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傳,共築夢想 ——鐵小隊員致敬英雄


薪火相傳,共築夢想 ——鐵小隊員致敬英雄

歲末年初,一場新冠肺炎疫情的席捲和蔓延,讓我們看到了一幕幕雄壯的“逆行”——他們也許是醫護人員,也許是警務人員,也許是企業家、也許是志願者……鐵小的孩子們用稚嫩的小手,寫下了對他們最真摯的問候與最美好的祝願……


六(3)中隊 尹嘉樂

薪火相傳,共築夢想 ——鐵小隊員致敬英雄

愛如臂膀 共同守護

親愛的阿姨,我很想您,從過年到現在都沒能和您見面。我知道,您一直奮鬥在疫情第一線。奶奶說過,從大年初一開始,您就在網上看了很多的新聞,也查閱了無數的資料,努力掌握疫情相關信息。

您作為一名醫護人員,感動於您的戰友在疫情防控一線的迎難而上,更在努力思考此時此刻自己能夠做些什麼。在我眼裡,我一直認為冠狀肺炎這只是一個傳染病,直到後來我才瞭解到它的嚴重性!也瞭解到在您的眼裡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防控阻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全國上下,猶如戰場。

我更記得春節期間的那個晚上……

“叮鈴鈴”,電話鈴聲響起,正在吃飯的您接起電話,隨後放下電話就開始整裝準備出發,連晚飯也沒有吃完。這時正是年初三晚上的七點多,您接到任務,正要趕往劉村收費站,開始疫情防疫工作。家裡的姥姥擔心的看著您,而您只是說了一句:“這是我的工作,現在的我就是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在祖國需要我的時候我一定要挺身而出,為疫情貢獻一點自己的力量。”

您在我心目中是最可愛的人,您在我心目中更是個英雄。您雖然只是一位普通的護士,但您和所有的醫護人員一樣,奉獻的是一滴汗水,一絲溫情,一份關愛,一份真情,您沒有一句豪言壯語,但卻無時不刻拼搏在第一線。

我知道,在疫情緊急關頭,還有許多這樣像您這樣偉大的醫護人員,放棄自己的一切,奔走在疫情第一線,有了您們這群可愛的天使在我們身邊,相信不久的明天,繁花一定會盛開的更加豔麗。

也正是因為有了您們大無畏的奉獻精神和無畏前行的堅定步伐,才有了我們安定和諧的生活,我們才能過上幸福的生活,感謝您,奮鬥在疫情一線醫護工作者,您們是疫情下的逆行者,是救死扶傷的英雄。我永遠記得您,我不會讓您失望的,我一定努力學習,將來做一個對國家對人民有用的人,讓我們的國家更加繁榮昌盛,讓我們的人民過得更加幸福,更加快樂!


曉莊十烈士中隊 肖景文

薪火相傳,共築夢想 ——鐵小隊員致敬英雄

青春鑄就光明

“眾”、“志”、“成”、“城”,每一個字如鋼鐵般沉重,又如鮮花般旖旎。眾字肩負著隱忍,志是一種決擇,成則釋放著希望,終究被城字收了心,這城是愛的歸宿,是心之堡壘,是奉獻鑄就的曙光。

庚子新年伊始,草長鶯飛已不再是一種美麗,牽動人心的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心懷感傷的同時收穫一段段喜悅。雖然新型冠狀肺炎無情地打亂了人們的生活,人心惶惶。但是有情是全國各地萬眾一心,共同抗疫,救援物資不斷從四面八方投入到疫情重災區武漢。我們生命的守護者醫生、軍人、警察……義無反顧的奔向抗擊疫情的第一線,84歲的鐘南山院士第一時間奔赴武漢,他們冒著生命危險,築起一道道鋼鐵長城,捍衛著我們的健康。這種大疫當前,犧牲自我的精神,讓人們無不為之動容。

國家有難,匹夫有責,在我們身邊也有許多這樣抗疫一線的平凡人物,他們“舍小家,為大家”的精神深深的感動著我們,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不平凡的事蹟。我同學的媽媽就是這樣一位普通的街道工作人員,她在疫情嚴重、人人自危的時刻,為遏制病毒的蔓延,挺身而出投身疫情一線,責無旁貸的當起了無物管小區防疫組長。連續幾十天早出晚歸,不辭辛勞,每天在戶外工作十幾個小時,不厭其煩的向每一位出行的居民測量體溫、辦理車輛出行卡;認真登記進入社區的車輛、人員信息,做到社區居民憑卡出入,嚴格控制外來人員進入,確保社區百姓的平安出行。她這種主動放棄春節與家人團聚的時光,來守衛更多家庭團聚的奉獻精神讓人讚歎。像這樣的無名英雄,中國還有很多很多。想想我們為求安全,足不出戶,他們衝鋒在疫情前方,這何嘗不是一種獻身精神呢?這種不畏艱險,為守衛生命,鞠躬盡瘁,又何嘗不是一種革命精神呢?在人流量聊勝於無的街頭,這樣的逆行者,他們的身影顯得特別偉岸,別有一種英姿,是寂靜的街頭開出的燦爛的花。而這朵花的養分是“為人民服務”,開放的是“溫暖”。他們是最美的。

無私奉獻,不畏犧牲的中華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年青人。

飲水思源,憶苦思甜在過去的革命年代也有這樣無數為國奉獻青春,灑熱血的中華好兒女-曉莊十烈士,他們是曉莊師範的湯藻、葉剛、石俊、謝緯棨、袁諮桐、沈雲樓、郭鳳韶、姚愛蘭、胡尚志、馬名駒。曉莊英烈們在被捕後,因不願脫離共產黨、拒絕在悔過書上簽字而慘遭殺害。犧牲時的平均年齡20歲左右,最小隻有16歲,都還是年輕孩子。他們這種對黨忠誠、不怕犧牲的精神,我們要永遠的學習,並努力把這種精神傳承下去。

愛國愛民、胸懷天下、無私奉獻、勇於擔當,這是華夏民族的精神脊樑,中華民族的凝聚力無論是戰火連連還是和平的年代裡從未被擊垮過,總有千千萬萬的中華好兒女萬眾一心,不畏艱險。他們用信仰的光芒、用青春換光明的壯志豪情,激勵著我們青少年更要好好的學習,長大以後報效祖國,少年強、則中國強。


六(3)中隊 林睿妍

薪火相傳,共築夢想 ——鐵小隊員致敬英雄

心中有責 勇於擔當

2020年是不尋常的一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打亂了我們的生活。病毒在武漢肆虐猖狂,面對嚴峻的疫情,一群最美的逆行者挺身而出,毅然奔赴最前線。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疫情期間奔跑在一線的醫護人員,每天戴著口罩穿著防護服,用生命同病毒搏鬥,從它的魔爪中搶救著病患的生命。汗水浸溼了衣服,清秀的臉龐勒出一道道血痕;防護鏡後面佈滿血絲的雙眼,累了席地而睡的身影;面對困難時,她們擦掉眼淚露出堅定的目光勇敢而又自豪的笑著說:“穿上這件白大卦便有種使命感和責任感。”正是有了醫護人員的守護和付出,為我們築起一道道銅牆鐵壁,他們用執著和堅守詮釋著責任和擔當,詮釋著“愛的奉獻”。

我們的醫護人員“不計報酬,不論生死”,一些人更是感染病毒犧牲在了前線,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武昌醫院的院長劉智明,在他病重時他擔心的不是自己的身體而是身邊的同事,更是拒絕同在抗疫前線的妻子的陪護。他們用自己的生命詮釋著捨己為人、大公無私的精神。

他們舍小家為大家的無私奉獻精神讓我想到了一個人——雨花英烈冷少 農。為了革命工作他離開母親、妻子和兒子,勇敢的潛入敵人的“虎穴”,作為地下黨軍事情報的負責人,他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為我黨蒐集了許多重大的政治軍事情報,為紅軍反圍剿的勝利作出了重大的貢獻。因為叛徒的出賣,1932年3月被捕,在獄中身受酷刑、堅貞不屈,同年6月9日在南京雨花臺英勇就義。

與疫情作鬥爭的醫護人員是逆向而行的孤膽英雄,為理想而獻身的雨花英烈是中華民族的英雄。他們都體現了敢於擔當的精神,對祖國對人民的無限熱愛的革命氣節和高尚品質。魯迅先生曾說過:“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樑。”作為學生的我們,應該學習他們勇於擔當,奮勇前行的精神,將他們的精神一直延續下去。


六(3)中隊 張小雨

薪火相傳,共築夢想 ——鐵小隊員致敬英雄

疫情英雄

這個年,所有人都過得異常艱難。從去年年末首例新冠肺炎出現到整個華夏大地都被疫情點亮,僅用了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疫情爆發,全國上下人心惶惶,武漢幾乎成了一座空城。

但中國,從來都不缺英雄。無論是03年的SARS,還是08年的汶川大地震,總有無數英雄挺身而出。這次的疫情也是一樣:

95後腫瘤科的一名普通護士李慧,毅然請求調到一線的呼吸科。她寫道:“如有不幸,請捐獻我的遺體研究攻克病毒。”不止李慧,無數年輕的醫護人員揹著家人,毅然衝向第一線。2003年,他們是被守護的一群人;17年後換90後來守護全世界。

疫情面前,無數醫療人員主動請戰,一封封請戰書背後,是一顆顆熾熱的醫者之心。我在想,他們害怕嗎?我想,他們當然害怕,因為誰的生命都只有一次,誰都有難以割捨的親人。那他們退縮了嗎?我想沒有。他們是疫情中的逆行者。為什麼?只因他們是醫生,他們從未忘記自己的誓言,他們真正做到了“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扶危渡厄,醫者擔當。這個世界如果真有天使,那一定就是這般模樣。祝平安,願凱旋!

疫情當前,無數人衝在前線,他們把國家的利益放在眼前,“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他們是永遠的英雄!


六(3)中隊 石尚

薪火相傳,共築夢想 ——鐵小隊員致敬英雄

英雄!不忘初心

2019年末至2020年初,全球爆發了一場從來沒有過的新型冠狀肺炎病毒,這個病毒的到來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的恐慌。鍾南山院士和李蘭娟院士,還有眾多的醫護工作者,冒著生命危險奔赴前線,與這肆虐的病毒進行頑強的抗爭。他們帶領著醫學科研小組奔赴一線,去想盡一切辦法研究治療新冠病毒的疫苗,面對疫情,他們甚至長達8個小時不吃不喝也不休息,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換來患者的一線生機。這一切只為了:狙擊疫情,堅決守護國家和人民!

他們的英勇無畏讓我想到了一個人,他就是雨花英烈——鄧中夏。他從小受良好的教育,心中也漸漸埋下了革命的種子,長大之後,他的父親為他在美國謀得了一份職務,可是鄧中夏缺一門心思投入在革命事業當中。1933年8月鄧中夏被捕入獄後他堅決不說出自己的真實身份,他對國民黨說:“我鄧中夏就是燒成灰,也是共產黨的一員!”1933年末,鄧中夏英勇就義,共產黨人的不忘初心、視死如歸給我們心靈帶來了莫大的震撼。雨花英烈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人民英雄永不腐朽!

如今,奔赴在疫情戰場的醫護工作人員們,又怎麼不是現當代的英雄?感動不如行動,雖然英勇的方式不同,但是他們都為國家增添了一種新的力量!希望可以一直延續下去,讓我們一起為武漢,為中國,為世界加油,共同抗擊疫情!


六(3)中隊 許佳怡

薪火相傳,共築夢想 ——鐵小隊員致敬英雄

永是勇士

窗外,淡淡的灰色籠罩在世界上方,更籠罩在每個人的心頭,迷霧間,是那淡淡的不安……

就在這樣一個冬季,新型冠狀病毒的爆發,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開始了。面對疫情,無數華夏兒女衝向前線,終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以及眾多醫護工作者,他們義務反顧的衝在第一線。

2020年2月23日凌晨,醫護人員夏思思感染新冠病毒不幸離世,我彷彿看到了她穿著防護服,帶著護目鏡,一邊為病人量體溫,一邊與他們聊聊天,很快,病人不再如此焦慮,病房裡的氣氛不再緊張。然而我們看不到的是,那護目鏡下疲憊的佈滿血絲的雙眼,防護服下汗流浹背的身軀,以及臉上令人觸目驚心的勒痕。就在這樣重複高壓的工作下,一個年輕的生命獻給了自己熱愛的崗位和祖國。

看著這一個個用生命與病毒做鬥爭的醫護人員,我的腦海裡,浮現出抗戰時期不懼犧牲、不畏強權的共產黨員——孫津川。

他出生在南京一個貧苦工人家庭,後來接觸了馬克思主義,成為一名共產黨員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他忠勇奮發,追求真理,奮力推動社會發展。當孫津川被敵人逮捕後,他母親去獄中探望,給他帶去了一個梨。孫津川吃了半個月,用手指甲在剩下的半個梨上刻了一個五角星,表達自己為理想敢於奉獻犧牲的決心。

抗疫前線的戰士和深入敵後作戰的勇士,他們都是用堅忍不拔的鬥志與勇於奉獻犧牲的決心,在祖國最需要的時候無私、無畏,用他們的生命譜寫下了一首首讚歌。

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離不開這些為信仰奮鬥的革命英烈們,我們要把先烈那份對革命,對國家的信仰延續下去!你們永是勇士,向你們致敬!

抗疫英雄們挺立在疫情的“風暴眼”,鉚進在疫情防控鬥爭最前沿,他們所秉承的“愛國心、奉獻情、奮鬥行”與“雨花英烈精神”一脈相承。他們激著我們傳承紅色基因、崇尚英雄精神指引、擔當時代使命的熱情。待到春暖花開,讓我們一起擁抱美麗的祖國!中國加油!最美逆行者們加油!


薪火相傳,共築夢想 ——鐵小隊員致敬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