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靜茹說電影——美國國寶級電影《雨中曲》

先來說點電影常識,1895年12月28日,出生於法國的盧米艾爾兄弟,在一家咖啡廳將他們拍錄的《工廠大門》推向觀眾:下班時間,工人們水洩般從工廠右邊大門出來,左邊小門則間隔性走出一兩個人來。短短一分鐘的黑白片,沒有故事,沒有聲音,但足以讓億萬後人膜拜記錄,它的面世,被電影史確認為電影誕生日。在之後在三十多年的時間裡,電影人在無聲電影裡摸爬滾打,將電影業推到一個新高度,直到今天,許多電影構圖和鏡頭語言還是沿用那時候的方法。

歐陽靜茹說電影——美國國寶級電影《雨中曲》


“等一下,等一下。你還什麼都沒聽到呢!”這一語雙關的話出自電影《爵士歌手》,它是華納公司拍攝,於1927年10月6日上映的,它像《工廠大門》一樣被載入電影史冊,公開的文字這樣說:《爵士歌手》標誌著有聲電影的誕生。電影《雨中曲》側影記錄的正是1927年,無聲片時代升級轉型到有聲片時代,電影行業裡發生的諸多有趣故事,一方面,它涉及編劇丶幕後丶製片人丶明星丶替身演員等問題;另一方面,它涉及有聲電影初期技術方面的聲畫不同步丶配音麻煩丶表演風格變化等問題。

《雨中曲》1952年上映,導演是被稱為“好萊塢音樂劇之王”的斯坦利·多南,主演是好萊塢歌舞片巨星吉恩·凱利,這是一個經典設計的大情節故事。

它說的是,1927年的好萊塢,性感迷人的琳娜和英俊灑脫的唐都是無聲電影時期的大明星,也是公認的銀幕情侶,事實上,唐對嗓音怪異難聽的琳娜毫無愛意。

歐陽靜茹說電影——美國國寶級電影《雨中曲》


一次唐在自己主演電影的首映式後,被一群瘋狂粉絲圍追堵截,狼狽的他跳上一輛公車後,躍入一輛路過的敞蓬小車,車主叫凱西,彼此瞭解身份後,各自鄙視,凱西說唐在電影裡只是個影子;唐則嘲笑凱西是個無名舞臺演員,兩人不歡而散。

但是因為電影的關係,兩人終於再次見面,凱西還加入製片隊伍,兩人最終相愛。唐所屬電影公司首次試水有聲電影《決鬥騎士》,試映時,觀眾們笑成一癱泥,不是因為劇情好笑,而是因為無聲電影裡的誇張表演在有聲電影裡看起來無比滑稽可笑,再加上技術方面的失敗,觀影者紛紛表示這是最爛的影片。

唐很沮喪,聰明的凱西提議依唐所長,將《決鬥騎士》改拍成音樂劇,留存精華,補拍舞蹈和音樂。琳娜難聽的聲音則由凱西代替。

改名成《歌舞騎士》公映後,大獲成功,得意忘形的琳娜上臺爭功,假唱獻歌,唐和朋友設計讓她原形畢露,幕後配音凱西終於亮相,琳娜羞憤離去,唐和凱西相擁,事業愛情雙豐收結局。

歐陽靜茹說電影——美國國寶級電影《雨中曲》


《雨中曲》從故事埋線到情節發展來說,無特別之處,兩條主線,一條是唐和凱西的情感線,一條是唐的事業線——有聲電影從嘗試到挫折再到成功。要說的是聲畫方面的細節設計,畫面上,首先是電影海報,主配角三人手拿雨傘,在雨中歡快歌舞,在電影語言裡,雨天經常代表麻煩、挫折或困難,可是這三個人卻笑得無比燦爛,暗示了電影轉型期,電影人面對困難樂觀向上的精神。

故事推進過程中,你會看到動不動就是兩三分鐘的長鏡頭,而長鏡頭意味著導演對情節的精心編排,毫無漏洞的演員走位,以及胸有成竹的攝影機調度。

歐陽靜茹說電影——美國國寶級電影《雨中曲》


聲音方面,當故事在輕鬆幽默自嘲中推進時,如珍珠般點綴在故事裡的是大段大段的精彩歌舞,它們安排得巧妙而自然,不僅烘托氣氛,還起到敘事和推進高潮的作用,其中最經典的自然是唐在雨中的《雨中曲》場景,痛快酣暢,精彩絕倫。

我特別想提的是——當我們在電影故事裡的大料小料(如演員炒作,明星製造,明星與製片人制衡,粉絲追星等)中忍俊不禁,琳娜那怪異刺耳的嗓音,一直穿梭在故事前後。

歐陽靜茹說電影——美國國寶級電影《雨中曲》


在影片開頭長達12分鐘的時間裡,不管是臺前還是幕下,琳娜都沒有開口說一句話,這說明無聲電影時期,觀眾看到的光彩照人的大明星只是表面,一旦涉及有聲,背後的難堪和困境就顯露出來,而聲音的改變,不僅意味著演員表演方式的改變,更意味著電影業的內部大手術。她難聽的聲音以及被強制沉默的戲劇化情節,強化了有聲電影的重要性和困難性。

歐陽靜茹說電影——美國國寶級電影《雨中曲》


《雨中曲》儘管只獲得奧斯卡兩項提名,但時間給了它公正評價,現在,它不僅被稱為是美國國寶級影片之一,亦被公認是影史上最偉大的歌舞片之一,無論是編舞丶攝影丶配樂丶還是舞蹈,都卓絕群倫,加上好萊塢造夢工廠的這隻大碗,觀眾享受了一次名副其實的視聽大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