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遇到挫折就怪罪別人的人是什麼樣的心理?

用戶4792024707778


遇挫就怪罪別人的人,是自卑+自負的人,應該是在很嚴格的家庭中長大的。

1、  說自負,是因為不認為自己有錯,把責任往外推,也就是將錯誤怪罪別人。

2、  說自卑,是因為不能理性看到挫折——任何人都會犯錯,都會遇到挫折,但是遇挫折就怪罪別人,本質上是接受不了自己的錯誤,這種自欺欺人恰恰是自卑的反應。

3、  這種行為有源頭,是父母過度、嚴格管教的結果,也許是童年時期犯了錯,被打罵,導致不敢承認錯誤,同時也就形成了潛意識裡不允許自己犯錯。


育兒9歲前


遇到挫折,無論怎樣怪別人,最終都是徒勞無益的。那麼我們也只能是怪自己沒有選擇好,因為任何時候只怪自己,始終是最明智、正確的生活態度。

每當我們遇到挫折時,也總是不自覺找出許多客觀原因來開脫自己,實在找不到原因時就說自己的命不好。我們並不認為這樣開脫自己其實是一種幼稚,因為我們總在想方設法地一次又一次欺騙自己。



怨天尤人是一種懦弱,更是一種不成熟的表現,還掩蓋了自己不能面對的現實,還留下了將來可能重蹈覆轍的隱患。而不客觀地責怪他人還會衍生出新的矛盾。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強者並不是一個一帆風順的幸運兒,必然要經歷各種痛苦和挑戰,而戰勝一切困難的人首先必須戰勝自 己,戰勝自己的前提就是反省自身,只怪自己。   

只怪自己是一種解脫。因為我們不肯認錯無非是顧及自己的面子,不肯承認自己的失敗,事實上這個世界上從來就沒有常勝將軍,所有自我的包袱和麵子在勇敢地承認自己的失誤之時就已經悄然放下了,他會因此變得輕鬆,所謂「吃一塹,長一智」,善於總結自己的人就會把失敗的教訓變成自己的財富。

而習慣於責怪他人的人遲早招致怨恨,一個勇於律己的人無疑是高尚的,他會因此有包容整個世界的力量,讓所有人欽佩其不凡的風度並樂於交往。只怪自己是一種境界。其實就算別人真有可以譴責之處,過分地責怪也是於事無補的,生氣更不能解決任何問題,而從自身檢討才是一條惟一可行的道路,根本就不存在什麼問題。在這個世界上最難以戰勝的敵人其實就是自己,如果一個人已經到了只剩下自己這一個對手時,實際上他已經天下無敵了!

做人,要堂堂正正,要學會明辨是非,要懂得分清善惡,人品才是自己最硬氣的底牌。

“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深夜心理磚家



洋蔥圈之體


一遇到挫折就怪罪別人,是一種轉移矛盾、推卸責任的心理。


空靈谷隨想雜談


是一種害怕承擔責任吧,或許在他的過去生活中,尤其是早年成長中,太多強迫他承擔導致問題的責任,甚至被嚴厲懲罰,慢慢導致的體驗是“承擔責任”是可怕的,是難以承受的,學會了第一時間“脫責”,從而獲得自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