉合同將土地流轉出去,合同到期後,農民可以收回土地的經營權,這樣,土地的承包權和經營權還都在農民手裡。而承包到期後,農民要和村集體重新簽訂承包合同,根據當時的人均佔有土地數量重新進行承包。因為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國家將農民的承包期限再延長30年,所以,農民將土地流轉出30年是可以的,特別是針對老年農民,已經基本喪失勞動能力,將土地流轉出去幹得錢是可行的。對於59週歲的農民來說,再活30年,那時候肯定不能種地了,但是這期間的土地流轉費用,是可以輔助農民養老的,這也算以地養老吧。

綜上,目前進行的土地流轉,是農民自願地將土地轉包或者租賃出去,農民從中獲取流轉費用,照樣擁有該土地的承包權,農民不算失地農民。遇有該土地被國家徵用時,流轉方只可以獲得青苗補償,對於土地的安置補償,還是屬於農民的。


齊東晏子


我今年59週歲,土地流轉30年算失地農民嗎?


土地流轉以後,農戶可以獲得流轉費用,土地流轉和土地徵用不同,不屬於失地農民。



在農村土地確權工作完成以後,土地的三權分置也正式實施,土地所有權歸村集體,土地承包權、經營權歸農戶個人。當前農村,土地撂荒問題是農村發展路上的絆腳石,解決撂荒問題就需要農戶把不耕種的土地,流轉給需要耕種、有能力耕種的農戶手中,因此,國家也支持鼓勵農戶進行土地流轉。


那麼農戶把土地流轉出去以後,到底算不算失地農民?我們來看看土地流轉以後農戶對於權屬的變化。農戶在土地流轉之前擁有土地承包權和經營權,土地流轉以後,就只有了承包權,把土地的經營權流轉給了別人。這裡我們需要重點注意,土地流轉只是把經營權流轉給了別人,而土地承包權還是農戶自己的。也就是說,別人只是在流轉期內經營你的承包地,流轉期限到期以後,土地還是承包戶的,所以說土地流轉農民並沒有失去土地。

這裡給大家普及一下流轉需要注意的問題,按照規定,土地流轉的期限必須要少於土地承包的期限,因此,題主說的流轉期限是30年,這個可能不準確。



土地流轉採取的是農戶自願原則,農戶在流轉土地以後,是會獲得流轉費的。而且一般情況下,農戶流轉土地期限長一點的也就是二十年左右,三十年就是整個承包期了,這個是不符合流轉規定的。在土地流轉這個期限內,如果戶主去世,其家庭成員有權繼續享受流轉費用,而且在流轉到期後,其家庭成員是可以繼續承包土地的,村裡不能收回。

綜上所述,不管年齡多大,土地流轉出去以後,農戶承包權性質沒有發生變化,因此不屬於失地農民。


甘肅清水大小事


雖然通過流轉土地沒有了土地,但我認為你不是失地農民。首先,要明白什麼是土地流轉和失地農民。

土地流轉是指擁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農戶將土地經營權或是使用權轉讓給其他農戶或經濟組織,農戶自己保留土地的承包權,轉讓土地的使用權。農戶可以通過轉讓、轉包、入股、租賃、合作、互換等方式轉讓土地的經營權。但土地流轉不得改變承包土地的農業用途,流轉期限不得超過承包期的剩餘期限,也不得損害利害關係人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合法權益等。

失地農民是指農民的土地被依法徵收後,農業戶口的家庭人均耕種面積少於0.3畝的統稱為失地農民。主要由於工業化、城市化過程中大量農用土地轉為非農用地,導致農民成為失地農民。目前累計的失地農民可能已達4000萬左右。


首都農業人


你這不算失地農民,因為流轉土地是農民志願的,就算流轉出去,土地的經營權(也就是證書)還在你手裡,況且你每年還要獲得相約的租金。我理解的失地農民應該是:土地被國家佔用(比如修路·工業開發區建設等)到你的土地確權證書年限終點的,並且國家給了你土地補償資金的,(這時你的土地確權證書應被國家收回)。這樣的情況才應該叫失地農民。這只是我的理解,如果我理解的不對,應按照上級文件規定的叫法去解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