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學校要學生家長的醫保電子憑證? ?

自然而然飛翔


提這個問題的一定是家長,可能是擔心自己的信息被洩露。學校拿醫保電子憑證,也是為了應上面部門的統計和為了規避自身的一些責任。

現在有關部門很多要收集信息,都是發文給學校,學校再由班主任向學生收集信息。所以這些信息的保存應該是保密的。收集醫保電子憑證,是考慮到當前的疫情,如果是發生有感染事件,有醫保當然是沒有問題了,但是考慮到有些小孩家長是沒有給買醫保的。所以這個醫療費用是非常巨大的,統計學生有沒有醫保,就是為了減少這種事件的發生。

再說規避自身責任,現在很多部門都可以指揮學校,只要發個文,那麼教育部門就要執行。比如說消防,衛生活動等等都是有關部門直接發文到教育部門,然後由教育部門發給各個學校進行執行。所以各個學校進行操作過程中都需要留下憑證,證明我做了這件事。


薪火傳道


經過多輪修改的新醫改方案“兩會”後將對外公佈,其中大學生被納入醫保是一大亮點。多數高校裡計劃內招收的大學生享受公費醫療,擴招生則參加商業醫療保險。方案最終版將大學生納入城鎮居民醫保,這意味著今後大學生得自己繳費,不再享受公費醫療的“好處”。大學生醫保報銷條件: 大學生在本市範圍內的普通門診,應先到本院校內醫療機構就醫。院校內無醫療機構的,可指定附近的一所定點醫療機構,視作院校內醫療機構;大學生在院校選定的醫療機構普通門診就醫,享受院校內醫療機構同等醫保待遇。

大學生醫保報銷流程:

1、住院醫療費用先由個人墊付,出院後再憑《市城鎮居民大學生醫療保卡》、身份證、門診病歷、出院小結、費用總清單(費用明細清單)、疾病診斷證明書、有效票據(發票原件)、醫囑、病案首頁複印件,學校開具的證明,轉院還需提供轉院證明、外傷治療的還需學院開具的相關證明等材料,到市醫療保險管理中心服務大廳醫務科窗口辦理審核報銷。在不同醫院就醫,要提供不同醫院的(同上)材料;在同一醫院按住院的不同時間(在未核銷費用前,如出院後又進同一醫院治療的),也要提供同不同時期住院的(同上)材料; 2、(轉外就醫)開通刷卡結算功能方式:學生本人或學生的監護人、委託人住院三天內,持學生本人身份證、《省社會保障卡》、住院病歷、疾病診斷證明書、學院開具的證明到市醫保中心服務大廳醫務科窗口辦理;

3、因緊急搶救入住非定點醫療機構的費用處理:在發生急診3—5個工作日內,先通過電話聯繫或委託他人持書面報告通過我院學生醫療保險管理中心向市醫療保險管理中心登記備案,醫療費用由本人先行墊付。報銷時按上述的報銷材料向市醫療保險中心辦理報銷。(到非醫保定點醫院或診所治療,一律不能報銷)

大學生醫保住院及門診大病的費用結算:

1.定點醫療機構結算

(1)大學生憑結算憑證在本市定點醫療機構發生的符合規定的住院和門診大病醫療費用,屬於居民醫保基金支付的,應由定點醫療機構記賬,其餘醫療費用由定點醫療機構向大學生本人收取。

(2)定點醫療機構應按月彙總大學生的醫療費用,並根據大學生結算憑證、醫療項目、出院賬單等資料,填寫費用結算申報表,於每月1日至10日向所屬的區縣醫保中心申請結算。

(3)區縣醫保中心應在收到定點醫療機構提交的結算申報表及相關資料後的10個工作日內,對大學生的醫療費用進行初審及提出初審意見,並將結算申報表彙總後報市醫保中心。

(4)市醫保中心應在收到區縣醫保中心初審意見和彙總資料之日起的10個工作日內,按有關規定進行審核,再將審核情況彙總報市醫保辦審定後,在7個工作日內撥付給定點醫療機構。

2.醫療費用零星報銷

(1)大學生在外省市發生的符合規定的住院、急診住院、門診大病的醫療費用,屬於居民醫保基金支付的,由各院校按規定彙總後到所屬的區縣醫保中心申請零星報銷。區縣醫保中心審核後,將報銷費用撥付給院校,再由院校支付給大學生。

(2)區縣醫保中心應按月彙總大學生零星報銷費用,根據有關資料填寫零星報銷彙總表及結算申報表,報送市醫保中心,市醫保中心按規定審核後予以支付。


百優教育劉老師


落實一下


7815316


有些學校都是自作主張的,學校以教書育人為主,不能管的太多


說出自己的聲音1983


家長要醫保的電子保單,我覺得是緣於一種不信任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