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一種可能,恐龍演化成高等動物,乘坐光速飛船離開地球?

最近有人在問我:“恐龍會不會進化成高智能生物,造光速飛船,遠離地球了?”

首先我必須要說,之所以會提出這個問題,其實是因為不瞭解為什麼人類可以擁有如此高的科技水平。


有沒有一種可能,恐龍演化成高等動物,乘坐光速飛船離開地球?

為什麼人類可以造飛船,恐龍不可以?

很多人認為,恐龍已經滅絕了,我們現在對恐龍的瞭解都是通過化石,但是類似於智商、動手能力等抽象的物體,不會留下化石,那麼人類如何斷定它們不會造出光速飛船。


有沒有一種可能,恐龍演化成高等動物,乘坐光速飛船離開地球?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用狗狗舉例子。

假如狗狗能聽懂你說話,也能和你交流,甚至智商和你一樣,你們甚至在同一個崗位工作,但是它的身體結構仍是現在的模樣。

現在問題來了,比如說造飛船需要用到計算機編程,也就是“代碼”,那麼你一分鐘可以敲出60-100個字符,但它可能一個都敲不出,因為它們的“手”無法像你一樣靈活。


有沒有一種可能,恐龍演化成高等動物,乘坐光速飛船離開地球?

實際上,敲代碼已經是非常簡單的事情了,其他的精密儀器對手部靈活性要求更高,比如:芯片。可能你會認為,狗狗的手雖然無法操控芯片,但它們可以使用機器來操作,但你要知道,機器也需要靈活的雙手製造。

也就是說,從手部結構來看,無論是狗,還是恐龍都無法操控精密的儀器,因此它們的文明根本無法發展。

但是,以上的假設,是建立在它們擁有人類智商的情況下,實際上恐龍似乎很難擁有人類如此高的智商。

智商和大腦

在大多數哺乳動物中,大腦皮層佔大腦大小的10%-40%之間,而靈長目動物可以達到50%,人類可以達到80%。人類的大腦皮層中神經元數量也非常多,大約有150億個,而且,人類的腦容量相對於其他動物而言更大。


有沒有一種可能,恐龍演化成高等動物,乘坐光速飛船離開地球?

那麼,為什麼人類的腦容量這麼大呢?為什麼會擁有如此多的神經元呢?

科學家研究就發現,如此複雜的神經元可以幫助我們處理更多的信息,比如:圖像信息,遠古時期人類生活在樹上,需要實時判斷與另外一棵樹的距離。

再者,人類是群居動物,在群體生活中,如果擁有察覺別人情緒的能力,顯然會幫助自己更合群,更合群會讓自己更容易活下去。


有沒有一種可能,恐龍演化成高等動物,乘坐光速飛船離開地球?

其次是靈長類動物非常善於交際,每天花很長一段時間用於社交上,彼此分享八卦、信息。

而這一切,都需要調動人類的大腦,人類分享交流的知識越多,需要調動的神經元就越多。再加上人類體型較小,但每天獲取大量的能量,導致人類有富裕的能量可以供養大腦,所以人類的腦容量變得越來越大,直到成為今天的樣子。

恐龍之所以不會製造出飛船,其實就是因為它們的腦容量太小了。

科學家對比過霸王龍和人類的腦容量,發現它們的腦容量和人類差不多大,但是相對於9噸的體重而言,霸王龍的腦容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有沒有一種可能,恐龍演化成高等動物,乘坐光速飛船離開地球?

食草類恐龍的腦容量更小,大概只有網球那麼大。

如此小的腦容量,必然無法支撐起復雜的運算以及處理信息的能力,所以恐龍的智商完全沒辦法和人類相比。

而且,目前人類都無法制造出光速飛船,更不用說智商不如人類的恐龍了。

如果恐龍發明出光速飛船會怎樣?

我們做個假設,如果恐龍真的不可思議地發明出了光速飛船,那麼它們真的能星際移民嗎?實際上考慮的還是太簡單了。

首先,任何有質量的物體,速度都不可能達到光速,這是由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推導而出的。再者,即使達到了光速,那麼能量問題也是阻礙星際移民的障礙。我們知道,人類一共進行過3次能量革命,分別是:使用火;第一次、第二次工業革命;以及正在進行的新能源革命。

每一次能量革命的變革,都提升了人們對能量的使用效率。


有沒有一種可能,恐龍演化成高等動物,乘坐光速飛船離開地球?

但是,即使飛船使用目前人類最高效的能量使用方式,速度都遠遠達不到光速。甚至連接近光速都達不到。目前朱諾號探測器速度才73.6km/s,而光速是299792km/s。

如果恐龍能達到這個速度,這意味著它們使用能源的方式比人類更加先進,甚至可能會直接使用太陽的能量,在太陽周圍裝置太陽能收集器,也就是戴森提出的戴森球。

但是,我們目前並沒有看到太陽外側有戴森球裝置,因此恐龍是無論如何都不會乘坐光速飛船離開地球的,它們和其他生物一樣,隨著地球環境的變化而消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