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官兵從“心”生成戰鬥力,楊浦區多措並舉抓好官兵心理健康教育

從2019年1月起,市擁軍優屬基金會楊浦區工作委員會通過推動社會化擁軍服務項目,邀請上海市馨之生健康管理諮詢有限公司的專業心理師團隊,為駐區某武警連隊提供為期一年的心理健康管理諮詢服務。心理團隊攻堅克難潛心研發,循序漸進大膽嘗試,建立“面對面”、“宣講和幫帶”等一整套系統的教案,通過定期的專業心理干預方式,引導官兵自我調節並釋放心理壓力,解決了連隊一些官兵思想難題,研發的課題具備可操作性和可推廣性,為基層部隊心理工作開展作出了可貴的探索和實踐。


以服務連隊官兵為根本

體現了服務型的心理工作團隊

為切實服務好連隊官兵,提升官兵心理健康,從走訪部隊、組建團隊,到方案設計、授課模式,“馨之生”負責人張松鶴老師帶領團隊全身心投入到服務工作中。

走訪部隊瞭解實情

張老師在走訪中瞭解到部隊官兵日常的生活工作和學習狀況,以及普遍存在的一些適應性問題,並實地查看了多功能教室、會議室、室外活動場地、食堂等官兵活動訓練和生活學習的地方。在項目完成一個主題和老兵退役前後進營區及時瞭解官兵反饋和心理變化動態,盡最大可能使課程主題內容和活動方式貼近部隊需要。

組建團隊精挑細選

部隊官兵反映出來的問題大多屬於適應性、發展性問題,從輔導形式上非常適合進行團體心理輔導。但是官兵上課的時間、人員、地點有極大的不確定性。一年之中人員的變化在於新兵進來、老兵退役;每天的變化在於站崗、換崗、幫廚、執行任務、訓練、考核等不確定的任務,給項目開展帶來了阻力。

怎麼把項目執行好?組建團隊是關鍵。張老師開始精挑細選四位諮詢師,中期無法跟上部隊的變化,後增加到八位。她們中有多年帶隊經驗的資深專家,能獨立設計方案、隨機應變,也有來自機關企業的年輕心理師,活力四射。她們有情懷能吃苦,且下定決心,既然做了,就要為部隊作貢獻。

方案設計步步為營

在方案設計上,心理師團隊群策群力。

首先是專家老師設計出活動方案初稿;接著召集團隊成員對總設計和每一個環節進行推敲,提出建議和修改意見,專家老師再綜合大家的反饋和意見對初稿進行修改;如何根據當天天氣、時間、人數、場地變化的不確定因素,快速生成新的方案?最終設計出一套常規方案,兩套備用方案;為保證服務質量和課程實效,專家老師每次上課前組織團隊課堂模擬培訓,課後聽取助教、心理骨幹反饋,可謂費勁心思。

授課模式小班精細

課程形式以團體心理輔導為主,每月一次、每次2小時。官兵50人左右,分成三組,由專家帶領、助教小組協助開展,保證每位戰士有充分表達、理解的機會。課程重點落在趣味性、活動性強的心理遊戲,內容涵蓋了新環境適應、自我探索、團隊合作、人際溝通、放鬆減壓、情緒管理、異性交往等。老師與戰士們一起參與、討論交流,課後佈置學習任務,鞏固當下所學併為下次課做準備。

從課堂參與度和課後反饋發現,部隊官兵非常喜歡這樣小而精的課程形式。通過這樣的學習體驗,不僅能放鬆減壓、增進戰友友情、促進更好地適應部隊環境,而且學到的心理學方面的知識技能受益終生。


以構建良好認知為目的

營造沉浸式的課堂教育氛圍

心理團隊始終堅持將“寓教於樂”的教育理念貫穿全程,調動官兵將遊戲體驗和現實心境相結合,從自我的內在認知層面產生反思和體悟,最終形成新的感悟和認知。

六大主題由淺入深

課程分為愛從認識自我開始、團隊溝通與合作、遇見美好的自己、情緒的認識覺察與調適、異性交往與親密關係——遇見未知的她、遇見你們真好等六大主題活動,根據官兵的上課反應和效果跟進課程,步步深入。

讓官兵從“心”生成戰鬥力,楊浦區多措並舉抓好官兵心理健康教育

在第一課畫自畫像環節,營造氛圍讓戰士們認識自己和戰友、增進理解和友誼。通過活動觀察,瞭解戰士們的心理需要,為更好地設計後續心理服務課程提供信息和經驗。在認識的基礎上,緊接著的課程是帶領戰士們在戶外遊戲活動中瞭解自己的溝通風格與團隊合作能力,認識團隊中的自我。

讓官兵從“心”生成戰鬥力,楊浦區多措並舉抓好官兵心理健康教育

當戰士對心理課產生濃厚興趣時,老師又不失時機地滲透心理健康知識、介紹塑造健康自我意識的途徑與方法,在團體遊戲互動中引導討論與思考,幫助戰士們認識、覺察自己的感受與情緒,學習管理調適情緒的技能技巧,提升“情商”。環環相扣的趣味課程使官兵沉浸其中,在潛移默化中心理得到良性的調整和改善。某新戰士說:“以前不敢和老兵接觸,通過心理課上的互動遊戲、分享交流,對老兵和部隊有了很多瞭解,從他們的經歷中有很多學習,對以後的部隊生活很有幫助,還融洽了戰友情。”

突發情況隨機應變

“異性交往與親密關係——遇見未知的她”是一次最“奇葩”的上課經歷。有不少戰士反映不會與異性交往,有的戰士二十七八歲了還沒談過戀愛。他們很渴望學習與異性交往的知識技能,更渴望有與異性同伴交往的機會。

讓官兵從“心”生成戰鬥力,楊浦區多措並舉抓好官兵心理健康教育

方案多次修改,目的是想在有限的時間內讓戰士們學到儘可能多而實用的東西。到上課時候,突然接到通知,上課地點從多功能教室臨時改到部隊食堂。老師迅速調整方案,擠壓時間佈置場地、暖場、營造課堂氛圍。

讓官兵從“心”生成戰鬥力,楊浦區多措並舉抓好官兵心理健康教育

在熱身遊戲、小測試、趣味訪談順利進展、大家興趣正濃、注意力最集中、主題內容進行到最關鍵部分時,排長傳達緊急通知:全體人員緊急集合到會議室開會,上級領導有重要指示。2個小時的安排,剛剛進行了1小時便戛然而止。一瞬間,全體僵住。老師又迅速反應過來,用2分鐘時間幫戰士們鋪墊情緒、做結束課堂的活動,並用“且聽下回分解”的技術把大家的心情從“失望”帶向“希望”。老師們對於這些突發情況都表示:“我們已經適應了!”


以幫帶心理骨幹為抓手

推動連隊心理工作水平提升

連隊心理骨幹是連隊心理工作的重要力量,是防範心理疾患,做好早期心理問題甄別工作的一線人員。心理團隊每到連隊都與連隊幹部骨幹進行交流。對骨幹進行培訓督導,包括心理專業知識的拓展、案例研討、案例督導等。

讓官兵從“心”生成戰鬥力,楊浦區多措並舉抓好官兵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專家本著“帶好一批骨幹,教好一套方法”的思路,幫助骨幹有效地將心理技術運用到經常性的思想工作中,從漫無目的的“拉家常”式談心,轉變為針對性、時效性更強的“深入式”談心,讓幹部骨幹能更快速地掌握戰士們思想心理動態,極大地豐富了幹部骨幹開展經常性思想工作的方法和手段。

戰士們的變化是巨大的。有一位新戰士每天晚上睡不著覺,硬扛著。心理團隊老師發現後,除了課堂上利用團體輔導的技術進行干預外,又給予他個別對話的機會,手把手教調節技術,還鼓勵他練習表達溝通技術,類似的問題就是在和戰友們的溝通交流中自然而然地解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