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陝南和陝北,為什麼叫陝西省?

長空45852597


陝西可以分為三個板塊,榆林、延安,稱為陝西北部(簡稱陝北),西安、咸陽、渭南,寶雞,稱為陝西關中,漢中、安康稱為陝西南部簡稱(陝南)。


陝西張大強


西周時期,周公、召公瓜分勢力範圍。以三門峽一帶為界線,陝縣以東歸周公,以西歸召公管轄,也叫分陝。以後就有了陝西的說法。

但其實現在的陝西是元代形成的。合併了漢中、陝北。


司馬公說歷史


陝南地區從西往東依次的是漢中、安康、商洛三個地市。

陝南北靠秦嶺、南倚巴山,漢江自西向東穿流而過。陝南的漢中、安康自然條件方面具有明顯的南方地區特徵,主要栽種水稻,盛產桔子、茶葉。主食是大米、麵食。漢中、安康尤其是漢中方言接近四川、重慶方言。商洛北部的方言接近陝西官話(中原官話的一種,也稱為關中話),西部、南部各縣方言比較多,分別有:下湖話、客家話、江淮話、西南官話等。

陝北,特指陝西的延安和榆林地區。他是相對於陝西的陝南和關中而言的,因為它地處陝西北部,故稱為陝北。該地區東隔黃河與晉西相望,西以子午嶺為界與甘肅寧夏相鄰,北與內蒙古相接,南與關中的銅川相連,其範圍包括榆林和延安的25個縣區。

根據陝西省地理國情監測成果,陝西省最北位於榆林市府谷縣古城鄉,各地市中,行政區域南北最長是榆林市,為312.0千米。確定陝北——關中界線為:由西向東依次為黃陵——旬邑分界;印臺區玉華鎮;宜君縣哭泉鄉、雲夢鄉、王石凹鎮;印臺區——富平縣分界;白水縣林皋鎮、蕘禾鎮、北塬鄉;白水——洛川分界;黃陵——澄城、合陽分界;韓城——合陽分界;韓城市芝陽鎮、巍東鄉、新城街道、西莊鎮、龍門鎮。

“陝”在哪裡?查地圖一看,陝是一個地名,它不是陝西省,而是河南省的一個縣,叫陝縣。今天的陝縣歸三門峽市管轄,上世紀五十年代因為在黃河上修建三門峽水庫,地圖上才出現了三門峽市。歷史上,陝縣稱陝州,也叫過陝原,是一個很大的行政區。陝州之西便稱作了陝西!

陝西的簡稱秦也被很多人誤讀,秦,原來不是指陝縣之西!真實的秦地不是陝西而是甘肅省的天水。準確講,是甘肅省天水市的秦安縣。如今秦安縣所在的地方,古時又稱作隴右或隴西。一個被稱作“秦”的部落人群,從這裡出發,向東遷徙,越過隴山,進入渭河中流地區,也就是今天陝西的寶雞地區。秦人在這裡繁衍,公元前的某一年,周天子遇難,秦人護駕有功,周天子嘉獎秦人,提高了秦人的爵位等級。從此,秦人和中原各國的國君有權利平起平坐了。秦人從野蠻部落變成了文明氏族。再後來,周天子勢微,周朝的首都由陝西西安遷到了河南洛陽,秦人乘虛東進,反客為主,把自己的老窩由寶雞遷到了咸陽。渭河兩岸的八百里秦川便成了秦人的天下,周王朝雖然這時還沒有亡,但周人的家鄉已經被秦人全面佔領了。從此,陝西就成了秦地。


西北南果果


陝北和陝南差異巨大,為什麼還能合在一個省?陝北氣候屬於北方氣候,陝南氣候屬於南方氣候,陝南人喜歡吃蒸麵,陝北人喜歡吃火燒,明明差異如此巨大,怎麼就會合到一個省,成了陝西呢?其實之所以二者差異巨大卻能共存在一個省裡面是有原因的。而這些原因,與我國曆史的發展密不可分。

我國古代因為戰爭的原因,天下四分五裂,所謂分久必合正是這個道理。在漸漸的大一統觀念面前,融合似乎已經是不可逆轉的趨勢,於是在這種趨勢下,距離很遠的地區依舊可以融合,更不用說是陝北和陝南兩個距離並不是很遠的地區。陝南是秦嶺以南,陝北是陝西西北,比起真正的南方和北方,兩個地區的文化交流有很優越的地理條件。

除了不可避免的文化交流原因,其次還有很多的戰爭原因。大家都知道陝西是一個重要的必爭之地,中國古代曾有數個王朝在這建都,可見其重要,而相對於延邊的一些列地區,也經常被看做是軍事必爭之地。翻越歷史不難發現,在抵禦匈奴時,兩個地區就已經有了試探性的融合,只是並未有很大交集。接著在歷經三國、五胡十六國等戰爭之後,到了唐朝,一個大一統的王朝不但統一了天下,還對當時的地區進行了劃分,從而方便管理,而陝北和陝南也趨向於合成一個省份。

到了北宋,陝西正式被劃分為省級別,只是陝南和陝北被拆了個亂七八糟,此時的陝西甚至還夾雜了現在四川的境地,並不是現在看到的陝南和陝北。元朝時,陝西才與四川有了明顯的劃分,而陝西的區域逐漸明朗化。明朝陝南明確歸了陝西省,至於陝北卻還在被分割狀態,一直到了清朝,陝西才有了現在地圖上的陝西,而陝北和陝南也成了陝西的一部分,再沒有被分割。


豐林易道


陝西省是以山川得名。

周成王時將王畿千里之地(西起涇渭平原,東抵伊洛流域)以陝陌為界分為東西二部分,因而後人稱陝陌(今河南陝縣西南)以西地區為陝西。

唐代設置陝西節度使,這是陝西作為政區名的開始。

元代設陝西行中書省。簡稱陝。

又因春秋戰國時代為秦國地,故此地也簡稱“秦”。


三條犬的風


我們現今的省界通常以自然地形(山、河、湖等)為界,如河南、河北以分屬黃河的南北而得名,湖南湖北以位屬洞庭湖的南北而得名,山東山西以分屬太行山的東西而得名等。但卻有這樣的一個省份,其省份的得名卻源於鄰省的一座小縣,這便是陝西省。

在河南省三門峽市,有一個叫陝縣的地方,現在已經是陝州區了。

這裡就是陝這個地名的發源。秦孝公十年,就是公元前390年,離現在有兩千四百年了,還沒有一統天下的秦國,就設置了陝縣這個行政建制。北魏孝文帝時候,改陝縣為陝州,之後年餘年,陝縣和陝州交替成為這個黃河邊地方的名字。宋代的時候,在幾天的陝西地區設立一個大的行政區域——路。名字叫做陝西路,因為此路位置就位於陝州以西。

今天陝西的行政範圍,是以西安為中心,以南漢中安康稱陝南,以北延安榆林稱陝北,以西寶雞稱陝西西府,以東渭南稱陝西東府。現在陝南陝北,西府東府純粹是指陝西省的方位區域同古時陝西省的陝和西根本不同。

當今的陝西行政範圍與西周時期所謂的“陝西”有很大的不同,而陝西省中的“陝”是位於河南省境內的陝縣,陝西境內無“陝”。

以上屬於小編的觀點,而且陝南,陝北,關中,三地皆不同。

單獨叫陝南,或者叫陝北,或許關中都不合適。

單獨一地不能代表整個陝西省,而叫陝西正好符合。


墨染幻塵


陝西的西是以中原地理位置而言的,就如東南,塞北一樣,也就是河南洛陽開封一帶,這裡是自古以來的中原的核心區,陝西很明顯在中原以西,在春秋戰國時的秦國,也以西戎為對手。故而稱西,這和省內的南北參照物是不同的。


趙章衝


小編,你算是問對人了!答案我只悄悄告訴你一人,你們那最早也叫過陝南郡、陝北郡之類的。據說有一天西毒歐陽鋒,路經你們那,一眼就相中了你們那的白駝山,大喜過望,於是拿著手中的烏金蛇杖,往地上用力那麼一杵,高聲叫到:南帝北丐在我西毒眼裡算什麼!說完,眼睛垂視了下,站在身旁的完顏洪烈,完顏洪烈也是個明白人,即刻叫道:那,那以後此地,就應予武林至尊西毒的名號蓋定,叫--陝西郡!(就這一直下傳,如今就叫陝西省了!)(小編你如果信了,就當我沒說![捂臉])


吳吳吳


陝南,陝北,是陝西的地域劃分,故名思意,一個在陝西的南部,一個在陝西的北部,這既不奇怪,也很明瞭。這和有遼東,有遼西,怎麼還有遼寧一樣。

自元朝建行省制,陝西從南到北區劃為一省,因處於陝縣以故名陝西。

再重申一下,陝南,陝北,是陝西的下屬地域,也是陝西南部和北部的簡稱。


漢上樑州


陝南和陝北:是指陝西省內地理位置方位、方向標誌、標記與標識區位、區分圖。

陝西省:是指中國行政區劃圖和中國地理位置的方位、方向標誌、標記和標識區位、區分圖;它是根據、依據在中國地理位置方位、方向的西面、西方,稱之為:陝西。

陝:漢字的原意和本義———是指兩邊高原、高山或河流夾在中間的狹長地區、地帶、地脈、地形、地貌、地圖與地理位置,稱之為: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