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澄:歐美全面建設方艙醫院時,股市可以開始抄底

作者 | 市界 沈鵬飛

國外新冠肺炎確診人數不斷再創新高,資本市場受其影響,美股已經從最高點下跌超過30%,歐洲股市泡沫被大幅擠出。何時才是抄底的良機?

4月2日晚7:00,私募基金經理,雪球大V(雪球號:量化招財貓),張澄,做客“市界老友記”第27期,疫情期間量化怎麼幫助我們判斷疫情的發展及判斷疫情對市場的影響。

張澄:歐美全面建設方艙醫院時,股市可以開始抄底 | 市界老友記

一、新冠疫情的量化

疾病中,非傳染病只能影響少數人,只有傳染病有公共的影響。傳染病在人類歷史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歷史上鼠疫,俗稱黑死病,曾經殺死歐洲三分之一的人口。

起源於美國堪薩斯的西班牙流感曾經造成全球2000萬-5000萬人口死亡,也使得一戰難以為繼。傳染病如果不加防護,有可能在長期內形成指數級的傳播,使得社會癱瘓,造成其他的社會災難。

隨著現代醫療衛生條件的改善,主要是疫苗的防護,其次是通過消滅老鼠、蚊子,健康衛生習慣的養成,很多歷史上的傳染病已經基本消失,但還是有一種傳染病困擾著大家。這就是新的肺部傳染病。

肺部傳染病通過飛沫、接觸傳播,在現代社會還無法被阻斷。最近多年,形成較大影響的新冠、SARS、埃博拉、MERS都是肺部傳染病。

如果還有下一次大規模的傳染病,基本上還是肺部傳染病。

怎麼量化疫情?最重要的參數有4個。

第一、R0,基本傳染數,指在沒有外力介入,所有人都沒有免疫力的情況下,一個感染到某種傳染病的人,會把疾病傳染多少個人的平均數。

R0 < 1,傳染病將會逐漸消失。R0 > 1,傳染病會以指數方式散佈,感染人數會出現指數增長,成為流行病。

本次新冠的R0高達3.88,如果不加控制,感染人數每天增加20%。

哈佛大學生物統計系的林希虹教授研究了新冠肺炎在不同的措施下的R0。在武漢,新冠病毒的R0在沒有措施的情況下是3.88。在封城之後居家隔離期間是1.25。在廣泛建方艙醫院“應收盡收”之後是0.32。

張澄:歐美全面建設方艙醫院時,股市可以開始抄底 | 市界老友記

實際的傳播係數

這其中也有戴口罩的作用。最近西方國家有一些奇怪的說法,比如說戴口罩對普通人有沒有用。主張口罩無用的論據是新加坡測試病房裡面空氣中無病毒,環境中病毒較多。

新加坡的報告,顯示環境中吹風機上的病毒很多。應該是負壓病房吹風機把空氣向外吹,病毒粘在吹風機上,這個解釋最合理。

西方媒體說口罩無用是在故意撒謊,主要是口罩為了集中供給醫護。但是撒這種謊是有後患的。等口罩充足了,大家會不會安心戴口罩也是未知數。

日本在過去就有很強的戴口罩的習慣,不封城、不停工的狀態下,全民戴口罩有可能能夠降低R0到1。

還有一個大家可能關心的問題,就是無症狀感染者的傳染,根據中國cdc寧波局的研究,無症狀感染者的R0是低於1的,所以大家不用擔心。國內只要做好入境病人的隔離就好。

第二、感染人數。這是衡量疫情規模的指標,依賴於檢測的力度。本次新冠的感染人數還在不斷的攀升。而且從對R0的分析來看,最終的感染人數和所採取的措施嚴重相關。

由於衡量疫情規模各國依賴於檢測的力度,數字可能不準確。我們可以利用出國人口在海外被檢出的比例來估計全國的病人數據。

根據在國外截獲病人數據,參照帝國理工論文的算法估算。到2月28日,伊朗實際患病35000人,意大利1600人,日本2000人。到3月22日,美國的病例已經有13萬人。疫情的下一個重點是美國,從檢出率來看,紐約從上週的30%上漲到了近期的50%,至少紐約的疫情是惡化的,疫情傳播還沒有減速。

第三、重症率,對於肺部傳染病來說,重症很有可能需要呼吸機、ICU等資源。

本次新冠的重症率高達10-20%,非常佔用醫療資源。這是新冠最要命的地方。

任其發展,一定會造成醫療資源不夠。武漢是首個被擊穿的地方,後面還有意大利和西班牙。總體來說,如果不加隔離,感染人群達到70%才會停止傳播,這一數字遠超所有地區的承載能力。

張澄表示為了避免醫療資源不夠,只有封城+建方艙或者戴口罩才能阻斷傳染。

因此,可以認為在封城和戴口罩措施出臺之前國外無法控制疫情。

由於中國先發生了疫情,之前採購全球大部分的口罩(20億隻),歐美現在口罩不足,可以採用的只有封城策略。

如果最終的目標是群體免疫,按照R0,要有70%以上的有抗體,才能形成群體免疫。按照英國的情況預計需要5年才能夠不擊穿醫療資源,這個是目前無法做到的。如果最終的目標是等疫苗,有一定的可能會實現。

第四、死亡率。本次新冠的死亡率高達1-2%,如果重症無法得到治療,死亡率會急劇攀升,甚至有可能達到10%。

美國的各個州的疫情處於不同的階段,華盛頓州和加州處於封城階段,紐約雖然名義上沒有封城,但是採取了類似封城的措施。

美國現在處於封城階段,由於缺少口罩,外加措施不如國內嚴格,R0預計大於1.25,病人的規模依然是指數增長的。如果不能做出改變,可能有兩個結果:1、大概率會擊穿當地的醫療資源,然後開始更嚴格的封城,建方艙醫院。2、小概率是疫苗很快研發成功。

二、疫情對市場的影響和市場機會

今年的新冠疫情對市場一共產生了兩波影響。

第一波是2月3號A股開盤後,股指迅速下跌,之後逐步恢復。中國的疫情基本上得到控制,但是受到歐美市場的拖累,還是充滿了不確定性。

張澄認為宏觀的確定性高的市場機會(包括做多做空兩方面)主要在歐美市場。

第二波,市場產生了超預期的影響,尤其是對歐美資本市場和原油市場影響極大。影響的路徑如下:

1、歐美市場處於高點,加上疫情早期未出臺有力的措施,導致股指暴跌。美國股指發生了5次熔斷,股指下跌超過30%。

2、封城措施的實施,原油需求不振,導致油價下跌。俄羅斯率先增產,沙特隨後跟進。油價累計下跌70%。

經濟因為停擺肯定是比較差,但是會不會造成大規模的債務違約,造成金融危機有待觀察。

現在有可能出問題的是美國的頁岩油行業的債務。為了對付疫情,各國開始放水,短期內市場可能下跌,長期市場大概率會受益。

疫情也帶來了兩個的機會,一個是做空,一個是抄底。我們知道,為了避免快速傳播,只有封城或者戴口罩才能阻斷傳染因此,可以認為在群體隔離和戴口罩措施出臺之前疫情無法得到控制。

宏觀上可以利用歐美國家出臺封城措施前,做空這些國家的股指。不過,現在大家都已經封城,做空的時間窗口已經過去了。

張澄認為抄底的時間窗口還沒到,到歐美開始全面建設方艙醫院就可以開始抄底了。

具體到行業,疫情受益的行業首先是某些醫療行業,口罩、呼吸機、ecmo相關的,還有相關特效藥。

疫情對線下的各行各業影響巨大。主要是旅遊、餐飲這些行業,這些行業可能會有大規模的失業。線上行業一般是受益的,尤其是遠程工作還有生鮮外賣相關的軟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