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糧食限制出口了,能不能影響到咱們的飯碗?要不要屯糧呢

新冠肺炎的疫情在全球的蔓延使得一些國家開始限制糧食等農產品的出口,截至目前共有八個國家宣佈啟動部分糧食出口限制的舉措,其中包括越南、泰國、柬埔寨、印度等中國糧食進口占比比較大的國家。這不禁讓一些對中國糧食政策不夠了解的人開始緊張起來,這才搶完口罩又要搶購糧食了嗎?

國外糧食限制出口了,能不能影響到咱們的飯碗?要不要屯糧呢

其實,這完全不用擔心,根據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給出的數據,自2016年我國實行糧食收儲制度改革以來,大米的進口數量就開始逐年下降。我國糧食已經連續5年豐收,供給十分充裕,而庫存更是非常充足,現在至少有6.5億噸的糧食存儲,而2019年糧食麵積產量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全年糧食總產量達到了66384萬噸,同比增長了594萬噸。僅市場上的糧食儲備,就能滿足產區3個月,銷區6個月,產銷平衡區1個月的市場供需需求,。而國家儲備糧更是按照14個月的用量來儲備的,在2014年前後,還特地做了一個一千億斤的儲備設施擴建工程。各位可以去國家糧食交易中心查看去年的拍賣紀錄,2019年拍賣的糧食還是2013-2014收購上來的。

國外糧食限制出口了,能不能影響到咱們的飯碗?要不要屯糧呢

這說明,我國的糧食是非常充足的完全可以滿足老百姓的日常消費需求,而且在應對重大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的時候也可以進行有效應對。從這個角度講,大米非常的充足,不需要緊張,不存在缺貨的問題。加上庫存以及去年的存量,我們至少可以保證兩年以上的糧食供給。這足夠我們應對疫情等突發情況。

國外糧食限制出口了,能不能影響到咱們的飯碗?要不要屯糧呢

總體而言糧食供應充足,不會出現大面積缺糧的現象,即使價格短期內有小幅的波動,這也是市場的正常反應。對我們自己要有清醒的認識,知道並且瞭解我國糧食儲備非常充足,要有信心,保持理性消費的行為就可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