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酒深度思考的行業觀察

果酒,不僅是飲品,也和藝術品一樣具有投資價值。在股災中,股票市場可能會崩潰,但果酒永遠不會貶值,因為喝酒的人永遠不會消失。

目前我國果酒,就生產所需原料和工藝完全不同的果酒就有數十種。然而,在國內一些知名大型超市中調查發現,貨架上擺放的果酒品種卻很少。這是因為中國的果酒(非葡萄酒)市場沒有開發價值嗎?還是意味著果酒市場是中國酒業市場中的一個亟待填補的空白?

據中國釀酒工業協會果露酒專業協會統計,中國的果酒品種目前已有數十種。南有楊桃酒、荔枝酒、枇杷酒等,北有草莓酒、棗子酒、柿子酒等。而且荔枝酒、李子酒、蘋果酒都獲過國際大獎。與生產品種日益增加的局面相對應的,是在大城市主要賣場中果酒推廣的乏力。在2003年,果酒產量約30萬噸,利潤增長112.64%,銷售收入增長70.47%,而同期的銷售費用只增長了46.85%。

果酒深度思考的行業觀察

市場推廣投入不足,客觀上造成了果酒知名品牌少。人們通過廣告瞭解的果酒品牌很少,同時在大賣場中也只能見到不多的果酒品種。其結果自然是總量增長,而少數大品牌的市場佔有更加集中。

這種總量增長,而名牌集中的趨勢在今天的市場上表現的十分明顯。本人在超市看到,除葡萄酒外,能夠擺上超市貨架的果酒品牌非常少,在通路終端加大投入,被明顯擺放甚至進入堆頭碼放的品牌基本就是在電視、平面媒體投放廣告的幾個而已。這些品牌基本是枸杞酒。

果酒深度思考的行業觀察

資源和政策有優勢

利用新鮮水果釀酒或者生產配製酒,產品具有水果的天然香味和白酒的純正口味。果酒含有多種氨基酸和維生素,極富營養和保健功能,而且中國的水果品種多、產量大,資源十分豐富。

和糧食相比,我國的水果產量較大,加之釀酒所用的水果為蘋果、梨和桃子等大眾水果,而我國每年都有許多水果因找不到適當的銷路而造成爛市的局面。如果將水果釀酒的技術在全國推廣,那麼不僅可以在糧食進口增加的局面下將中國白酒業解脫出來,同時還可以解決相當一部分水果的銷路,促進水果等農副產品轉化。此外,採用水果釀酒,其廢渣還可釀醋,釀醋後的固體材料經發酵又可製作飼料,整個生產過程可極大地節省成本。

果酒深度思考的行業觀察

實際上政策因素也是果酒產品足以被看好的一個重要原因。現在白酒業實行的是“雙重標準計稅”的限制性政策,運營成本較高,而果酒不屬於受政策限制的酒種,很有可能因此成為酒生產企業在中國酒類市場轉型的選擇。這種變化正是國家制定產業政策時所希望看到的結果。

現在,酒類產品的主要消費者是一些經常飲酒的人,他們往往在應酬局面時不得不飲,應酬已使飲酒成為一種負擔而不再是享受。果酒集低度、營養、保健、功能和口感獨特為一體,在維護人體健康的同時,使調養應酬兩不誤。如果果酒市場品種繁多,人們經常變換消費品種可以在獲得健康的同時享受飲酒樂趣,體會新鮮感。從這個角度看,果酒有理由成為餐桌上的重要一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