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貸、我貸、大家貸,誰貸誰受騙

據統計,18-45歲之間的人群中有貸款需求的人數最多,而大多數人徵信點比較空白,在傳統的金融機構貸款比較困難,這部分人群的手機使用度又非常高,他們希望自己的借款流程簡單、方便、快捷。於是,他們成為網絡貸款詐騙分子眼中的“待宰羔羊”。

2020年以來,我市發生的網絡電信詐騙案件中貸款類詐騙案件約佔總數的1/3。

網絡辦理小額貸款

無抵押、無需徵信,當天放款

這樣的“好事”

可能隱藏著詐騙風險

你貸、我貸、大家貸,誰貸誰受騙

但只要記住這一點

可避免99%的網貸騙局

所有正規金融機構

絕不會在放款前收取任何費用

凡放款前先繳費的貸款都是詐騙

真實案例

2020年3月15日,太原市晉源區的劉女士在手機上收到一條短信息是推薦一個貸款平臺“維信貸”,鏈接為:w.url.cn/s/AwWBvR4。

劉女士平時在瀏覽網頁、玩遊戲時都看見過這個貸款廣告,印象中放款快、無抵押,剛好缺錢的劉女士,抱著試試看的心態,通過這個鏈接下載了“維信貸”APP,並在APP內註冊了個人信息,同時申請30萬元的額度,“網貸客服”說需要1千元手續費。

劉女士交完手續費後,“網貸客服”告訴她為了驗證還款能力需要交2萬元,刷一下銀行流水,貸款審核結束會全部退還,劉女士覺得反正都可以退回的也就沒有猶豫,給對方轉賬2萬元。“網貸客服”又稱系統提示存在貸款風險,需支付8萬元的風險保證金,急於拿到貸款的劉女士將自己銀行卡上的8萬元轉給對方。這時,對方又以信用評估還差2%為由,要求劉女士繼續轉賬。直到此時,劉女士才意識到自己遇到了騙子,選擇了報警。

反詐民警為你揭開

網絡貸款詐騙全過程

你貸、我貸、大家貸,誰貸誰受騙

你貸、我貸、大家貸,誰貸誰受騙

第1步:不法分子通過互聯網或手機發布貸款信息,以提供無抵押、無擔保貸款為誘餌,獲取受害者信息。

你貸、我貸、大家貸,誰貸誰受騙

第2步:通過分析受害人心理,誘惑其儘快下載手機APP後註冊信息,收取部分手續費,進一步騙取受害者信任。

你貸、我貸、大家貸,誰貸誰受騙

第3步:利用受害人急於需用錢的心理,需要驗證還款能力為由,反覆要求受害人交保證金、解凍費等費用,待誘騙成功後,便失去聯繫。

貸款類詐騙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常見話術:

1、可以提升信用卡額度、套現、迅速放款等服務;

2、下載安裝貸款APP軟件,手續簡便快捷;

3、提前支付手續費、包裝費、凍結費等;

4、提供還款能力證明,需交付風險保證金、備用金、保險費等;

5、信用等級評分不夠,需要做流水,支付包裝費等;

6、申請單或銀行賬號填寫錯誤,資金被凍結,需要配合解凍;

7、辦理VIP客戶,一次性支付費用,可以永久享受數月免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