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揽胜】邂逅余西

文︱王泳汀(江苏省城市发展研究所)朱东风(江苏省城市发展研究所)图︱王泳汀

在江苏东部的长江口北岸有一座古村——余西。这是一座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末。当时,余西和其边上的余东同属余庆。北宋时期,余庆因盐运产业发展而逐渐兴旺,后因范公堤和沈公堤的修建而被划分为余西场、余中场和余东场。清雍正时期,余中场合并至余西场,至此形成余西和余东两镇鼎立的格局,余西被称为“龙”城,余东则为“凤”城,“龙”“凤”和鸣。而今,余东依然凤鸣九天,日益兴盛;余西却已潜龙在渊,市歇村回。

作为对传统村落颇有感情的业内人士,假日有闲,于是便到这个古村走了一趟。听说余西并没有商业开发,因而抱着极大的期望,希望看到一个保留完好的历史文化名村。去了以后才发现,没有开发的地方,其实也很难得到保护。余西古村就像是一个家道中落的乡绅子弟,颇具大户门风却衣襟褴褛,似正待贵人相助以重振门户。不过,作为一座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笔者能感受到,余西古村“龙”城风骨犹在,且容我慢慢道来。

不变的古韵格局

古村有着独特的“中轴对称,城河相拥”的“工”字形格局。“工”字形主街构成空间骨架,衙署为龙头,左右古井为龙眼,南北向街道为龙身,南街为龙尾。围绕着古村流通的是护城河和运盐河。

【人居揽胜】邂逅余西

“工”字形古街格局

目前,古村街巷脉络还基本完整地保存着。风貌保存最好的就是南北长街——“龙街”。“龙街”全长422米,两侧当年的商铺旧宅林立。而这里的商铺旧宅并不似苏南古镇中商铺旧宅那样的精致小巧,这里也没有飞扬跋扈的商号,不气派不热闹却很舒适。走在“龙街”的石板路上,曲曲折折的街巷一眼看不到尽头,屋脊高低错落,大小空间的变化与衔接巧妙而自然,节点处的牌楼就是人群集散的主要场所了。道路两侧的茶点店铺、布庄、烧酒坊、药房、裱画杂货店、五金店铺、书院、戏楼等玲琅满目,旧日里小镇的繁华仿佛就是昨天:小商贩欢快地叫卖着,上街赶集的人讨价还价,拿着小糖人的孩童追逐嬉戏。

【人居揽胜】邂逅余西

龙街两侧店铺旧宅林立

【人居揽胜】邂逅余西

贞孝牌楼


“家”“乡”的味道

商铺旧宅连续的铺板门巧妙地隔出了多方天地。铺板门紧闭着似是一道墙,墙里是家,墙外是街,营造了私密的空间;偶尔打开一个铺板,似是盼儿归的老母亲,盼亲友来的主人,营造了半私密的空间;全部打开则是期望生意兴隆的商家,敞开大门欢迎客人,营造了一个公共场所。有幸进入寻常人家,一窥家中格局,依然是前堂后寝的传统布局。桌上摆盘里也少不了西亭脆饼和正场熏糕。这些都是余西的传统小吃,男女老少皆爱的点心。

【人居揽胜】邂逅余西

铺板门的店铺旧宅


现如今,走在农历新年将至的古街上,店铺旧宅大都关着门,偶有一家开着一扇门,里面隐约传来欢声笑语,与街巷的冷清形成强烈对比,真是好不热闹。不难想象这些日子,这个看似安静的街巷内里是多么的繁忙热闹。老人们早早地开始准备团圆饭,灌香肠,腌鱼肉,做包子、团子、糕点,杀鸡宰羊,家家户户好一阵忙活。忙到小年,墙里的梅花长出了花骨朵,伸到了墙外,在外的儿孙也都陆续回家团圆,大人准备饭餐,小孩满屋乱跑,阳光好的时候坐在屋前晒太阳,邻里之间互串家门话家常。这一阵的繁忙与热闹是古村最美最暖的时光,此时来到这才能体会到别样的“家”的味道、“乡”的味道。这些在好多高度旅游化的古村古镇中已经颇为难寻:沿街的商铺不仅是商铺,还是家;传统的不只是建筑,还有生活方式。而这或许也正是余西的特别之处,美在古韵,更美在家乡味。

【人居揽胜】邂逅余西

余西宅院

无可奈何的消逝

当然在这样一个缺乏开发,同时也缺乏保护的古村里,年久失修濒临坍塌的房屋也不在少数,它们像老街巷中的伤疤,不愿被提起却又那么刺眼。破败不堪的院落,墙塌了,屋顶透了风,斑驳的横梁裸露着,窗格锈迹斑斑,不住人的屋子里堆满了垃圾,杂草丛生,像是风华逝去的老人一生中最后的光景。看着这样的景像是惋惜、感叹,更是无奈,有的东西终究会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消失,奈何都无力挽回。

随着这些濒临坍塌建筑一起正在消逝的还有在余西曾经红极一时的蓝印花布。蓝印花布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家中必不可少的装饰品,常被用作门帘、窗帘、床帐等等。然而随着现代布艺行业的快速发展,蓝印花布逐渐失去了市场,不得不转而成为工艺品。即便这样,依然没有能够很好地保护好这一工艺,老街上的蓝印花布展览馆残破的驱壳似乎就在诉说这一现实。如果不是误闯入某户农家,看到老式木床上挂的床帐,或许我也想不起它的模样了。

【人居揽胜】邂逅余西

老式木床上的蓝印花布

正如逐渐被遗忘的蓝印花布和破败的老旧建筑,传统的生活方式也在逐渐远去。村里居民食、穿、住、行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比如传统的设施开始不能适应现代快节奏的生活,建筑排水不好、不便设独立卫浴、木板门安全系数不高存在隐患等问题困扰着生活在此的居民。年轻一代都选择了离开去更大的城市、更大的世界,老一辈则选择了留下过传统的生活。留下的人也不是不向往城市里便捷的生活,不是不羡慕现代化的生活设施,只是这些渴望都抵不上对“家”的依恋,再好的地方也比不上家乡。留下的人守住了家,才有了每逢佳节游子有“家”可归、有“乡”可愁。

【人居揽胜】邂逅余西

濒临坍塌的旧宅

不甚和谐的音符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也提高了,因住房与生活需求拆掉老建筑重建新楼的也不在少数,而传统建筑的保护与传承的问题却更严重了。这些新建的楼房穿插在传统建筑的街巷中,与传统建筑格格不入,仿佛古村落整体乐章中的不和谐音符,难免让人意趣索然。

【人居揽胜】邂逅余西

不和谐的白色塑钢门窗

【人居揽胜】邂逅余西

新建的二层楼建筑与周围住宅风格、尺度不和谐


那么,为了保护古村我们该做些什么呢?这得有一个系统考虑。不仅仅是为了恢复整体风貌,也不只是为了让更多人来这里旅游而增加收入,更是为了留住居住在这里的人,留住我们的“根”,让生活在这里的人能够继续爱着这片土地,让离开这里的人能够思念这片土地,让来过这里的人能够记住这片土地。余西,这个被遗落的江海明珠用其质朴、古老、残破的身躯向世人传达着古村真正价值所在。它的质朴让浮躁的心变得宁静,让逐功趋利的心变得淡泊,让思乡的人有了归属感。开发与利用是古村的必然选择,是体现价值的必然选择,也是留住乡愁的必然选择。只是,当传承与保护,开发与利用相矛盾的时候,或许我们更应该思考一下古村作为精神载体所代表的历史、文化和乡土情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