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礎攝影入門,快門如何調?

花瓣雨文清


如何設置快門

快門是決定照片清晰與模糊的直接原因,所以也是曝光三要素(光圈、快門、ISO)中最關鍵的要素。那快門究竟怎麼設置才能保證照片清晰呢?

1.安全快門

安全快門就是至少要達到這個快門速度才能保證拍攝對象是清晰的。

通常是以焦距的倒數為標準安全快門,比如50mm的焦段,快門速度是1/50秒為安全。原理是焦段越長抖動就越厲害,快門就要越快。

但是我們沒必要死守這個安全值,在不影響畫質的情況下,快門提更快點更安全。

2.自定義快門值

使用安全快門拍攝通常是對快門沒太高要求,如果拍快速運動的物體或慢門模糊效果需要調至指定快門區域的速度值,才能拍出想要的效果。

比如,拍流水,高速快門可凝固水花,慢門可拍出絲綢般的順滑。

那快門究竟怎麼設置多少合適呢?





以上是各種拍攝題材的建議快門速度,有很好的參考性,具體的速度還得根據當時的場景,比如你與拍攝對象的距離越近,速度要加快,距離越遠可以減慢。

通常快門速度低於1/15秒,須藉助道具穩定手勢或使用三角架,才能穩定畫面。

3.如何設置檔位

常用檔位是(佳能為例):光圈優先AV、快門優先TV、手動擋M

這三個檔各具特色

光圈優先可控制景深,卻不能控制快門;

快門優先可控制快門,卻不能控制景深;

手動擋既可控制光圈也可控制快門,一看就像是老大,很高級的樣子,不排除為什麼有些人喜歡用M檔的原因。

用檔建議:

光圈優先適合大多數場景的拍攝,特別是景深功能會經常切換,可以設定為默認檔位。

快門優先適合抓拍或慢門特效

手動擋會麻煩一點,調了光圈快門可能也要重新調整,換場景後光圈快門可能又要重新調整。好處是可以精確到想要的光圈和快門,不好處就是不智能,全靠手動。當然,習慣了就一樣。

結束語

快門的設置沒有精確的數值,主要是對拍攝對象形成大概快門值的概念,拍攝時根據當時場景在概念值上下浮動即可。

想了解更多的攝影知識,可以關注我,謝謝!


志勵好攝


零基礎攝影入門,按說我會建議從理論學習入手,且仔細閱讀相機說明書,但你想提前進入實踐學習的想法,我也不反對,雙管齊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事半功倍。

快門如何調,我想你問的是:在什麼狀況下,快門速度如何,而不是怎麼去調整快門速度。

當然,快門速度如何調,得看所用的曝光模式。相機一般都有全自動,快門優先、光圈優先的半自動模式,還有全手動的手動調整模式。

初學者,強烈不建議使用全自動模式,感光度、光圈、快門等參數都由相機給出,那還學習什麼?所以至少要從半自動曝光模式學起,而你所說的快門如何調,那正好需要採用快門優先模式。

快門優先模式,是確定感光度參數後,由拍攝者首先確定一個快門速度,然後相機會根據現場光線情況和相機曝光補償設置,自動給出一個光圈值。這種情況下,拍攝者的決定權是快門速度,而照片的景深則交給了相機。

那麼,快門速度的快慢,確定的原則是什麼?在手持的情況下,第一,快門速度不得低於安全快門,特別是對於新手,手持相機功底差,更不能低於安全快門。第二,不管主體的運動速度如何,在光線允許的情況下,儘量讓快門速度更快,除非相機已經提示曝光不足。第三、如果主體是運動主體,則根據主體的運動速度,來提高快門速度。

概念學習:安全快門,就是鏡頭焦距的倒數。比如鏡頭焦距85mm,那麼安全快門就是1\\85s,初學者在拍攝時,快門速度就不能低1\\85s,否則造成照片不清晰的概率就會大大增加。

新手拍照,儘量選擇光線晴好、順光環境、靜止的物體來拍,難度小,快門速度不會太低。這時候新手需要掌握的,什麼情況下大體需要多少快門速度,對某一種環境下大體的快門速度有一個大概的結論。

比如在人像拍攝方面,最好從靜止的人物主體開始練起,能記下在某一環境下需要多少快門速度就是勝利,然後再循序漸進地去拍攝步行的人物主體、高速運動的人物主體,並且記下這種環境下定格人物需要多少快門速度。

快速移動的主體,對於老手也是個不小的挑戰,需要快速對焦,快速構圖等,不太建議新去嘗試這些題材,還是從簡單學起。

在其它很多地方說過,照片清晰是一張照片能否成功的基礎,而照片清晰就需要“對焦準、相機穩”。

快門速度,一定程度上就是“相機穩”的一部分。因為在手持相機即使基本功再好,相機多多少少都存在一定的位移。如果快門速度夠快,那麼相機的位移就幾乎是一個點;如果快門速度不夠快,那麼相機的位移可能就是一段“直線”,這就會造成照片的不清晰,也叫拍糊了。

快門的使用,一般都是面對移動主體時,為了定格運動主體,才會採用快門優先的曝光模式。而採用快門優先的曝光模式,新手更需要記下在什麼情況下所需要的快門速度,時間了,這就是經驗。

把這個練好了,可以再提“光圈如何調”了,然後,就算是進村了,哈哈。


南方之南


快門是照相機控制曝光時間的裝置,這個裝置雖然很小,但非常重要。零基礎攝影入門,快門如何調?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認識和理解。

1、如何認識快門速度?

快門速度就是通過快門調節曝光時間的一個參數。快門速度有一個起始值,並分成若干檔,例如1、1/2、1/4、1/8、1/15、1/30、1/60、1/125、1/250……在光圈固定不變的前提下,每調整1個檔位,可以使鏡頭曝光量增加一倍或減少一半。例如,設定最初快門速度為1秒,如果要增加一倍曝光量,快門速度就向後1檔,調整為2秒;如果要減少一半曝光量,快門速度就向前1檔,調整為1/2秒,依此類推。

快門速度是一種特殊的標示方法,每一檔之間不一定是數字上的成倍遞增或遞減,例如,1/60秒前一檔是1/125秒,1/15秒後一檔是1/8秒,等等。數碼相機雖然都以1檔為基本調節單位,但相鄰兩檔快門速度之間,還設置有中間檔。例如1/15秒和1/30秒之間設置有1/20秒,其作用是更有利於對快門速度的精確調整。

攝影/夏雪

2、如何掌握安全快門速度?

安全快門速度,是指手持拍攝時相對安全的快門速度,也就是說達到了安全快門速度,就可以避免手持相機因抖動而產生的圖像虛糊。一般135相機的安全快門速度就是不低於鏡頭焦距的倒數,例如,手持200MM鏡頭拍攝時,快門速度必須達到1/200秒以上。

在運用安全快門速度時,有兩個因素還必須兼顧:一是使用APS畫幅相機時,要考慮鏡頭轉換系數,尼康相機是鏡頭焦距乘以1.5,佳能相機是鏡頭焦距乘以1.6。例如使用尼康相機200MM鏡頭時,其安全快門速度為:1/(200x1.5)=1/300秒;二是使用有防抖功能的鏡頭時,可以將安全快門速度降低一半。

攝影/夏雪

3、如何根據表現意圖用好快門速度

單反相機的快門速度設置了很多檔位,一般從30秒到1/8000秒可以自由切換,通過B門還可以實現更長時間的曝光,這些檔位完全可以滿足各種創作要求。

攝影是按快門的藝術,不同的快門速度可以產生不同的畫面效果。拍攝相對靜止的景物時,快門速度的高低或許沒有太大的區別,但拍攝運動物體時,畫面效果就截然不同,高速快門可以凝固動態瞬間,低速快門可以表現強烈動感。

以拍鳥為例,當鳥兒在地面覓食狀態時,快門速度在1/250秒即可,而當鳥兒在空中飛翔時,快門速度必須達到1/2000秒左右才能保證清晰銳利。以拍攝流水為例,快門速度達到1/500秒時,飛濺的水花可以凝固成靜止的水滴,快門速度在1/10秒以下時,流水便呈現出絲滑狀的柔美。再如,拍攝城市流動的車軌,曝光時間一般要十幾秒以上,而拍攝天空的星軌,曝光時間最少要幾十分鐘,甚至幾個小時。因此,快門速度的使用,要結合自己的表現意圖。

攝影/夏雪

總之,快門只是相機上的一個基本裝置,其作用必須通過快門速度來實現,而不同的快門速度又可以獲得不同的畫面效果,這就需要拍攝者根據自己的創作意圖來進行控制和選擇。(圖文原創/夏雪)


夏雪視覺


零基礎攝影人,快門如何調?

首先,要知道快門是什麼?快門的作用?

快門就是相機曝光的速度,也就是快門幕簾打開的時間。它決定感光元件上感光的多少。它和光圈有效的配合,達到合理曝光,從而獲得一張再現人們所看到景象的照片。

其次就是在相機上如何設置合理的曝光值。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把相機設置為快門優先模式,通過調整快門速度達到你想要的拍攝效果,光圈的大小配合上相機根據自動測光的情況自動選擇光圈的大小,從而達到光圈於速度合理的組合,得到一張曝光正常的照片。



再次就是在選擇曝光時間時,要根據拍攝對象的運動狀態採取合理的快門值。俗話說得好:快門定格瞬間,慢門表現軌跡。也就是在拍一般物體時,又在用手持拍照時,為了避免手的微小的晃動,時被拍物體虛化了,表現為合焦不穩而產生廢片。人們常說的安全快門速度就是鏡頭焦距的倒數。比如。80的焦距鏡頭,它的最低安全快門速度行為80分之一秒。

合理的利用快門速度,可以拍出不同的效果的照片。如下圖,活潑的孩子在奔跑,就要用較高的快門速度拍,把孩子在奔跑時的姿態定格下來。



下圖是利用長時間曝光,把廣場上的來往行人全部過濾掉。形成廣場前空無一人的場景。



下圖是利用慢門拍的城市夜景公路上行車的軌跡,增添圖片的可讀性。



下圖也是利用慢門把流水虛化,給讀者一個美麗的風景畫。



總之,合理有效的利用慢門速度,拍出攝影師想要的效果,從而達到創作目的。對於初學者,還要多學,多練才能發到作用自如的階段,才能在今後的創作中熟練應用。


賈終嶺


快門速度是攝影時做到正確曝光的要素之一。所以掌握快門速度是十分必要的。

1.快門速度影響照片的清晰程度。如果快門速度過慢就會因為相機的晃動產生照片模糊的情況,這是應該避免的。如果手持相機拍攝最好快門速度不要低於1/60秒,如果拍攝快速移動物體則要相對提高。這裡有一點要說明一下,如果想追拍快速運動物體快門則需要放慢一些。

2.快門影響景深。大家都知道光圈大小可以控制景深,快門和光圈是兩個互相配合的元素。光圈大了快門速度要相應的提高來確保曝光正確。同樣反推如果快門速度慢光圈也要配合著縮小,景深也就產生了變化。

3.快門營造特性。這裡主要是指慢速快門可以營造軌跡效果,如星軌,水流拍出瀑布效果,夜晚車燈的軌跡等。慢速快門配合閃光燈也可以出很多特別的效果。可以嘗試一下。

快門的使用還有好多方法,篇幅有限,這裡粗淺的談一下,期待大家可以補充。






攝影J先生


快門如何調,不同的拍攝題材有不同的快門要求,簡單介紹一下。

1.擺拍,人像快門速度大於鏡頭焦距的倒數且大於1/50秒;



2.抓拍,比如拍好動的小孩子或街拍,快門速度儘量大於1/250或1/500,如果是拍移動速度更快的,快門速度還應該提高;




3.背景模糊主體清晰的車輛1/20-1/60之間,需要保證相機與車輛移動同步。



4.流水,如果是瀑布類的,快門速度1/8-1秒都行,如果是溪流等流動速度慢的,快門速度就相應減慢,白天拍攝一般需要減光鏡,拍攝時多嘗試;





5.星空攝影,15-30秒,太慢會產生拖尾現象,如果拍攝星軌快門60分鐘以上或使用堆棧功能;

6.打鳥,要完全凝固住飛鳥,快門速度需要1/2000以上,想拍出翅膀的動態模糊效果快門在1/500左右。

如果有鏡頭防抖,拍攝靜物時快門速度可以降低1-3檔。


三睿攝影


攝影新手最想知道的10件事

焦距

鏡頭的焦距是什麼呢?簡單來說,就是一個鏡頭能拍多遠或者多寬。數字越小,焦距越短,視角也就越廣,反之,數字越大,焦距越長,視角就越窄。例如300mm的超遠攝鏡頭,只有8°的視角,而8mm的超廣角鏡頭,則擁有180°的視角。

在拍攝不同題材時選擇不同的焦距,一般來說,24mm以下的廣角鏡頭多用於拍攝風光,而50mm、85mm則更適合拍攝人像。

光圈

光圈是一個用來控制光線透過鏡頭,進入機身內感光面光量的裝置,光圈我們一般會用f來表示,像f/1.4、f/8等,f數值越小,則光圈越大,進光量就越多,照片會越亮;f數值越大,光圈越小,進光量較少,照片會較暗;另一方面,光圈的大小還會影響景深。大光圈景深更淺,拍攝人像背景更虛化更加夢幻。用小光圈背景會更為清晰,拍攝風景能保證捕捉清晰的大畫面。

景深

景深是指在相機鏡頭前沿能夠取得清晰成像時所測定的被攝物體前、後距離範圍。通俗來說,就是相機對好焦之後,在最近和最遠有兩個清晰臨界平面,這一前一後兩個平面的距離就是景深。

那麼景深有什麼用呢?它的意義取決於作者的表達意圖。淺景深有助於虛化不必要的元素,使畫面更簡潔有層次感,更易突出主題;深景深則可以涵蓋更多的畫面細節(常用於風光和紀實)。雜亂背景前拍攝人像,開大光圈,縮窄景深,虛化背景,能讓人物更鮮明。

除了開大光圈外,若想製造淺景深,還可以通過縮短相機與被攝者的距離,增加主體與背景的距離,來達到更明顯的虛化效果。當然,使用長焦鏡頭,也能壓縮主體和背景,達到虛化的效果。

快門速度

顧名思義,快門速度的多少就是指的傳感器暴露在光線中的時間長短。較低的數字就表明較慢的快門速度,如1/3秒就是曝光三分之一秒的意思,此時的曝光時間就比較長;較高的數字就表示較高的快門速度,此時傳感器的曝光時間就比較短。快門速度越高,就越能夠將快速的動作定格,捕捉猶如凝固的效果。快門速度越低,捕捉到的動作將會模糊,使用慢門長時間曝光的話,更會令拍攝的運動對象變得朦朧。

一般情況下,當我們在拍攝靜止的動作時,只要保持安全快門值,就能拍出清晰的畫面。(安全快門:1/鏡頭焦距。假如你使用的是50mm的鏡頭,快門值達到1/50便可以拍到不手抖,不模糊的照片了。)

對焦

對焦也叫對光、聚焦。通過相機對焦機構變動物距和相距的位置,使被拍物成像清晰的過程就是對焦。相信對焦大家都懂,但如何正確對焦、不跑焦,才是讓人苦惱的問題。那麼如何避免跑焦?在排除器材本身的問題外,記住以下幾點:

1)保持安全快門拍攝(至於什麼是安全快門,上面有提到)

2)保持相機穩定(利用三角架或是身邊的倚靠物,避免相機抖動)

3)對焦對在眼睛上(在拍單人照,特別是半身特寫時,一般都是把焦點對在眼睛上)

4)弱光環境下,採用手動對焦(環境光線太暗時,採用自動對焦,經常無法對焦,甚至莫名其妙地跑焦)

5)儘量不使用最大光圈(這一點關係到鏡頭的質量問題,普通的鏡頭,如果將其光圈全開的話,成像往往不夠銳利,甚至會出現跑焦的情況)

構圖

構圖是表現作品內容的重要因素,它是確定並組織元素以產生和諧照片的過程。作為剛入門的新手,不必把幾十種構圖都謹記於心,只要記住以下這幾種最常用、最簡單的,再搭配使用,便也能拍出不錯的作品。1)三分法:

構圖時用兩條豎線與橫線將畫面等分成三分,猶如書寫一個「井」字,將拍攝主體放在四個交叉點上,是最穩的拍攝位置。

2)對角線構圖:由畫面的一個角延伸到另一角,這樣的構圖可以給畫面添加動態的張力,讓照片看起來更活潑。

3)居中構圖:把主體放在畫面中心,畫面看起來平衡、穩定、相呼應。

4)框式構圖:選擇框架式前景,能把觀眾的視線引向框架內的景物,突出主體,同時也能製造出縱深感。

用光

都說攝影是光的藝術,用光既是一種基本功,又是體現攝影師水平高低的重要內容。無論你多會擺弄相機,多會構圖,最終在完成的影像上,你會發現,還是光起到了最決定性的作用,因為攝影本來就是用光在繪圖。光源主要分自然光和人造光兩種,光質則分硬光和軟光。而光位,最常見的有以下4種:1)順光:順光是攝影時最常使用的採光手法,是從被攝體正面照射過來的光線。它的特點是能把被攝體的形態和顏色表現得非常到位。

2)側光:凡是從被攝物的左右側面45度-90度角打來的光線,都可以泛稱為側光。側光千變萬化,只要在拍攝時稍微改變光源角度,就能為整張照片營造出截然不同的效果,增添戲劇性。

3)逆光:從被攝體後方照射過來的光線,從被攝體正面看,被攝體輪廓光顯得非常明亮,閃爍的光輝很漂亮。這是最具戲劇張力的用光方式,可以創造富有戲劇感或意境的影像。

4)頂光:從被攝體頂部往下照射的光線,在戶外,最常遇上頂光的時刻大約在上午11點到下午3點左右。在頂光下拍攝,人物的鼻下人中處和脖子處容易產生陰影,顯得不怎麼好看。

黃金時間

很多人都會問,一天中什麼時間最適合拍照呢?

一般來說,避開中午12點-3點這個時間,其餘時間都比較適合在戶外拍攝。當然,最佳的拍攝時間還要數一天中的“黃金時間”。所謂黃金時間,指的是日出後、日落前1個小時左右。黃金時間陽光的照射角度下降,不會從人物正上方垂直投射,而且傍晚相對於中午陽光柔和,避免了在人物面部形成強烈的陰影。

除非是拍攝強烈明暗對比、剪影等風格化的作品,此外都儘量選擇黃金時間進行創作拍攝,光質更柔和,夕陽呈現的暖調和人物膚色也更為相襯。

消除陰影

陰影能突顯立體感,但出現在人物的面部的光照陰影過強,導致「陰陽臉」出現的話,此時的陰影是應該規避的。

恰當使用閃光燈以及反光板,對人物的背光暗部進行補光。

閃光燈避免直接閃光過硬,可以使用柔光罩調整閃光燈,這就是比較高級的操作了。

提高審美

要想拍出好的作品,除了熟練掌握相機,學會用光、構圖這些基礎技巧外,提高自身的審美更是重中之重,畢竟,想法是複製不來的。我們只有看過看更多優秀的作品,從中獲取更多靈感和創意,日積月累,轉化為自己的東西,才真正能拍出屬於自己的好作品。


小熊新視覺


快門速度就是我們在進行拍攝的時候的時間快慢。我們在拍攝一些膠片的攝影中,是可以通過調節快門的速度來達到一種光線感的,可以讓畫面裡面的光線變得更加的好。那麼我們要如何進行調節快門的速度呢?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說一些相機的快門速度是怎麼調節的。想學攝影可以瞭解一下。

  1、快門速度的衡量標準是秒。或者在大多數情況下,是秒的分數。表達快門速度的分數中,一般用1/xxx來表示,分母越大,快門速度越快。舉例來說:1/1000的速度遠遠超過1/30。

  2、在大多數情況下,你可能必須使用1/60及其以上的快門速度。因為在拍攝時,常常會有輕微的抖動,這時如果你使用很慢的快門,你的照片就會模糊。如果你使用慢速快門(低於1/60)來拍攝照片,你最好使用三腳架,這樣,你使用慢速快門拍攝時,照片就不會模糊。

  3、數碼相機的快門速度是成倍增加或減少的。你通常會有以下幾個快門速度的選擇:1/500,1/250,1/125,1/60,1/30,1/15,1/8等等。這種“倍增”的設定是方便攝影師記住光圈的設置也增加了一倍的大小。因此增加快門速度一檔,以及降低光圈大小一檔將帶給你類似的曝光設置。

  4、有些相機也給你選擇很慢的快門速度。但是就像我們說過的一樣,快門速度還是以秒為單位。比如(1秒,10秒,30秒)。當你想在非常暗的場景下,一個鏡頭捕捉到大量的運動,或者想拍下某些特殊效果。這種快門速度就非常有效。當然,還有一種更慢的快門,這就是“B”模式,當你用數碼相機設置成B快門時,當你按住快門不放,快門就會一直打開。

5、凍結圖像中的運動,選擇更快的快門速度。如果讓運動模糊,你就要選擇一個較慢的快門速度。你應該選擇的實際速度會應該取決於你拍攝的主題的速度是多少,運動並總不是壞事。我一個朋友告訴我,他總是使用較快的快門速度,他無法理解別人為什麼要用慢速的快門來模糊自己的照片。但是,我告訴他:有時運動的照片更好。比如當你拍攝瀑布時,你想展現水流的速度;當你拍攝賽車時,你想給我們展示它的速度。當你拍攝星空時,你想展示星星的隨著地球自轉移動。在以上所有情況中,選擇一個慢速的快門速度,將是你的唯一選擇。然而,在這些所有情況下,你需要使用三腳架,否則你會讓相機本身的晃動展示在照片中,這將破壞你的成相質量。

  以上,就是相機調節快門的方法,大家現在學會怎麼調節相機的快門速度了嗎?快門速度並不是越快越好,也不是越慢越好,而是適合當時的拍攝就是最好的。有一些鏡頭和畫面是需要比較快的光線和速度的,那麼可以適當的調節到比較快的程度。如果是需要一些慢快門速度的,最好不要調節那麼快,不然出來的效果是比較差的,記得以適當為主。


時光流轉一別經年


初學者可以先看一下相關書籍作為鋪墊

拍攝過程中,如果是天氣晴朗的時候,光圈快門數值在11/125試拍幾張,在根據拍攝出來的圖片亮度進行調整相對應費光圈快門數值





用戶11665717925


快門就是拍照的速度,也是照片曝光的時間,快門速度影響著照片的亮暗,新手在拍靜物的時候,快門速度最佳選擇是1/100-1/200,在拍動態的時候,最佳選擇在1/200-1/400,這樣能較好抓拍到物體,不會模糊。在適合的iso情況下可以對快門進行這樣的調節,能保證照片的曝光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