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曆來有“婆媳”矛盾,從歷史角度探究這個鍋誰來背?

在中國家庭的電視劇裡,經常會出現這樣的一個場景:

強勢的婆婆和不想服從的媳婦住在同一屋簷下,兩人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鬧翻,而身為家裡唯一的男性,丈夫常常在兩個女人之間左右為難。

這種描寫婆媳矛盾的家庭倫理劇,是中國電視劇中重要的類型之一。

中國曆來有“婆媳”矛盾,從歷史角度探究這個鍋誰來背?


“婆媳”關係是中國家庭裡非常微妙的一種社會關係,雖然說,不是每個家庭都會像電視劇那樣,婆婆和媳婦天天處在水火不容的地步,但是大部分和婆家住一起的女生,都不會在所有事情上和婆婆達成一致的共識,所以難免也會在生活中和自己的婆婆產生意見的分歧。

當婆媳之間有摩擦的時候,男性們也常常不知道自己應該站隊哪一邊。

作為中國社會文化的一部分縮影,今天我們就從歷史的角度探究一下,讓千萬中國家庭頭痛的“婆媳”矛盾,到底是怎麼產生的。

家庭內部的權利爭奪


其實婆媳矛盾,說到底也是一種利益爭奪,雙方爭奪的可能是在家中的話語權,也可能是經濟大權,但是不管怎樣,這種矛盾的背後都體現著兩個女性對自身影響力的渴望。

但不可否認,不管是兒媳還是兒子,都無法完全忽視婆婆在家中的意見和作用。

中國的婆婆之所以在家庭中具有很高的威嚴,其實和中國傳統的“孝道”不無關係。

中國曆來有“婆媳”矛盾,從歷史角度探究這個鍋誰來背?


何為“孝”,孔子曰:“無違”。既不違背父母的本意,這種沒有是非觀的孝文化下,賦予了長輩絕對的權利,所以在以家庭為本位的舊社會中,子女通常是以長輩的喜惡意志為前提去做事。

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

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嘗。

這首《新嫁娘詞》描寫的是關於古代媳婦的日常生活,意思是一個剛入門三天的女性,第一次下廚做飯,因為不知道婆婆的口味,就先讓自己的小姑來嚐嚐,短短20個字,就描繪出了一個古代媳婦在侍奉婆婆時的小心翼翼。

因為推崇孝道和男尊女卑的文化,中國社會常常會發生“尊母貶妻”的現象。比如《孔雀東南飛》裡仲卿雖然深愛自己的妻子劉氏,卻依舊要服從母親的命令,趕走妻子。

中國曆來有“婆媳”矛盾,從歷史角度探究這個鍋誰來背?


所謂“多年媳婦熬成婆”,講的是婆婆在年輕,也經歷過當兒媳婦的一段辛苦歲月,從媳婦變成婆婆,不僅僅是身份的變化,還有自己在家庭中地位和權利的變化,對於婆婆來說,她們當然也想享受傳統孝道賦予她們的權利特權。

但是從近代中國開始,一些西方文明的觀念引進中國,像陳獨秀、胡適這樣的進步知識分子,開始推崇獨立人格,反對一味地“愚孝”和犧牲個人意志的“集體主義”,這些進步思想推動了現代“孝”道的發展。

現代人對“孝”的定義往往是情感上對長輩的敬愛以及行為上對長輩的贍養,而不是壓抑自己的自由意志去順從父母,再加上法律給與了媳婦更多人權上的保證,媳婦對於婆婆也不可能像以前那樣唯命是從。

現在的中國家庭,一方面開始尊重晚輩的個人意志,另一方面卻還沒有完全消除長輩的權威,婆媳矛盾可能就是孝道權威和個人意志相碰撞的一種產物吧。

犧牲自我型的付出


中國父母對子女婚姻都有很強的控制慾,但是通常情況下,女性常常比男性更加看重自己在子女的家庭中扮演的角色。

比如在中國的家庭劇裡,編劇會著力描寫婆媳之間的矛盾,卻很少描寫“公媳”矛盾,或者說女婿和岳父岳母發生矛盾的劇情。

中國曆來有“婆媳”矛盾,從歷史角度探究這個鍋誰來背?


為什麼怕婆婆會更在乎兒媳婦的一舉一動,這是因為女性更容易在家庭中找尋自我價值感。

曹操的《棄婦吟》中寫道:“無子當歸寧。有子月經天。”體現的是生育對女子在家庭地位的影響,而唐代,已經再把法律上寫道:“妻年五十以上無子,聽立庶以長。”

自古以來,社會對於的女性最重要的功能定位,就是生育,我們從小背的“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反映就是女性對於後代,常常是竭盡所能在付出。

中國曆來有“婆媳”矛盾,從歷史角度探究這個鍋誰來背?


對於古代的女性而言,生育兒子不僅是任務之一,更是她們體現自我價值的重要途徑,而在中國的家庭,女性常常是以犧牲自我為前提,去養育自己的後代。

在中國,一個強勢的婆婆,往往有可能是拿出自己大半的養老錢去幫助兒子買婚房,然後獻出自己平日所有的精力來看孫子,這種這種犧牲型的付出,最大的負面影響有兩點:

一是讓子女無法獨立完成自己的終身大事,子女需要在父母的幫助下買房結婚,這也在側面給了父母繼續控制自己的原因。

二是女性本身失去獨立的自我價值。

對於一直通過養育後代尋找價值感的婆婆來說,兒子的結婚意味著自己價值感的缺失,某種程度上她們是不願意承認兒子在人格上的獨立,認為兒子依舊需要媽媽去負責家庭的內部秩序,這樣的婆婆,與其說是在婚姻中與兒媳婦發生矛盾,不如說她是想在兒子的婚姻中繼續擁有存在感和重要性。

結語

其實分析到這兒,我覺得婆媳矛盾下的婆婆和媳婦是一群值得同情的女性,她們是一群在沒有擺脫舊時代文化的影響下,又要來適應新文化的人。

樂觀地說,這是中國在經歷新舊思想交替下的一個過程,但是對於單個家庭來說,這是悲劇的根源。

對於新一代已經為人年前父母來說,或許我們能做的不是改變前任,而是從自己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