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的高级爱情观——爱时,一纸婚书;不爱,转身亦倾城

张爱玲,在那场民国的风里,临水照花,用文字铸成了一把寒冷而华丽的剑,在世俗的纷扰中,优雅的挥舞这把剑,舞出倾城之姿,舞出惊世才情。

张爱玲的高级爱情观——爱时,一纸婚书;不爱,转身亦倾城


何其有幸,岁月不薄,在最好的年华,遇见了一段爱情,是文人与文人之间的惺惺相惜,成就了张爱玲与胡兰成的倾城之恋,暂且不谈胡兰成是否值得她卑微到尘埃,她的生命中总该是有这么一个人,伴她春花秋月,不负流年。

在这个优雅女子情窦初开之时,胡兰成独有的魅力,让其无法自拔,深深的陷了进去。终究是身处红尘,逃不开凡尘俗世,深知人言可畏,面对年长她十来岁,有家室,有复杂背景的胡兰成。这段爱情尽是如此的不圆满,让张爱玲新生彷徨慌乱,心乱如麻,便书一句,以后不要再来相见了。

自傲如胡兰成,仍旧日日前往看她,爱已至此,怎得拒绝,义无反顾,放下了所有的骄傲,为他低到了尘埃里,她心里的欢喜,在尘埃里开出了花,一朵毒药浸润长大的花,开在了红尘烟柳断肠处。她愿意为爱承担,矢志不渝,这场倾城之恋,终是惊动了上海滩,但她不在乎,只想伴他看云卷云舒,现世安稳。

张爱玲的高级爱情观——爱时,一纸婚书;不爱,转身亦倾城


爱时,义无反顾,只谈爱情,不问来人,婚书为定,不负韶华。“我与爱玲只是只是这样,亦已人世有似山不厌高,海不厌深,高山大海几乎不可以是儿女私情。我们两都少曾想到要结婚。但英娣竟于我离异,我们才亦结婚了。是年我三十八岁,她二十三岁。我为顾日后时局变动不致连累她,没有举行仪式,只以婚书为定,文曰:胡兰成张爱玲签订终身,结为夫妻,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上两句是爱玲馔的,后两句是我馔,旁写炎樱为媒证。”这是胡兰成的原话,原本以为该是慎重的婚姻,反而变得普通寻常,水到渠成般自然。只是胡兰成的感情世界太过杂乱纷扰,自怕自己也未曾理清,然而纵是如此,张爱玲亦从不计较。

婚后二人,同住同修,金童女玉,既像结了婚,亦不像。果真时间少有张爱玲,纵然深爱入骨,委身尘埃,仍不改与生俱来的性情,胡兰成一半满足,一半惶恐,他既知张爱玲爱他入骨,也知她不会盲从。一如后来的结局,果断潇洒。打点行装,穿上最爱的旗袍,转身后会无期。

情深不寿,感情复杂如胡兰成,张爱玲亦如那烟花,绚烂无比,风光一时无两,但也只是惊鸿刹那。岁月冗长,爱意终究还是在朝暮之间流逝。胡兰成因工作去往武汉,好在张爱玲亦不得空闲,《倾城之恋》轰动了上海滩,日日忙碌,倒也不甚想念。《倾城之恋》的结局有这么一句话:“谁知道呢,也许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都市颠覆了。成千上万的人死去,成千上万的人痛苦着,跟着是惊天动地的大改革……”张爱玲比谁都清醒,她明白荣枯有定,盛衰有时。亦如生活,事业,爱情……

张爱玲的高级爱情观——爱时,一纸婚书;不爱,转身亦倾城


初到武汉的时候,胡兰成是一心一意爱着张爱玲。可是爱新鲜如胡兰成,免不了后来的小周以及范先生,张爱玲活得太明白,哪怕胡兰成未曾说出,张爱玲却懂得。最后一次见面,两人分房就寝,早晨天还未亮,胡兰成去往了张爱玲的房间,张爱玲只唤一声“兰成”,却是泪流满面。如此绝望的一声,哪怕是张爱玲,也是震撼了。后来张爱玲给胡兰成去了一封信“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是早已不喜欢我了的。这次的决心,我是经过一年半的长时间的考虑的,彼时唯以小吉故,不欲增加你的困难。你不要来寻我,既或写信来,我亦是不看的了”

千百年来,世事皆是如此,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一段刻苦铭心的爱情,在张爱玲这里就告一段落了,此后余生,对胡兰成既是不爱,亦无悲戚。张爱玲或许不会承认自己爱错了人,但是这是毋庸置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