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面有鯽魚釣底或釣浮都不見魚口,如何垂釣?

山東海廟強子


鯽魚是一種下層魚類,它們一般棲息在水底,除特殊天氣、水情等因素影響外,很少主動上浮到水面。因此在各大水域中,釣鯽魚都是以底釣為主。不過釣魚人釣鯽魚,技術要全面,遇到鯽魚上浮現象時,還要會釣浮,才能保證自己的收穫。

一、底釣和浮釣分析

在一般情況下,釣鯽魚以底釣為主,這樣就可以避開小魚鬧窩,持久打窩,長久聚魚,吸引鯽魚群在此駐足;而浮釣,則多是針對鯽魚上浮而採取的釣法。這種現象有很多,多數情況是水域發生惡質的變化,比如含氧量減少,水質變差等現象,此時鯽魚上浮到中上層泳層,魚口不好,上魚有一定的困難。

二、底釣技巧分析

底釣鯽魚的時候,找底是關鍵性的因素,首先要重鉛找底,再精確找底,最後掛餌調漂,確定預定釣目。在這一過程中,調漂是重要的一點要素,釣目的設定高低,絕對了調漂的預定目標。

魚情好的時候,鯽魚吃食快,吃口也正,可以選擇釣靈,子線垂直狀態直接受力,信號的反應快。無論是下頓、送漂,或者提竿都需要較快的速度,準確把握漂相後提竿迅速。

反而在魚情較差時,比如吃口差,多滑魚,或者雜魚多等情況,釣鈍是一個過濾虛假信號的好辦法。釣鈍時,子線並未繃直,而是彎曲狀態,一些較弱的信號無法直接反應,被彎曲狀態的釣線消弱了,減少了對釣魚人判斷的干擾。在真正吃口時,浮漂多是以送漂為主,上升幾個目數,或者迅猛的下頓口。

三、釣浮分析

釣浮有一個特別明顯的特點,就是不斷的改變垂釣的深度,浮漂的目數也在不斷的變化。且釣餌的狀態,大小等都影響到了浮漂在穩定後的目數,比如溶化較快的釣餌,浮漂自然會逐漸上浮,甚至最終離開目標水層。因此釣浮時,首先要做到淡化,或者消弱釣目和調目的影響力,更多的依靠釣魚人的感覺和經驗。

鯽魚釣浮多選擇在一些特殊天氣中,陰天,降雨,漲落水等。或者特殊的魚情中,比如魚口不斷降低,上魚頻率大降;浮漂總是無規律的輕輕晃動,但又沒有魚口;浮漂未到位就出現了停頓,上頂等動作等。

釣浮時,減弱小魚乾擾是關鍵,可以選用兩種餌料,一種是主霧化餌,在初期使用提升誘魚效果,第二種是次霧化餌,在引誘來鯽魚後使用,降低對小魚的吸引力。

技巧上,釣浮時釣竿和釣線不需要在同一直線上,放置釣竿干擾到浮漂,會增加失去魚訊的可能。


護空大師


初春的水庫氣溫還是很涼的,凜冽的小風吹的人不無渾身發抖,釣魚有句俗話“春釣淺灘”我想這個問題要根據具體的季節,天氣和氣溫來衡量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水面有魚卻不吃鉤,這就跟氣溫和鯽魚的習性有關了,就目前的季節而言,上層水面溫度高,下層水溫低,而鯽魚卻是底層魚,這樣如何有口?

這時應選水深在3--4米的深水。釣竿5.4《越輕越好》,線組上0.6+0.4+OC0.8,在適當的魚情要儘可能的放小。用漂上我選擇細長身,長尾長腳。細長身主要是考慮到水的阻力問題,長尾的目的是抓下降過程中的細微變化,長腳是穩定性好。這種漂型適合打底部接口,子線適當加長,30--35CM《對摺前》用餌上,我採用葷素搭配,俗話說“男女搭配幹活不累啊”上鉤粉餌,下鉤蟲餌《紅蟲,單根即可》粉餌以腥香最好,大香小腥聚魚慢留魚久,大腥小香聚魚快但不留魚《正常理論下》

準備工作基本就這些主要在於釣法上了,找底這裡不多講,無論什麼時候找底都是非常重要的,浮漂調釣上,葷素搭配上鉤後離底的情況下浮漂露出水面2目即可。一切就緒後開始雙鉤掛粉餌瘋狂的拋竿,抽窩。等魚進窩後開始改變策略,用餌上改為葷素搭配釣離底的辦法,起初離底5CM左右開始拋竿,漂子從站立到下沉到我們的釣目這其中的每一個細小的變化都要揚竿。若無口可進行2--3次的逗魚,無口揚竿換粉餌後繼續拋。千萬不能死等。

這種釣法的實質就是根據這個時期的鯽魚的吃食來定的,這個時期鯽魚好吃活餌,所以我們就將計就計。葷素搭配是粉餌聚魚,蟲餌釣魚。我們在這個過程中也要不斷的隨著魚層的變化而變化,我們的宗旨就是魚在哪個層上我們就將餌放到魚層之上。若長時間離底無口也要釣回底去,繼續拋竿聚魚《這裡強調一點,拋竿一定要準。》在整個過程中包括了釣底和釣離底,所以浮漂的變化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抓口上,離底時主抓下降過程中的加速,停頓和上頂,釣底時主抓下頓,下陰和下滑以及上頂。總之要有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個的原則。





邵陽小尹


鯽魚浮頭沒有口,移位置去進水口。如果還是沒有口,只好回家喝點酒。

待到氣壓夠,再往水邊走。


釣著小魚崽子玩


你好,我是釣魚領域原創作者小陳,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

我們都知道鯽魚屬於群居性魚類,一般喜歡擇食而居,生活在水域的深淺交匯處水草叢中,屬於底棲性魚類,並且鯽魚一般情況下全天都在進食,也是最好釣的魚種之一,接下來我把我自己野釣鯽魚的心得分享給你,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首先我們來分析下魚不開口的原因有哪些:

1、天氣太熱

俗話說的好,神仙難釣午時魚,這裡說的是夏天的中午,因為太陽的照射,水溫會上升,這時的魚兒都會跑到深水區的水草裡或者陰涼處避暑,魚兒的活性和食慾都有所下降,所以,在夏天的中午是不適合垂釣的。

2、天氣太冷

魚類屬於低等變溫動物,體溫會隨著水溫的變化而變化,氣溫如果低到一定程度,它的活性也就越差,所以食慾和開口性就差,所以在寒冷的冬天,如果氣溫很低的話魚兒也會進入半冬眠狀態,導致不進食。

3、水中缺氧

天氣悶熱,無風無浪,氣壓的變化會導致水中的溶氧量變少,魚兒在水中沒有氧氣,食慾和活性都變得很差,魚兒會離開生活的水層浮到水面上進行吸氧,嚴重缺氧還會導致魚兒大量死亡,這個時候是很難釣到魚的。

俗話說的好,魚兒浮頭,收竿快走,說的就是釣友的這種情況,鯽魚屬於底層魚類,跑到水面上來可能就是因為水體底層缺氧導致的,你可能覺得它們在水面覓食,其實它們是在吸氧,這個時候我們很難釣到魚。


鯽魚的垂釣和驗證方法:

如果我們覺得鯽魚浮頭沒口,我們可以想方設法可以進行驗證,接下來我把自己的見解和應對方法分享一下,希望對釣友朋友有所幫助。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02ecc15f6d564228a9fb8b5bbf2f91f7\

小陳釣江湖


氣壓不對,怎麼釣都不開口的,放魚嘴邊都不帶吃的。用強烈刺激性的小藥,刺激它開口慾望,不然不一定開口。


野釣程銅鞋


親愛的釣友你好,非常高興回答你的問題,關於鯽魚上浮瞭如何進行垂釣的問題?我也是一名釣魚愛好者,平時也非常喜歡去釣鯽魚。針對這種情況,我也曾經遇到過類似問題。總體一句話,水溫過冷,魚兒還不怎麼開口。最好收杆回家,基本要空軍


小善善829


這種情況就是我們通常所說門“魚浮頭”,原因主要是缺氧,一旦缺氧魚是沒有食慾的。如果遇到這種情況,收釣才是良策。



前途很好


親愛的釣友你好,非常高興回答你的問題,關於鯽魚上浮瞭如何進行垂釣的問題?我也是一名釣魚愛好者,平時也非常喜歡去釣鯽魚。針對這種情況,我也曾經遇到過類似問題。鯽魚的生活習性是屬於底層魚類,它基本都生活在水域的底層活動覓食,我們垂釣鯽魚時一般都是釣底,而鯽魚為什麼有時候會離開水底上浮到上面上來?首先我們要分析一下鯽魚為什麼浮出水面的原因,只有瞭解原因,再根據實際情況想出應付對策,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促使鯽魚最主要的直接原因是由於天氣悶熱導致的氣壓過低,水底卻氧造成的,這時候鯽魚就會說,哎呀!受不了了,我要到上面上來呼吸一下新鮮空氣![大笑][捂臉]

還有一種情況鯽魚也會上浮到上面,那就是溫度的變化,這種因為溫度發生的鯽魚上浮的情況多發生在季節交替的時候。因為在季節交替的時候,溫度的變化比較頻繁,也比較劇烈。我們都知道魚兒對溫度的變化是很敏感的。所以在溫度不適合魚兒自身的需要時,鯽魚就會游到適合自身的溫度的區域,越接近水面,水溫受到氣溫的影響越大,變化的越快。比如說在悶熱的夏季,魚兒會躲在深水避暑,但是到了夜間淺水就會先與深水降溫,鯽魚兒就會到淺水層活動覓食。

瞭解了鯽魚上浮的根本原因,那麼我們主要應對方法就是採取釣離底或者釣浮,也就是逐層找魚,看鯽魚是在那一層水域活動 ,那就是我們下移浮漂讓魚鉤處於離底的狀態,或者進一步的下移浮漂,讓魚鉤處於水的中上層,直到找到魚層為止。以上就是我遇到鯽魚上浮的時候採取的一些應對方法,希望對你有所啟發和幫助!感謝支持關注!謝謝![祈禱][祈禱][祈禱]







釣者老吳


濁世艱活無有閒,日日早起貪黑幹。

垂釣本是奢享樂,窮生何生此雅閒。



靈官廟人孫玉龍


鯽魚是底層魚,正常情況一般不會浮在水面上,尤其是自然水域,如果鯽魚浮上水面多數都是水汙染和缺氧造成的,黑坑一般是臭底了,水底氨氣較重魚不下底。這種情況不適合釣魚,可以試試釣行程,把鉛墜推到浮漂坐處,讓餌料自然慢慢下落,誘魚就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